“横扫六合,并吞八荒,举山河内外,皆匍匐脚下”这话不用注解,说的就是字面意思,也只有秦始皇配得上如此“嚣张”的词汇。
时隔2000多年,有人说秦始皇“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暴君”;形容“暴君”的依据,无非是那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故事。
公元前222年,“荆轲”拿着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地图与太子丹告别,从此走上了“刺秦”的不归路;然后的“图穷匕见”就不细讲了,总之,“荆轲”手拿匕首追的秦始皇绕着柱子逃跑,且由于佩剑太长,一时间竟拔不出来。
危急关头,御医扔出药囊砸中“荆轲”,秦始皇利用这短暂时间,顺利拔剑斩断荆轲的左腿;这里就出问题了,究竟是怎样锋利的宝剑,一下就能砍断人类粗壮的腿骨?
需要强调一下,事发在2000多年前,那时的“秦剑”还是青铜;以现代科技理论来解释,青铜又硬又脆,即使兵器经过打磨,也不可能达到“吹毛断发”的程度。
况且人类骨骼十分坚硬,别说青铜器,就是现在的“子弹”也多会嵌进骨里;秦始皇再如何勇武、富有,他使用的配剑终究是符合那个时代的青铜器,“一剑断骨”是不是夸张了?
1974年,考古专家在“兵马俑一号坑”中发现怪异现象,一尊重达300斤的陶俑下面压着一柄青铜剑;剑被压弯曲呈45度,理论上讲,这件青铜器被重物压弯2000多年,不知经历了多少腐蚀、氧化,再到发现时,基本可判定为“报废”了。
怪就怪在这里,众人将陶俑移开后,那柄弯曲了2000多年的青铜剑,竟然瞬间反弹平直,恢复了原来的模样,这还是青铜器吗?
据鉴定,剑长约90公分左右,“90公分的青铜器”已经很重了,相对比较符合战场使用,由此基本可判定,当年“秦始皇配剑”大概也是这个长度。
当然,秦始皇用的剑质量要好一些,但怎么说也是“青铜器”;质量再好的青铜器,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也不该有“反弹平直”的韧性呀,难道真如传说,秦始皇有什么黑科技?
为搞清楚其中秘密,专家对这柄青铜剑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证明,青铜剑里不仅有铜,还有铝、铁、锌、铬等元素,其独特的锻造配比,促使“又硬又脆”的青铜剑韧性十足、锋利无比!
尽管令人难以置信,但各种元素的比例配置,勉强还能说“铸剑工匠技艺精湛”;但是,青铜剑埋在地下2000多年不生锈,这该怎么解释呢?
理论上讲,青铜器在潮湿地下非常容易锈蚀,但秦始皇陵的青铜剑埋在地下2000多年,出土后居然还能光滑明亮,这就要得益于“铬”了。
经研究,青铜剑身上有一层约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且在“八个侧面”均匀覆盖,正是有“铬层”覆盖,青铜剑才能千年不锈。
话虽这么讲,专家的“科学解释”依然说不通,据记载,1937年的德国率先发现“铬”,1950年的美国才开始申请专利;换言之,2000多年的秦人,理论上还不知道“铬”的存在,他们怎么会想到“在青铜剑上涂铬防锈”呢?
不止这一个问题,“铬”的熔点高达4000摄氏度,2000多年的秦人以炭火为主;炭火温度明显不足以融化、塑形“铬”金属,既然如此,古秦人是如何在青铜剑上覆盖“防锈层”的?
其实不止这两个问题,但专家已经难以回答了,只能归功于“秦人的锻造技艺精湛”;试想,虎狼秦军都用这样的“超前”武器,秦始皇能不“横扫六合”吗?
再说“秦王吞八荒”,据史料记载,在秦国统一华夏的进程中,匈奴人曾趁机南下占领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匈奴以骑兵为主,惯用高速冲锋的战术手段,秦军步兵虽然勇武,却难以招架,最好的克敌办法就是用弓弩远程射杀。
某种意义上讲,“弓弩”是秦国非常重要的战略武器,2015年,考古专家在兵马俑中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秦弩”;不同于一般弓弩,“秦弩”的最大射程可达300米,这是什么概念?
以现代火器为例,除狙击枪外,一般枪支的有效射程也未必能达“300米”的距离;再看2000多年前的“秦弩”,不仅射程远,而且配备了“瞄准镜”,如此强悍、霸道的武器,还能叫“弓弩”吗?
史载“弩出于弓而胜于弓”,最早出现的弩并不在秦国,应是春秋时期的韩国,但秦却将弩发挥到了极致;与弓不同,“秦弩”需用脚蹬,借助全身力量才能够上弦,大抵可分为:弩干、弩木臂和瞄准装置。
以出土实物为准,“秦弩干”呈扁圆状,长度一般为140厘米,上有大量皮条缠绕,用以加强整体弩干的结构强度,且具有极好的耐磨性。
“弩木臂”约70厘米左右,上有合口嵌咬住弓弣,再以皮条绑固,让“弓”与“臂”完全结合在一起;木臂上刻有凹型箭道,既用以装填箭镞,又能固定发射位置,为减小箭镞与箭道的摩擦,秦人还会反复打磨和涂蜡。
除此外,专家还发现了秦弩的一个小细节,说“小”也不小,那就是扳机。
笼统来讲,弩在挂上弓弦后,扳机将承受巨大“拉力”,这种力直接将扳机切合进木臂中,弩手扣动扳机,发射箭镞时将十分费力,甚至是困难;试想,在殊死搏斗、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占据先机是重中之重,如果弩手扣不动扳机、射不出箭镞会是什么后果?
还有,当弩发射出箭镞的爆发瞬间,和现代火器一样,会产生强大的“后坐力”,这种力既会影响射出去的箭镞准确性和飞行稳定性,同时会给弩手造成一定的危险性。
或是意识到了这两点,秦人将“秦弩扳机”设计的很是复杂,通过灵活的机械传递,将扳机变得非常轻盈灵活;当然,“秦弩”如此优秀,相配套的“箭镞”一样出色,兵马俑坑中也发现了大量青铜箭头。
战国时期的箭头种类繁多,带钩的、带刺的、麻花的、抹毒的,这里就不逐一细说了;单说秦国箭头,似乎只有一种样式,至少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只有三菱形状的。
令人惊诧的是,专家检查了900多个箭镞,发现这些箭头的三棱,误差约在0.02毫米以内,这是什么概念?即便现代工艺,将金属锻打到“误差0.02毫米”也实属不易,更何况是2000多年前的纯手工制作呢?
至于专家说“(箭镞)符合气动学、标准流程制造”等,这里就不细讲了,越说越不可思议;总之,秦始皇有了这种“远程武器”,震慑匈奴绰绰有余,“吞八荒”也在情理之中。
有了上述两种“超前武器”的帮助,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攻伐其他诸侯国,几乎等同于“降维打击”,以至于今天仍是传奇!
不要把人当人看,自然就能一往无前,横扫四海八荒,征战天下不能有半点仁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