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至这一节气,想必大家并不太陌生,包括自古代开始,不少地区就已经有“冬至大如年”这一说法,而关于冬至节气的风俗和特点更是多种多样,但冬至是固定的日期吗?关于冬至时间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冬至是固定的日期吗
冬至不是固定的日期,按公历来看,冬至交节一般是在每年的12月22-23日,冬至,又称为冬节,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也是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节气时有吃饺子、汤圆、羊肉汤、米酒、鸡鸭鱼肉的饮食传统。
冬至的寓意是什么
简单来说,冬至的寓意是寒冷将至,冬天将真正来临,象征着团圆。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冬至北方多数人有吃水饺的习俗,南方人多数人有吃甜食的习俗。
冬至各地饮食习惯
1、宁波——番薯汤果
在宁波当地,一直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因“番”和“翻”同音,在宁波地区,人们普遍认为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而汤果则是我们常说的圆子,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有“团圆”、“圆满”的含义。
2、北京——饺子
在北方地区,尤其北京、天津等地十分流行冬至夜吃饺子或馄饨。谚语云:“冬至馄饨夏至面。”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河南名医张仲景。他在冬至日开设舍药棚,用羊肉与药物包入面皮中,制成耳朵状的“娇耳”,给人们治疗冻烂的耳朵。
3、浙江台州——擂圆
在台州地区,擂圆又被称作“冬至圆”,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与平日里吃的汤圆相比,临海人的冬至圆不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而且意味深长。
4、山东——滕州羊肉汤
据悉,山东冬至吃羊肉这一习俗起源于汉朝,特别在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