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是依据《村民委会组织法》和《农村基础组织工作条例》经过提名、选举产生,即村党支部和村民委会实职委员,不是所有委员都是村干部,有部分委员并没有任职。也就是说其实村干部是两套班子,互相存在兼任的情况,党支部有书记、副书记和委员,村民委有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至于大家说的什么治保主任、妇女主任等则是分工而已。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农村治理结构变化,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中,村干部都成了被抹黑最严重的群体了,这是为什么呢?
村干部的角色定位村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直接参与者和具体事务执行者,肩负着推动地方发展的重任。他们需要负责村庄的各项事务,包括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面对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并且要作出许多艰难的决策。然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村干部的一些决定往往会引发争议和误解,进而导致他们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受损。
比如村干部在分配上级帮扶资金时,难免可能出现不能“一碗水端平”的时候,即使大多数村民都认可,可一旦有人说村干部“私吞”的资金,很快就会传遍全村甚至全乡。而今,类似这种不信任村干部的事太多了,让人感到无奈,也是在村干部这个位置必须面对的委屈,也让他们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压力,这也是年轻人不愿意干的一个重要原因。
村干部的职业属性虽然现在信息很发达,部分村干部也在通过自媒体树立群体形象,但实际是农村还是相对封闭,村干部的曝光度并不高,缺乏外部监督与透明度。
一旦出现问题,村干部往往成为“替罪羊”。例如在某个农村,某位村干部因未能及时处理一起邻里纠纷而被指责,然而实际上,他背后面临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多种矛盾,这些外在因素往往被忽视。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使得村干部成为负面新闻的主角。前几天刚刚发生的湖南常德灭门惨案,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网友第一时间就已经把责任推到了村干部身上。
当然,这不是给村干部洗地,因为里面确实存在一批害群之马,这群“老鼠屎”应该被谴责、被唾弃、被追责、被判刑。但是个别人的错误并不能代表整个群体。我们应该以更为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个群体,区分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全国有几十万村委会,几百万村干部,不能让部分人的错误否定全天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