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8月,林彪反革命集团蠢蠢欲动,毛主席为了稳定全国的局势,乘坐火车前往南方视察,与地方同志进行沟通。
谈话过程中,毛主席频繁提到“叛变”的问题,并引用历史案例来说明,其中就提到有一条格外引人关注;
“瞿秋白被国民党捉住,写了《多余的话》,这就是自首叛变。”
作为我党历史上第二任最高领导人,瞿秋白两度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为什么无法被毛主席认可呢?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国际指示我党在武汉发动群众,没收地主土地,实施自卫。
对于共产国际的指示,我党内部存在两种意见,瞿秋白等人表示支持,陈独秀等人表示反对,最终瞿秋白的意见占据上风,中共五大会议上,瞿秋白首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瞿秋白临危受命,组织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制定了反抗计划,即先发动南昌武装起义,再南下到广东,然后筹备北伐。
然而,南昌起义结束后,国内革命形势发生变化,各地相继爆发武装起义,之后瞿秋白的计划破产,其领导人的使命就此结束。
1929年,共产国际再次对我党发出指示,要求我党采取冒险进攻的政策,在全国发起工人运动和武装起义。
当时,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攻入长沙,身在东北的李立三听闻喜讯,立即准备在哈尔滨和沈阳发起工人运动。
李立三的目的很明确,利用东北的暴乱,激化苏联与日本的矛盾,让双方爆发冲突,借助苏联之手支持我党革命。
李立三的行为,令斯大林非常生气,共产国际予以李立三训斥,将李立三彻底抛弃,并派遣瞿秋白回国料理后事。
就这样,瞿秋白第二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我党的最高领导人,可是瞿秋白并没有察觉到共产国际的意图,反而在中央政治局会上为李立三开脱,结果遭到王明等人的攻击。
随后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瞿秋白被迫下野,从此转入阔别多年的文学领域,但是王明并不打算放过瞿秋白。
王明先是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瞿秋白的“错误”进行了批判,之后又将瞿秋白“流放”到条件艰苦的中央苏区。
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瞿秋白与毛主席交往颇多,毛主席经常与瞿秋白开玩笑,可是瞿秋白却总是保持一副严肃的面孔。
瞿秋白在共产国际工作期间,曾对毛主席提出过批评,还动议中央政治局取消提名毛主席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转移,瞿秋白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就被留在苏区组织游击斗争。
国民党军队攻破苏区以后,瞿秋白被捕入狱,在监狱中,瞿秋白以非凡的气魄,写下了饱受争议的《多余的话》。
1935年,36岁的瞿秋白英勇就义,毛主席并未将两人的矛盾放在心上,还先后多次赞扬瞿秋白的历史功绩。
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党内部对瞿秋白的看法发生变化,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将瞿秋白视为“晚节不保”的人
1962年,香港报刊发表了瞿秋白的《多余的话》,毛主席看过报纸之后,在上面批示道:
“以后要少纪念瞿秋白,要多多纪念像方志敏这样的同志。”
结成晶
看来瞿是个非常正直的人
大天使拉斐尔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前后眼的,他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他对得起民族…
浪淘沙cdu
专门去看了一下《多余的话》,毛主席的结论是正确的。
用户10xxx18 回复 02-07 21:09
支持。
看A股_观國男_万念俱灰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烈士永垂不朽!
汪先生
方志敏写的我的祖国,至今读起都让我泪目
我心飞扬
那时候的中国革命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具体应该咋样救中国。
用户80xxx81
早平反了,还发这样的文章。《多余的话》正反映了瞿秋白的革命心路。
無空
每一个为中国革命斗争中牺牲的人都值得尊敬
用户10xxx16
宁死不屈,就是英雄!!!!!
雅痞
为了信仰连命都不要了这样的人还不值得敬重?
老飞新手
《多余的话》
华夏卫士
看了瞿秋白所写的《多余的话》后才明白毛主席为何这样说。
海胆
乍看之下确实是好人无疑
用户85xxx26
主席说的对
忍羽
关于瞿秋白先烈,梁衡先生的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写得好。
用户15xxx01
是人不是神
流星
多余的话是什么?你倒是写出来啊。
用户10xxx80
除标题,竟然全文抄袭?
一如既往
发布者这文章通过了政审吗?
且听风吟
致敬那些为了民族解放献身的伟大先烈。
用户10xxx66
瞿秋白被迫下野,从此转入阔别多年的文学领域,但是王明并不打算放过瞿秋白
用户10xxx66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转移,瞿秋白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就被留在苏区组织游击斗争。
欢乐马
主席是明察秋毫的人
老狼
伟人的决定正确,如果信仰坚定,像方志敏烈士一样,决不会写"多余的话"
老李
在当时毛主席是不会看错人的!
用户89xxx95
说了半截句话,没明白
把酒东篱
打胡乱说。
广阔天地任鱼游
驴车仪表盘不升级也干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