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国家有着大片未开发的土地,丰富的矿产和水力资源,却过着最贫困的生活。几内亚就是这样的地方。这个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国家,坐拥着让人羡慕的水力资源,却常年被电力短缺的困境折磨得喘不过气。
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如果你夜晚从高空俯瞰,几乎看不到任何灯光。没有电,街道漆黑,商店无法营业,工厂更是长年停工。就连政府大楼都时常停电,办公只能靠柴油发电机勉强维持。甚至几内亚为了弥补电力供应,不得不从邻国进口电力,价格高昂不说,还要看别人的脸色。

然而这种依赖并没有换来尊重,反而成了某些国家用来制约几内亚的工具。面对这种“电力绑架”,几内亚只能忍气吞声。但就算如此,进口的电力也杯水车薪,几内亚的经济发展因此被牢牢束缚住了手脚。
2012年,几内亚政府终于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这个被称为“总统工程”的项目,就是卡雷塔水电站。对于几内亚来说这不仅是一个电力项目,更是一场重塑国家命运的赌博。
可问题是几内亚的国库几乎空空如也,建设这样一座大型水电站,光是初步预算就让人头疼。而当时,国际上那些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虽然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却对几内亚的偿付能力嗤之以鼻。没人愿意冒这个险,几内亚的梦想似乎又要破灭。
而就在这时,中国站了出来。中国企业中标了卡雷塔水电站项目,并承诺不计困难完成建设。这让几内亚人激动不已。中国在非洲国家中的口碑一向不错,许多人坚信,中国来的工程队一定能让他们的梦想变成现实。
可当中国工程队抵达现场时,他们才发现,几内亚的基础设施状况比预想中还要糟糕。通往施工区域的道路坑坑洼洼,简直不能称之为“路”。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从施工场地到外界的交通,居然要靠轮渡转运。工程车辆和材料只能一车一船地摆渡过河,效率低得让人抓狂。

于是,中国工程队决定先修路。光是这条贯通施工区域的路,就改变了沿线百姓的生活。以前,村民辛苦种的农作物只能堆在家里烂掉,如今有了路,卡车能直接开到地头,把农产品运到城市里去卖。人们的生活一下子有了盼头,经济也开始活跃起来。
修路只是开始。接下来的问题接踵而至——施工材料短缺。几内亚本地的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就连最基本的水泥都得从国外进口。而运输这些材料的过程,也因为当地的交通条件变得异常艰难。中国团队不得不动用全球供应链资源,用最快的速度把材料送到几内亚。这种“基建狂魔”式的效率,才让工程得以按计划推进。
如果说物资短缺和交通不便是“外部问题”,那么几内亚的气候就是“内部挑战”。这里湿热的环境,让施工人员每天都像是在蒸笼里工作。工人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安全帽,不分昼夜地奋战。
比气候更可怕的,是突如其来的疫情。2013年底,几内亚爆发了埃博拉病毒。这种致命病毒的死亡率高达90%,几乎无药可解。一时间,几内亚成了“死亡之地”,许多外资企业纷纷撤离,项目全部停摆。
但中国工程队没有走。他们知道,这个时候退缩,就等于让几内亚的希望彻底破灭。700多名中国工人选择留下来,用科学的防护措施和顽强的意志,与病毒和时间赛跑。他们在封闭的工地里自给自足,种菜、储水,硬是把这个项目推进到了最后。

2015年,卡雷塔水电站提前半年建成投产。400万几内亚人告别了长久的黑暗,电灯亮了,电视开了,冰箱也开始运转了。这个水电站不仅满足了几内亚国内的电力需求,还将多余的电力出口到邻国。几内亚从一个电力贫瘠的国家,摇身一变成了地区电力出口国。
水电站的建成,也让几内亚的经济开始复苏。工业生产恢复了,企业重新开工,更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这个国家。可以说,卡雷塔水电站不仅是一个电力项目,它是一块磁石,吸引着更多的机会和希望。

事实证明,中国与几内亚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典范。几内亚的资源潜力巨大,而中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工程能力。通过这样的合作,中国不仅赢得了国际声誉,也为未来的中非合作树立了标杆。
真正的合作,不是简单的利益交换,而是用实际行动去改变彼此的命运。卡雷塔水电站的建成,让几内亚的400万人民看到了光明,也让中非合作走向了更深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