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今天早上,我跟倔犟女儿进行了长达1小时的面对面沟通
也就是这次沟通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方法要永远大于说教
事情起因:
周六一大早,前一秒我和女儿还聊得甚欢
可自从女儿拿我手机在网上选咕卡玩具套装后,一切就变了
由于咕卡玩具上周才入手一套,这次我提醒说:“家里新买的咕卡还不到一个星期,你怎么又想买了”
没想到,也就是这样一句话,女儿当场就生气地把手机扔到一边,然后又噘着嘴巴地小声嘀咕
隐约间听到的声音大概是这样的:
“真烦,一天到晚就唠唠叨叨的”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不买就不买”
看着酷爱发脾气的女儿,我像很多家长认为的那样:“孩子乱发脾气无非是被惯坏了”
在焦躁环境里甚至还一度陷入深深的无力感中…
可看着越说话情绪越暴躁的女儿,也让我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孩子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发脾气时,不少家长都觉得好好说话不如怒吼一顿管用
那是因为我们在跟孩子沟通时,所说的话或许孩子压根就不能理解
就拿这次又要买咕卡玩具来说
你跟她说“新买的咕卡玩具还没用完”,孩子会说:“那不一样”,这就是同样一件事拥有不同认知理念的排斥结果
事件中的家长会认为,只要是咕卡,就没什么不一样的,拿到手里就是个创作、粘贴
可咱们的孩子不那么认为呀
哪怕是颜色、花型不一样,所带来的创作灵感、包括热爱程度都是不一样的
这就像是我们成年人去买衣服一样,特别喜欢某一款服饰时,可能还想着把其它颜色也都入手一件,因为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风格,同时也影响着不同的心情
当我逐渐看透这一点之后,我决定此番咕卡事件一定要跟孩子好好沟通
初次聊天:
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接着另一个问题
当我带着不一样的心情和孩子面对面沟通时,所进行的过程也没有那么顺利
因为在咕卡事件中孩子的目的很简单:就想买咕卡
而这个愿望有多强烈被拒绝后的心情也就会有多糟糕
所以,当我因为买咕卡还没有说几句话时,小丫头的眼眶就红了起来,一边抽泣着、还一边跺脚扔东西
天知道当时的心情有多么烦躁,明明没说什么,也明明没有抱怨或者批评之意,可孩子何以做出如此委屈的表情呢
于是,我尝试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感化孩子
我问她:“你为什么发那么大脾气”
女儿不语
我又问“你发脾气的原因是想要咕卡,而我没有马上给你买对吗”
女儿点点头
(此时,和女儿的面对面沟通已经长达30多分钟)
因为没有同意买咕卡就如此大的气性,甚至扔东西、朝我发脾气
在口干舌燥、喉咙涩痛的情况下,这件事让我心里很焦躁、也不能理解
那个时候我也想过大发脾气让女儿安静下来,可小朋友就是这样,你可以说她倔犟、也可以说她直性子,但性情背后就是他们对自我情绪掌控的缺乏
特别是从焦躁本身去看待问题后,我发现自身的焦躁与负面情绪,都是因为好好说话没有换来理想的效果
这一点,相信很多过来人的家长都有所体会
特别是那种掏心掏肺对孩子,而始终被孩子漠视、甚至烦躁的感觉,一定要不好受吧
当时的我正在历经这种感觉…
从焦躁到自我安慰的情绪转变,我也意识到好的沟通都是从好态度开始的,如果在态度上没有转变,即便是眼前问题解决了,未来因为态度也很容易再次掀起争吵风波
所以,和孩子沟通一定要从一个好的态度开始
建立共情:
和孩子建立一个好的态度,首先需要跟他们建立共情心理
既然我们跟孩子的沟通是缺乏好的态度,那么本期话题也应该以态度调节为主
当态度好了,亲子沟通的效率自然也会跟着好了
而在好的态度调解方面,继前30分钟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沟通,我发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好的共情心理从来都不是自我感动
就咕卡事件的初次聊天里,我跟女儿分析了问题、也给出了建议,细心耐心的沟通甚至把我自己都感动了,可女儿想要新咕卡的那道愿望坎就是过不了
于是,我又从态度方面开始调节情绪
接下来,是我和女儿建立共情心理的态度改善对话:
我:“你知道,我为什么总是说这件事你觉得可以就自己做主吗”
女儿摇摇头
我:“那是因为我的建议你没有采纳,而你也认定自己的想法了,如果你不亲身体验一番也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这可不是不爱你、只是不想说太多话让你难过,也是希望做到更加尊重你,这一点你能明白吗”
女儿点点头
我:“那你觉得,我每次跟你的沟通方式有问题吗?”
女儿:“没问题”
我:“我知道,你是觉得这次没有立马给你买咕卡,你很不开心,如果我上来就说:「不行,一天天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玩」,那你再发脾气我心里还好受一些,可我明明用尽所有的温柔跟你沟通,你还是这个态度,这种感觉让我很伤心,也很难受”
女儿先是若有所思地看了看我,然后又低着头
我紧接着对她说:“如果你觉得还是不能理解,那你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跟你沟通的时候也噘着嘴巴、嘴里说着难听的狠话,那你是不是也很难过委屈?”
女儿点点头,还带着认同感地说“是的”
最后,我和女儿愉快地处成姐妹,我们还商量说:“那以后我们俩以后能不能都用好的态度去沟通,你对我微笑、我也对你温柔”
就这样,大概也就是十几分钟沟通,之前的糟糕情绪慢慢就被温柔取代了
而在后来的不到二十分钟里呢,我们再次回到买咕卡事件中
这一次,我和女儿愉快地开始在网上浏览合适的咕卡
因为,她告诉我:“这次想买咕卡,是因为之前买的咕卡里没有流砂砖”
当基本情况都了解后,最后的解决方案是:单独购买流沙砖
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女儿的手工需求,也避免了没有必要的材料消耗、与教育溺爱
所以,好的教育往往是从“换一种方式”和孩子沟通开始的,当我们能够走进孩子的情绪,改变他们的态度时,这就是教育的成功之处
家长如何换一种方式和孩子好好沟通?针对不同事件兰妈总结了这些常见方式:1、马上就要出门了,别磨蹭
改成:呼叫xxx,我们要到门口集合啦
2、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不写作业
改成:如果你现在能把作业写完,那待会吃完饭我们就可以一起做xx了
3、你怎么回事,写个作业头都趴在桌子上了,驼背了看你怎么办
改成:“我发现我的这棵小树有些长歪了,来,妈妈帮忙修正一下,把背稍稍挺直一下吧”
4、饭菜都凉了,你怎么还不来吃,是不是又想待会偷着吃零食
改成:哇,今天的饭菜都是你喜欢的口味,干饭人快来把它们都消灭掉吧
5、吃完饭把餐桌收拾一下,别懒着什么都不做
改成:呼叫奥特曼(小魔仙)好帮手,我现在非常需要你的支援
6、挑什么食,我们以前可是连胡萝卜都吃不上
改成:胡萝卜吃了会亮眼睛,眼睛也会对你说谢谢哦
7、不刷牙不可行,等长了虫子后,就有你受的了
改成:“牙齿姑娘(小王子)很爱干净的,如果你天天刷牙,它会更加洁白漂亮,别人也会夸你简直是太棒了
8、一边待着去,累了一天还得给你们做饭吃,手里油乎乎的哪有空陪你玩
改成:“怎么啦,是不是想妈妈了,我也非常想你,你陪着我一起择菜做饭好不好”
9、你看看xxx比你优秀多了,明明是一个老师教的,怎么就你考的分数那么差
改成:没关系,我相信你绝对不是这点实力,一定是太紧张没发挥好,这次专门把错题挑出来研究总结,相信下一次一定会考出“哇塞”的好成绩
10、都十点了,赶紧睡觉,明天还要早起呢
改成:听说你明天想做xxx,那我们现在就要早点睡了,不然哪有精力去把这件事做好呀
有一位学儿童心理学的朋友,她告诉我:“孩子发脾气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阻止孩子发脾气
仔细想想,事情还真是这个道理
如果孩子发脾气时家长以怒治怒,简单粗暴方法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的嘎然而止效果,但这些情绪怒变也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恶化
因为,情绪是具有感染力的,你对孩子的所有情绪都会影响他们的被爱感觉,粗暴的批判就是在伤害孩子、也是在惩罚孩子
所以,好的亲子沟通我们一定要考虑孩子能否承受理解,换一种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跟他们沟通,自然也就会呈现不一样的养育效果
那么,关于和孩子换一种沟通方式的有效教育引导,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