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封建王朝在覆灭之前,总会出现一些征兆。才不经用、有志难伸,虽然看似平常现象,可是如果此类情况频繁出现,则标志着一些寒门苦读的学子被阻塞了进取之路,就可能进一步引发剧烈的动荡。
晚唐社会就显得动荡不安,骚人雅士经历坎坷,很多才子屡试不第,不少诗人羁旅奔波。他们尝遍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感受过凡尘中的生离死别,心中的压抑和悲愤又无人可诉,只好借助笔墨排遣无尽的愁情。下面介绍马戴的三首五律,文采斐然,技法高超,令人遐想不尽。
落日怅望
晚唐 •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马戴作为晚唐诗人,其名气不如李商隐和杜牧等人,不过后世对其评价却极高,并认为马戴的五律作品超迈时人、优游不迫,甚至还有人称赞他的诗歌在晚唐诗坛鹤立鸡群。这些评论是否过誉,还是等我们欣赏完他的这三首五律之后再做评判。
第一首诗技法高超,采用了写景和抒情相间的方法,具体来说,首联和颈联描述了傍晚时分的“孤云、归鸟,夕阳、晚霞”等景物,颔联和尾联则展现出诗人羁旅困顿、思念故土的情感。
“千里片时间”,描述了时光荏苒的无奈,于是很自然地让诗人想起自己一事无成、蹉跎岁月,从而引发故园之思。结尾不敢临水而照,恐怕看见自己容颜憔悴、鬓发染霜的苍老形象,令人不忍卒读。
全文布局新颖,情景交融,展现出一位落魄书生的人生感受,也委婉地抒发了作者对大唐王朝岌岌可危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前途难以预料的悲戚之情。
边将
玉杯酒频倾,论功笑李陵。
红缰跑骏马,金镞掣秋鹰。
塞迥连天雪,河深彻底冰。
谁言提一剑,勤苦事中兴。
马戴在及第之前曾两次漫游边塞,行踪遍及北疆。他目睹过边关将士的艰难生活,并赞美壮丽的大漠风光,长期的边塞生活,也为其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马戴的边塞诗经常展现出一幅宏大的图画,颇具雄浑的风格,这首诗就给人以一种别样感受。
开篇就显得栩栩如生,一位功盖李陵的边将,经过一番豪饮之后,便穿上戎装,飞马巡边。“酒频频”三字,展现出其酒量惊人。
一个“笑”字,尽显其豪迈不羁的英雄气概。“红缰、金镞”,则刻画出一位边将的特殊形象,骏马任由驱使,秋鹰等候召唤。
大雪漫天,坚冰覆河,“迥、深”二字进一步突出了边塞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艰苦。结尾则彰显出这位边将为国戍边,奋勇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全诗文采斐然,更委婉地抒写了作者由衷的崇敬之情。
灞上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诗人有一次落第之后,觉得无颜还乡,又得不到外界的帮助,便困居于京城外的郊野中。灞上,即霸水西边的高原上。时值秋日,天气渐冷,一位云游僧人住在隔壁,诗人感慨自己落魄至此,心中顿时愁绪满怀。
傍晚时分,一场风雨刚刚席卷了灞原,天空中一行大雁正排列整齐地开始南迁。一个“频”字,表明诗人曾不止一次地观察到这种现象,大雁似乎在提醒作者,不要继续漂泊了,赶紧背起行囊,返回故乡。
颔联是千古名句,不知不觉就到了树叶凋零的季节,诗人虽然渴望与亲人团圆,却依旧漂泊他乡。每到夜深人静之时,他便显得形单影只,孤独地面对着一盏寒灯。
空旷的小院里,秋露打湿了地面;结邻而居之人,只有隔壁的野僧。“空、孤”二字,进一步凸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悲愁之情。结尾终于难以抑制满腔悲怨,如决堤之水喷涌而出。才子叹息自己久居荒郊,不知何时扭转命运,并成就一番伟业?
全文在期待中结束,耐人寻味,令人遐想不尽。朋友们,您觉得马戴的作品能否在晚唐诗坛鹤立鸡群,欢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