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安史之乱,为何会持续八年之久?

学典历史 2024-08-20 23:00:33

安史之乱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巨大的浩劫,历时长达八年之久;而他的始作俑者,正是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大唐天子——唐玄宗李隆基。

前期的李隆基励精图治,到了后期逐渐开始贪图享乐;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在这种情况下,他非但没有组织平叛,而且还跑到了蜀地避难,于是其子李亨在灵武自主登基称帝,史称“唐肃宗”;此时的李隆基不仅失去了美人杨玉环,更失去了江山。

安禄山于公元755年在范阳起兵造反,直到公元763年才被彻底平定;令人奇怪的是,安禄山死于公元757年,而且还是被其子安庆绪所杀,李亨本可趁叛军内部不稳之时结束战乱,但他并未抓住机会,结果耗费了八年之久,为何如此呢?

其一,担心武将拥兵自重

安禄山造反的场景历历在目,继位后的李亨担心武将拥兵自重,逐渐开始宠信宦官,并用宦官监军。

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进攻安庆绪,围攻邺城,虽然九路大军没有统帅,粮食后勤也供应不足,但唐军依旧击溃了燕军的主力部队;安庆绪只能静静地等待史思明的救援。

就这样,号称60万的唐军结果败给了史思明的5万叛军。由于唐肃宗李亨对武将极其不信任,重用宦官监军,结果顺风局打成了逆风局;平定叛乱的时间只能向后推迟。

其二,节度使们保全实力

这群武将们都想保持自身实力,不想与安史叛军硬碰硬;怠政之后,李隆基对各地的节度使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节制,造成了拥兵自重的情况。

安禄山起兵叛乱,就是因为他的权力太大,唐王朝已经无法节制他了;各地方的节度使们都明白,平定叛乱其实不难,难的是战后的利益分割。只有保存实力,在战后才有了拥兵自重的资本,因此不肯死战。

唐肃宗李亨如果信任武将,继续让郭子仪等人对史思明展开进攻,或许能早早地结束这场叛乱;但他的疑心太重,给了燕军可乘之机,最终导致安史之乱长达八年之久。对此,小伙伴们怎么看呢?

0 阅读:79

学典历史

简介: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