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物之苏东坡

若尘评影剧综 2023-01-19 22:48:03

宋朝三百年第一才子,甚至可以称之为中华近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才子,至苏轼之后,淼淼众生,再无一人可以望其项背。

苏轼的官场经历跌宕起伏,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他坎坷的人生,才造就其不凡的一生。

师出欧阳修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政坛上的小年轻早早被贬杭州,那个时候,苏轼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文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每天只是高高在上,还未识人间疾苦。不久宋朝最大的文字狱席卷而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新党抓到小辫子,以抨击新法原由入狱,遭受酷刑,幸好关键时刻王安石不计前嫌,劝诫神宗皇帝才将他从牢里放出,贬到黄州。在黄州的那段时间里,苏轼的工资根本无法养活一大家人,只好在城外东边的山坡上种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从此,曾经意气风发、高高在上的官场愣头青苏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尝尽底层心酸,开始修炼身心的一代文豪苏东坡,那几年,他的结发妻子病逝,伤心欲绝的东坡居士留下了千古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自难忘,不思量;事业不得志,有感而发,他挥洒写出了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终于,在历尽千辛万苦后,苏东坡破茧成蝶,在诗词和书法方面均开始步入人生巅峰,而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开豪放一派先河,将宋词推向了中华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之林,并绵延千年不衰。

宋神宗驾崩,其子宋哲宗即位,由太后高滔滔垂帘,旧党卷土重来,太后很欣赏苏轼的才学,他得以重回京师,但当苏轼看到这些旧党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抨击,因此,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至此苏轼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只能再度请求外调,多年之后辗转,他又回到了杭州,并且留下了自己在西湖的印记——苏堤。

宋哲宗新政之后,新党重新掌权,作为旧党代表的苏轼被一贬再贬,直到贬到岭南,不久更是漂洋过海来到儋州(海南岛),在一千年前,来到这个天涯海角基本上就是宣判了死刑,然而,长期的磨砺已经让苏轼变得豁达,清苦的生活让他的身体变得非常糟糕,但却没有摧毁他的意志,在海岛的这三年成为他人生最伟大的时刻。他就像一个虔诚的教徒一样在这里完成了自己一生的文化苦旅修行,将所有的不幸都凝集成他的诗词,他的文章,他的书法。为传播他的思想,他广办学堂,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前面的100多年里,海南从来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后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在这里,他真正做到了一个文化的开拓者和播种人,这远比任何的诗词歌赋都更加伟大。

这就是苏轼,不管际遇如何,心里始终都绽放着一朵高贵而清雅的兰花,不向权贵低头,秉持本心,洒脱而伟大。

0 阅读:48
若尘评影剧综

若尘评影剧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