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他能在乱世,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

灵巧饭团 2025-01-19 15:13:39

曹操此次征讨汉中前,汉中已被张鲁割据长达二十多年之久。张鲁乃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孙子,他凭借宗教,于汉中地区全力招纳信徒。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彼时张鲁所治理的汉中,已然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政教合一政权。

因此,在曹操率军打过来的情况下,张鲁一开始并非是直接就选择投降的,相反,他的态度十分坚决,果断地进行抵抗,没有丝毫动摇退缩之意。

可事实却表明,面对曹操的时候,张鲁确实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经过一番短暂的交锋,张鲁便被打得一败涂地,无奈之下,只能朝着巴中方向败退而去。

然而随后,在曹操踏入南郑,并抵达张鲁此前办公之处时,极为荒诞的一幕映入了他的眼帘:南郑的官方库房内,竟收藏着数量众多的珍宝与物资,它们堆积起来,简直如同形成了一座小山一般。

曹操对于张鲁拥有如此多的收藏一事,丝毫不觉得奇怪。要知道,张鲁割据汉中可是长达二十多年之久,这二十多年里,他就如同土皇帝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张鲁积攒下再多的金银珠宝,在曹操看来,那也是不足为奇的。

彼时让曹操着实感到纳闷的是:张鲁离去之际,怎么就没把这些物品一并带走呢?

需明确的是,张鲁退走之际,尽管已兵败,却并非是慌乱匆忙地逃窜。他是有充足时间去带上那些财物的。况且,府库当中所存的这些财富,是足以助力张鲁再次招募众多士兵,进而将其组织成一支颇具规模的军队,由此实现东山再起。

那么,当初张鲁逃走之际,为何要把这些物品遗留在此呢?难不成在这个仓库里面,张鲁设置了什么机关陷阱?企图等曹操进入之时,对曹操暗中下手?

但更令人感到疑惑的是,目睹那一幕后,曹操竟迅速做出反应,旋即满心欣慰,即刻下令停止进攻。没过多久,他便径直派人去与张鲁取得联系,对张鲁的军队加以慰问,并且声称要给张鲁晋升官职、赐予爵位。而张鲁也予以回报,在得到曹操的承诺后,便不再抵抗,干脆带着全家人投降了。

这究竟是怎么个情况?

东汉末年有个被视作枭雄的张鲁,那他究竟是怎样的人呢?曹操打来之时,张鲁的举动颇为奇怪,这是为何?而且曹操见到一座府库后,不但停止了进攻,还想着要招抚张鲁,这其中的缘由又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从张鲁本人开始说起这段历史。

在过去的岁月里,张道陵尚在人世之时,便创立了五斗米道,并且大力地宣扬其教义。待至张道陵步入晚年阶段,他前往了四川一带,进而在巴蜀这片土地上,开启了传播五斗米道的历程。

在张道陵之后,其位由他儿子张衡所接替,张衡就此成为五斗米道的第二代宗教领袖。要知道,此张衡乃是张鲁的父亲,恰好和发明制作地动仪的那位张衡名字相同,不过,从各方面来看,这两人应当并非同一人。

公元179年,张衡离开了人世。而在此之后,接力传承的任务便落到了张鲁的身上,由张鲁再度承接起相关事务,继续在后续发展进程中扮演相应的角色。

然而,在由张衡传至张鲁的这一过程里,史书的记载显得极为怪异。究其原因,是在该过程之中,牵扯到了另外一个叫做张修的人。

张修究竟来自何处?他和张道陵、张衡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些在史书上均无相关记载。我们仅仅晓得,在五斗米道内部,他同样属于一位颇为重要的宗教人物。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了,而此时距离张衡离世已过去五年。此后,为响应黄巾军,张修于巴郡举兵而起,就此成为起义军一员。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在四川境内,有个叫马相的人,同样打着黄巾军的旗号,在绵竹一带起兵行事。

然而在此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在史书当中的记载就变得极为含糊不清了。相关的内容缺乏详尽确切的表述,使得后人想要深入了解这后续具体情形时,往往只能面对着那些模棱两可的记载而颇感无奈,难以从中获取清晰完整的信息。

我们仅仅晓得,由马相作为首领的黄巾军,在之后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而对于张修所带领的五斗米道起义军,其后续的状况如何,在史书当中竟然是只字未提,完全没有相关的记载。

一直过了四年的时间,朝廷往益州这边派遣了一位新的负责人。此人正是刘焉,要知道刘璋得管他叫爹呢,也就是刘璋的父亲啦。

接着,张修也不知怎么回事,就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刘焉手底下的别部司马了。反正这事儿发生得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没什么明显的缘由,他就这么成了刘焉麾下担当别部司马一职的人了。

后世有部分史学家曾作出这样的猜测:说不定在那时,张修等人起义后,发觉起义难寻出路,而后便被初到益州且正缺嫡系力量的刘焉招降了。刘焉在张修等人愿意归降之际,不但接纳了他们,还对张修予以重用呢。

在这之后,受到刘焉的委派,张修连同其他信奉五斗米道的人,率领着军队朝着汉中进发,并且展开了攻势。在这场行动当中,他们成功击败了汉中太守苏固,最终致使苏固丢掉了性命。

这里额外提一下,刘焉乃是朝廷任命的益州州牧,可他初到益州之时,底下那些太守,着实不太乐意听从他的指令。因而,为了能全面掌控益州内部局势,刘焉一开始也是凭借武力手段,方才摆平了那些不听话的太守。

总而言之,此次行动结束后,汉中便被张修占据了。彼时,张鲁就在张修身旁。可说到当时他俩之中究竟谁才是真正能做主的老大,又是谁把控着五斗米道的最高教权,这事儿到了后世还真难以说得清楚明白。

在接下来的数年时光中,张修与张鲁于汉中地区持续拓展。他们一方面凭借宗教的力量,广泛吸纳信徒,以此来强化自身的统治根基。而另一方面,二人还着手组建起军队,全力协助刘焉守护益州的北大门,时刻警惕着外部势力可能发起的侵扰。

此外,在当时张修与刘焉一同设了个局。但凡有途经汉中前往益州的朝廷使者,张修都会毫不留情地将其就地处死。如此操作之后,刘焉在名义上便与朝廷中央切断了联系,如此一来,他自然无需再理会朝廷下达的命令,能够安心去经营益州之地了。

在之后的那几年时间当中,一直延续到刘焉离世为止,双方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说实在的,始终都维持得相当不错呢。

一直到公元194年的时候,情况意想不到地发生了改变。

就在这一年,刘焉离世了,此后由他的儿子刘璋继承其位,成为了新一任掌管益州的话事之人,开启了在益州的新一番局面。

这位新上任的益州话事人,在五斗米道这边的情况是这样的。一开始呢,五斗米道对其谈不上抵触,可也没给予太多的尊重。毕竟,刘焉能成为益州的一把手,靠的是自身实打实的实力,就连张修、张鲁他们这些人,也只能对此心服口服。

刘璋能成为益州的首领,全然凭借的是继承这一途径。要知道,通过继承而得来的地位,往往很难让众人从心底里认可、服气。

因此,在刘璋登上统治之位以后,汉中地区的五斗米道势力,便渐渐呈现出不太顺从的态势,颇有那种只听从调遣安排,但对于正式的诏令却不怎么依从的意味。

然而,一直到了这个阶段,张鲁等人从名义上来讲,依旧是处于听从州牧管控的状态,并未实实在在地对外宣告独立呢。

可谁都没料到的是,随后刘璋的一系列举动,着实让众人惊掉了下巴,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他竟然毫不留情地将张鲁的母亲以及其所有家人,一个不留地全部杀害了!

在刘焉掌握大权的那段时期,他把张鲁的母亲及其家人都留在了成都。对外宣称是因为张鲁的母亲特别精通养生方面的知识,要让其担任自家的养生顾问。可实际上呢,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刘焉这分明就是把张鲁的家人当作人质。

正是基于此缘故,在刘焉离世之后,张鲁仍旧不敢贸然造反。要知道,他的家人全都掌控在对方手中,如此情形下,张鲁压根就没有那份造反的胆量与勇气呢。

然而刘璋在接手相应事务之后,居然未做任何多余的解释说明,径直就把张鲁的全家都给杀害了!

到了这般境地,张鲁就算原本没有造反的心思,那也由不得他了,已然是被逼得不得不走上造反这条路啦。

在那之后,张鲁选择就地独立,就此割据起汉中之地。而随后的日子里,刘璋曾多次派遣军队前往对其展开进攻行动,只是每一次的进攻都未能得手,均被张鲁成功击退了回去。

关于张修,其后来的结局也是充满疑问的。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公元200年的时候,是张鲁对张修发起了袭杀行动,并且在这之后,张鲁还兼并了张修所率领的部众,此事在相关记载中有明确提及。

在后世的普遍认知当中,张鲁后来成功将张修击败,进而夺回了原本握于张修手中的教权,就此成为五斗米道的头号领袖。不过关于这一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后世却众说纷纭,争议颇大。

不管怎样,刘璋上台后将张鲁全家杀害,而后张鲁又灭掉了张修,经此一系列变故,汉中这一地方便彻底独立了出去。从那之后,一直持续到曹操率军打来之前的这段时间,汉中始终都在张鲁的掌控之下,是其专属的地盘。

张鲁凭借宗教建起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彼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中,曹操势力未能拓展至关中地区,而益州的刘璋面对张鲁也是毫无办法,如此一来,张鲁割据自立之事,根本就没人能够出面去加以阻止。

在那段时期,张鲁一度动了称王的念头。然而,其麾下的功曹阎圃却出面劝阻,不建议他这么行事。阎圃认为,与其称王从而惹来各方势力的群起围攻,还不如实实在在、低调地占据一方进行割据,如此方能避免遭受其他势力的联合围剿。

赤壁之战结束之后,张鲁那原本相对安稳的割据状态,才算是真正面临上了挑战。在此之前,他或许还能在自己的地盘维持着相对平静的割据局面,可赤壁之战一打完,形势就变了,各种状况开始让他的割据生涯不再那么顺遂,挑战接踵而至。

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灰溜溜地败退回北方。鉴于短时间内难以再次南下,他便将心思转到了关中地区。那时,曹操派遣钟繇率领军队,以征讨张鲁为幌子,要从关中经过,结果这一举动引发了关中诸多将领的强烈抵抗。

接下来便轮到潼关之战了。

在益州那厢,也未曾消停。刘璋心里惧怕曹操当真打来,一旦拿下汉中,那他可就全然守不住益州啦。所以在这之后,刘璋便邀请刘备进入蜀地,盼着刘备能帮他去攻打张鲁呢。可谁能想到,刘备入蜀之后,压根没去进攻张鲁,倒是一步步把刘璋的老巢给悄悄占了,最终自己占据了益州。

在这一阶段当中,张鲁始终未曾遭遇任何进攻之事。不管是刘备一方,还是钟繇那边,都未曾真正将战火烧到汉中之地。然而,随着局势不断发生变化,张鲁心里也渐渐意识到,自己想要继续在汉中维持割据的局面,恐怕是极为困难的了。

在此期间,张鲁又怎会没动过心思呢?他也曾盘算着要独自占据一方天地,然后向外拓展势力范围。就像他曾与马超联手,一同去围攻祁山。然而,即便此次行动是由马超来领头,可最终的结果却是,他们还是没能取得胜利啊。

张鲁通过诸多事情,心中已然明晰一个状况:身处这纷争不断的大争之世,凭借宗教去占据汉中之地,于他而言或许是能够达成的。然而,要是与刘备、曹操这般顶尖的枭雄相互较量、争个高下的话,恐怕他是没有那个能力去应对的。

就这样,时间来到公元215年,彼时曹操已然平定关中,还派遣夏侯渊拿下了凉州;而刘备也已平定益州,且和孙权完成了湘水划界事宜。在这样的局势下,张鲁心里很清楚,自己已然到了不得不做出抉择的关键时刻了。

彼时的张鲁,已然无法继续维持独立状态了。他仅有的抉择权,便是在刘备与曹操二者之间挑一个去投靠。并且在此之前,曹操和刘备也都实实在在地分别派出过使者去和张鲁取得联系,都盼着张鲁能站到自己这边来。

倘若我们处在张鲁的位置上,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又会去选择谁呢?

对于这个问题,或许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大家基于各自不同的经历、思考角度等因素,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所想到的答案很可能是各式各样的呢。

然而在当时,张鲁毫无悬念地站在了曹操那一边。这其中的缘由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因为曹操实力强劲,在诸多势力当中显得格外突出,所以张鲁做出了这样明确的选择,将自己的砝码投向了曹操。

然而,张鲁自己是存有投降的念头的,可他手底下的那帮人,想法却并非如此。他们并不认同张鲁投降的想法,和张鲁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截然不同呢。

然而在汉中郡里头,不少人都持有这样的看法:汉中郡兵力精锐,粮草也十分充足,凭此完全具备继续保持独立的条件。要是连一战都不打就直接投降,那可实在是太没骨气、太窝囊啦。

要是万一打赢了呢?

在这群人里,为首的正是张鲁的弟弟张卫。由于他们的缘故,即便张鲁有心直接归降,也是做不到的。倘若张鲁执意要投降,那汉中内部十有八九会立刻分裂开来。真要是出现这种情况,即便张鲁降了,也会把自己手中最重要的一张牌给弄丢了。

汉中郡在分裂之后,对于曹操而言,已然失去了其原有的战略价值等诸多意义;而对于刘备来说,同样也不存在什么特别的意义了。总之,分裂后的汉中郡,无论是在曹操一方,还是在刘备一方,都难以再体现出其具有实质意义的作用。

在这之后,张鲁脑海中忽然冒出了一个极为特别的主意。

他做出了暂时抵抗的选择。

然而与此同时,他自己并未率兵去抵御,反倒安排他的弟弟张卫,率领着那些有抵抗意愿的众人,前往与曹操展开对抗。

公元215年的时候,情况是这样的。在曹操马上就要抵达汉中之前,张卫带着好几万的大军,来到阳平关驻扎了下来,准备直接去应对曹操所发起的进攻行动。

紧接着,在东汉末年时期,一场令人感觉极为无厘头的战役——“阳平关之战”,便这样拉开了帷幕。

东汉末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诸多著名大战。每场大战都打得极为精彩,尽显当时军事智慧与战争科技的极致运用。然而,唯有曹操攻打阳平关的那一仗,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获胜一方赢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战败一方输得也是格外离奇!

简而言之,张卫率数万之众来到阳平关后,便立即着手就地修筑防御工事。要知道阳平关本就为入蜀的关键要道,地势险要,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而经张卫一番苦心经营,诸多防御工事更是被强化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因而,待到曹操实实在在领着兵前来发起进攻之际,起初的那几日压根就没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曹军这边不只是人员出现了极为惨重的伤亡情况,甚至连用于维持军队运转的粮草补给也都即将消耗殆尽啦。

就连曹操本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也产生过暂时撤兵的念头。毕竟局势或许有着诸多让他觉得棘手之处,使得他不得不考虑先撤兵以作缓兵之计,由此可见当时的形势确实对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呢。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居然在短短几天之后就呈现了出来。

过了几日,众人持续攻打了一整天,待到天色逐渐暗淡下来之际,依着往常的惯例,曹军是该撤兵了。就在此时,曹操差遣夏侯惇与许褚前往山上,去把那些正在进攻的士兵召唤回来。

接着,在曹军往后撤退的这个阶段,有一部分士兵出现了奇怪的状况,他们居然莫名其妙地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前行的路了。

然而在迷了路之后,他们居然误打误撞地,径直闯到了张卫所驻扎的大营之中!

除此之外,也有人提及,由于大军展开行动,惊扰到了山里的麋鹿。这些麋鹿受此影响,一下子慌乱地四散奔逃起来,在奔逃过程中竟冲击起张卫所设的防御工事,机缘巧合之下,反倒帮着曹军成功破开了张卫的那一套防御体系呢。

就这样,于那茫茫夜色里,曹军稀里糊涂地,竟与张卫所率的主力部队撞了个正着,随后便厮杀起来。

当曹操知晓了这个消息后,整个人一下子就懵住了。不过,他反应极快,转瞬间便察觉到,这可不就是一个极为难得的进攻契机嘛。

从那之后,曹操当机立断,即刻派遣军队趁着夜幕的掩护展开进攻行动。再看张卫这边的情况,由于身处黑夜之中,根本无法清晰辨别当前的形势,误将前来进攻的曹操军队当作是其主力部队,于是未作过多抵抗,径直就选择了撤退。

就这样,曹操一下子就把张卫此前费了好大劲儿才经营起来的阳平关防线给攻破了。

上述所提及的这些事情,在正史上均有着明确的记载,想必是真实发生过的。可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审视,这段记载都透着一股离奇之感。不论是曹军阴差阳错地迷了路,还是山中的麋鹿群稀里糊涂地冲破了防御工事,这一切都显得极为离奇。

于是,后世一些史学家作出了这样的猜测:说不定在这起颇为离奇的战事当中,背后搞小动作、暗中使坏的人正是张鲁呢。

张鲁有投降的想法,于是乎,在张卫顽强抵抗了数日后,他暗中派人给曹军引路,结果曹军阴差阳错地闯进了张卫的别营。至于那些受惊而起的麋鹿,没准儿也是张鲁特意派人放出来的呢。

究竟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我们实在无从知晓。总之到了最后,在阳平关被攻破之后,汉中郡便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屏障,完完全全地呈现出大门敞开的态势,再无任何遮拦防护可言了。

紧接着,曹操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一路向着汉中的郡治所在地——南郑,迅猛进发,大军所到之处,仿若破竹一般,势不可挡,径直朝着南郑奔袭而去。

当听闻曹操率军打过来的消息后,张鲁当下的头一个反应就是干脆直接投降算了。然而,此前那位曾劝他不要称王的官员,在这个时候又一次站了出来,并且给张鲁献上了一条十分巧妙的计策。

他劝告张鲁暂且不要选择投降,而是往后撤到巴中地区,接着维持住抵抗的态势。如此行事的话,曹操那边必然会派遣人员前来招抚。这样的契机下,张鲁便能够顺势而降,并且还能握有相对较大的谈判资本。即便最终投降了,往后也能够享受到不错的待遇。

事实证明,那名叫阎圃的官员,着实是一位极为出色的顶级谋士。其所想出的计策,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竟然全部都精准应验了,由此可见阎圃此人的谋略之高深,着实令人惊叹。

然而,此计策最为关键之处在于,怎样能够做到在不告知曹操的前提下,还能使曹操知晓张鲁存有投降的想法呢?并且进而促使曹操主动向张鲁递出橄榄枝,以此来引诱张鲁归降,这该如何实现呢?

于是在此之后,便发生了有关那座府库的事情。

当张鲁从南郑撤离之际,其麾下有人曾提出建议,要将所有的金银财宝全部带走。至于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带走的物件,应当全部焚毁处理,绝不能把它们留存下来留给曹操去获取。

然而,面对这一申请,张鲁没有丝毫的迟疑,果断地予以了拒绝。

不仅这样,他还吩咐旁人将府库锁得死死的,要求不许动府库里的任何物件,要把这座府库原封不动、完完整整的留给曹操。

也许,唯有像张鲁以及曹操这般聪慧之人,才能够真切地领悟到这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果然,曹操一进入南郑,瞧见那完好无缺的府库,立刻就明白了张鲁的心思。曹操心里清楚,此刻的张鲁是有心投降的,可他手底下不少人却不愿投降。并且,张鲁还想着把自己“卖”个好价钱,为投降之后谋得一份不错的待遇呢。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曹操并未选择继续展开进攻行动。恰恰相反,他专门派遣了使者前往,去对张鲁进行安抚。不仅如此,曹操还给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其目的就是期望张鲁能够归降于他。

如此这般,待曹操表露出十足的诚意之际,张鲁便顺势而为了,如此也好向手下众人有个交代。

诸位瞧瞧啊,之前不是说要跟人家打嘛,这不也已经打起来了。但实际情况摆在这儿呢,咱们压根就不是人家的对手哇。现在呢,人家又派人来劝降了,咱是不是得考虑考虑投降这事?要知道,错过这个机会,可就再难有了哦。要是还接着抵抗下去,没准最后就只有死路一条咯。

在张鲁一番苦心劝导之下,底下的那些人心里渐渐松动,投降的想法开始在他们心间滋生。随着进一步的沟通交流,众人的想法逐渐趋于一致,最终达成了共识,都认可了投降这条路。

就这样,在当年的十一月,张鲁带领着全家人,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正式在巴中向曹操归降,自此,其命运也开启了新的篇章,而这一事件,也在当时的局势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在张鲁投降以后,张鲁自身获封万户侯的爵位。他膝下的五个儿子,无一例外全都被封侯。曾力劝张鲁不要称王,并且主张封闭府库的阎圃,也得到了封王的待遇。并且,曹操还安排自己的儿子曹宇,迎娶了张鲁的女儿为妻。

多年以后,曹宇有了个儿子叫曹奂。曹奂不太可能是张鲁女儿所生,毕竟曹奂出生之时,距张鲁投降已过去了三十年。不过从名义上来讲,曹奂曾经也是唤过张鲁的女儿为娘的。

曹魏的末代皇帝是曹奂。后来司马炎抢夺皇位,便是从曹奂手中将皇位给夺走的。

另外,那些五斗米道的信徒也未受到战火波及。在拿下汉中后,曹操为了削减张鲁在汉中的影响,干脆把这些五斗米道的信徒统一迁移至长安、洛阳以及邺城的周边地区安置起来。

曹操原本是打算把这些人都迁到自己能时刻看到的地方,好对他们加以监视。可出乎曹操意料的是,这帮人作为信徒,之后居然在那些热闹繁华的大城市里,大力去传播五斗米道。就这样,到了三国两晋时期,五斗米道迎来了快速发展,进而逐渐演变成一个全国性的宗教。

张鲁的后人承接了天师之位,并且在此后的上千年时间里,始终把控着五斗米道的教权,将这份传承延续了下来。

必须得承认,张鲁的这一次投降之举,着实是相当成功的。

起码,无论是对于他自己而言,还是为了后人考虑,他都成功争取到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待遇。可以说,在这方面他确实是有所作为的,使得自己以及后人都能够享受到这份较好的待遇条件呢。

0 阅读:13
灵巧饭团

灵巧饭团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