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年,张郃率三万魏军气势汹汹地杀奔巴西郡。消息如一阵狂风,迅速传到阆中,众人听闻,皆大惊失色,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仿佛大祸临头。然而,唯有张飞抚着胡须,嘴角微微上扬,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张郃这小子,简直是来给咱们送战功的!” 那笑声,仿佛带着无尽的底气,在营帐中回荡。
张飞,这位被后世传颂的猛将,可并非只是一介莽夫。如今考古发现,四川简阳张飞营山上那尊唐代雕刻的石人头像,还原了他的真实面貌:慈眉善目,耳长唇厚,面如美玉,神采飞扬,分明是个十足的美男子。而且,张飞能诗善画,书法更是一绝。《三国志集解》等史书记载,他写得一手好诗,其书法用笔丰满遒劲,气势刚健凝重。明代卓尔昌编写的《画髓之铨》中也提到:“张飞…… 喜画美人,善草书。”
面对张郃的精兵,张飞并未像人们刻板印象中那般莽撞地冲上去厮杀。他深知此次战事的艰难,对手张郃久经沙场,麾下三万大军更是训练有素。张飞带着一万精兵,在宕渠那狭窄崎岖的山道间巧妙地周旋。那山道蜿蜒曲折,宽度仅能容数人并行,张郃的骑兵在这儿根本施展不开手脚,高大的战马在这局促之地,反而成了累赘。张飞敏锐地瞅准时机,将张郃引入了瓦口隘。此地两侧高山耸立,犹如巨人一般对峙,中间仅有一条羊肠小路,地势险要,正是设伏的绝佳之地。待张郃军小心翼翼地进入隘口,张飞猛地一声令下,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山谷。刹那间,蜀兵从山上将滚木礌石如暴雨般倾泻而下,魏军顿时被打得晕头转向,死伤无数,原本整齐的阵型瞬间大乱。张飞挥舞着丈八蛇矛,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身先士卒冲入敌阵。他所到之处,魏军士兵纷纷倒下,丢盔弃甲,四处逃窜。张郃见势不妙,仅率十余人狼狈逃脱,那模样,与来时的威风凛凛判若两人。
大胜归来,全军一片欢腾,营帐内充满了喜悦的气氛。士兵们欢呼雀跃,相互击掌庆祝,仿佛还沉浸在刚才胜利的兴奋之中。张飞命人取来美酒,与将士们开怀畅饮。酒过三巡,他的脸上泛起微微的红晕,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与豪迈。突然,张飞兴致大发,命人取来长矛和石块。众人见此,面面相觑,满脸疑惑,不知道将军这是要做什么。只见张飞运足力气,长矛在他手中犹如灵动的画笔,在巨石上刻下 “立马铭” 三个大字。字迹刚劲有力,气势磅礴,一笔一划仿佛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这场胜利的荣耀。将士们看罢,无不惊叹,纷纷感叹:“原来将军不仅勇猛过人,书法更是一绝!”
可别以为张飞的才情仅仅体现在这战场上的片刻挥毫。他的两个女儿先后成为蜀汉后主刘禅的皇后。在古代,皇后的选拔极为严苛,容貌、品德、出身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能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足以说明张飞的女儿们容貌出众。都说 “虎父无犬女”,从女儿的优秀,也能侧面推测出张飞的基因优良。想象一下,若张飞真是个满脸横肉、毫无内涵的粗人,他的女儿又怎能在众多女子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后呢?
谁说张飞只有匹夫之勇?战场上,他能运筹帷幄,凭借着对地形的精准判断和巧妙的战术安排,大败强敌;战场下,他能挥矛作书,尽显才情,书画作品中展现出的细腻与大气,令人赞叹。家中,他还培养出了两位优秀的女儿,成为蜀汉后宫的重要人物。真实的张飞,是当之无愧的文武全才!历史的长河中,像张飞这样被误解的人物或许还有很多。我们往往因一些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给他们贴上了片面的标签。但当我们深入挖掘历史真相,就会发现那些人物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丰富、立体。就像张飞,他不仅仅是那个在战场上怒吼的猛将,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才情兼备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