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在放贷,互联网平台在放贷,借款人根本割不完!

佳霖说趣事 2024-10-30 03:56:15

这年头,到处都是放贷的。

如今银行在拼命放贷款,只要你有贷款需求,想着法子满足你。

原来放的按揭贷款利率高了,国家下文件让银行统一给下调,买房子给你按揭贷款,一套二套首付款比例低低的,利率低低的,只要你买就给你贷;

有房子的,给你做房抵贷款,普惠利率,比前几年的存款利率还低,还不上的话,给你贷款延期、借新还旧、无还本续贷,一句话:贷款想办法得续上;

有公司有流水的,走信用贷款,流水贷、税金贷、经营贷,科目琳琅满目,利率也是低低得;

个人有社保公积金的,走个人信用贷款,点贷、快贷、消费贷,名目眼花缭乱,还款方式多种选择。

只是这些就行了吗?

远远不够!

除了银行,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放贷公司,叫外卖的美团、PS照片的美图、提供旅游服务的携程、做电商的阿里、做社交的腾讯、做搜索的百度……,就连出行的滴滴也开始放贷了!

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在放贷!我们能想到的大公司都在放贷!

这些拥有庞大用户和巨大流量的互联网巨头的app,在互联网了营造了一个全民可借贷的金融场景。从在线商城到长视频短视频,从吃饭到打车,从办公到社交,从免费新闻到付费知识平台,叫得出名字的APP都想借钱给你。

还有不涉足贷款的互联网公司吗?大概没有了!

互联网本应该是去除传统行业不必要的流程和环节,提升运行效率。但在暴利面前,这些喊着要改变世界的互联网公司用着自己擅长讲故事的能力,披上了金融科技的外衣,都做起了放贷的生意,最后的结果还是要在最传统的金融生意中分一杯羹。

饶是如此,他们还要给自己冠以高大上的金融科技之名,极其讽刺!

流量巨头大多通过自有资金放贷亦或是为金融机构提供助贷两种模式来切入借贷业务。

联合贷款的模式之下,出钱多的是银行,但因为数据全都掌握在互联网公司手中,商业银行无法把控真实的消费场景和后续的资金走向,往往是互联网公司掌握主导权,风险也不能合理分摊。

联合贷款模式还突破了城商行等中小银行不能异地展业的限制,也放大了风险,另外,异地贷款收不回,必然给后期清收造成困难,也需要付出高额的成本。

业务模式是盲目追求贷款覆盖的人群金额,削弱最核心的征信和风控环节,而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损失,简单粗暴地一刀切——以超高的利率覆盖坏账,让老实本分的人为骗贷甚至是有恶习的人去买单。

更为恐怖的是超高的杠杆利用。贷款用联合贷是撬动,形成的贷款再通过收益权转让包装成为金融理财产品,再利用自己本身强大的信用背书进行融资,融资到的资金继续投入,雪球越滚越大!

有一个事实很残酷:有钱人是不会通过互联网公司借钱的!

当然,聪明的大数据算法也不会让那些贷款广告推送到有钱人的手机上。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贷款?当然是因为缺钱的人太多!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缺钱?因为收入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这也就是现在人越来越累,但越来越穷的核心!

躺平的“韭菜”不好割,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它扶起来,扶起来再割就可以了!

那些掌握流量密码的平台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可以借钱消费!

旅游钱可以借钱,房租可以借钱,整形医美可以借钱,叫个外卖平台也想借钱给你,甚至连输入法都可以借钱给你。如同魔鬼在耳边甜言蜜语,如同伊甸园里的那条蛇蛊惑人心,如同传说中人鱼的歌声魅惑。

冲动过后就是剁手!

一旦背负了网贷,要么忍辱负重耗费时间精力偿还高息贷款,要么拆东墙补西墙四处借贷导致个人信用破产,卷入债务危机的滚滚洪流。

要想活的轻松,唯有量入为出,拒绝贡献红利!



0 阅读:1

佳霖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