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长都做过这个动作:双手夹在宝宝的腋窝处,把宝宝架起来,让TA在爸爸妈妈的腿上站立或是被动跳动,觉得这样有利于加强宝宝的腿部力量,可以让宝宝更快学会站立,但是如果宝宝还不足8个月,就请不要这样做!
过早地训练小宝宝学站立、学行走,TA的双腿还不能支撑全身的重量,而且宝宝的骨骼结构是由软骨成分为主,骨骼富有弹性,可塑性强,这个动作会增加双腿的负担,长期这样“训练”宝宝,很容易导致下肢发育畸形:足内翻、足外翻、O型腿、X型腿、内八字、外八字等。
● 影响视力小宝宝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 太早学走路的宝宝会因为看不清远处景物,而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这会使小宝宝娇嫩的眼睛产生疲劳性损害,多次反复并长此以往,则会导致小宝宝的视力损伤,这样也很容易造成视疲劳损害,长此以往可能影响正常视力,因此宝爸宝妈应遵循宝宝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
● 影响未来身高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发育速度要快于四肢,过早学走路,可能会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从而影响宝宝今后的身高。● 影响姿态在行走时, 宝宝为了防止自己会摔倒,就会把两条腿扩大角度分得更开,才能求得平衡,时间长了,便会形成“八字步”,宝宝的腿型和走路姿势都会受到影响,且在行走时,呈现左右摇摆的姿式,为了防止跌倒,这就使身体的重心影响了正常的步态。
小宝宝的生长和运动发育规律,一般婴儿出生后3个多月大时会用手臂支撑俯卧并抬头,4~6个月时会翻身,7~8个月时会爬行,9-10个月左右能扶站, 1周岁左右时会行走,但孩子发育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有的孩子稍微早点有的晚一点也是没关系的,但需要注意一点的是,不要“揠苗助长” 比如有的家长看别人家的宝宝七个月就能扶站了, 就会每天训练自家的宝宝也学习站立,这样肯定是不对的,别人家的宝宝如果是宝宝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的,那是不需要干预的,说明宝宝的发育可支撑自己的重量,但如果宝宝自己还没有扶站的欲望,家长不可强迫这样做,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家长需要做的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