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秀芝,今年68岁。在我这个年纪,本该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可命运却给了我一记重拳。五年前,我的老伴因病离世,留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面对这个世界。那段日子,我整日以泪洗面,若不是儿子秀峰和儿媳小芳的劝慰,我恐怕早就撑不下去了。
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也是为了给自己找个依靠,我做了一个决定:把名下的房子过户给儿子,存款也交给了儿媳保管。当时我想,反正我这把年纪也不会再有什么大开销,不如把一切都交给孩子们打理。儿子夫妻俩连声说我太客气,可我坚持如此。现在想来,或许正是这个决定,埋下了日后种种纷争的祸根。
变故来得悄无声息。起初,一切似乎都很美好。儿子儿媳对我照顾有加,小孙子天天缠着我讲故事。我心想,虽然老伴走了,但我还有这么温暖的小家,何其有幸。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我就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
先是儿媳小芳的态度变得冷淡起来。她不再像从前那样和我有说有笑,反而常常避开我的目光。我以为是自己多心,便主动找她聊天,可她总是借故推脱。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她嫌我在家里碍事,影响了他们的二人世界。
♫♪ ♫♪ ♫♪ ♫♪ ♫♪
更让我心寒的是,有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小芳在电话里抱怨:"我婆婆整天赖在家里,我们连说句悄悄话都不方便。"听到这话,我心里如同被刀割了一般。我不过是想和亲人在一起,怎么就成了"赖"呢?
从那以后,我开始刻意减少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间。我常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翻看老伴的照片,默默流泪。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当初不把房子和存款都给了他们,是不是现在就不会这样?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该这么猜忌自己的儿子。
正当我不知如何是好时,女儿秀莲打来电话,说要来看我。我顿时喜出望外,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她到来。可是等来等去,却等来了一个让我心碎的消息:秀莲说临时有事来不了了。
就这样,一晃五年过去了。我的女儿,从未踏进过这个家门半步。每逢过年过节,她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我试着给她打电话,可要么是无人接听,要么就是简单寒暄几句就匆匆挂断。我知道,她是在怨恨我,怨恨我偏心。可我当时真的只是想报答儿子的照顾啊!
♫♪ ♫♪ ♫♪ ♫♪ ♫♪
就在我以为生活已经够糟糕时,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某天,小芳兴冲冲地告诉我,她要把自己的父母接来同住。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好啊,人多热闹。"心里却在想,这本就不大的房子,哪还有我的容身之处?
果不其然,小芳父母来了没多久,矛盾就爆发了。他们嫌我做饭难吃,嫌我走路声音大,嫌我看电视影响他们休息......种种不满,如同一根根钉子,深深刺进我的心里。
终于有一天,小芳开门见山地对我说:"妈,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您还是去养老院比较好。那里有专业的人照顾您,您的生活也会更有质量。"
我呆坐在那里,一时说不出话来。曾几何时,这个家还是我的家。可如今,我却成了多余的人,被轻飘飘地一句话就打发走了。
♫♪ ♫♪ ♫♪ ♫♪ ♫♪
收拾行李的那天晚上,我独自坐在黑暗中,回想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我不怪儿子儿媳,也不怪女儿。或许是我太过愚钝,不懂得如何维系亲情。又或许,这就是人到暮年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第二天一大早,我拖着简单的行李,跟着儿子走出了家门。路上,我们都沉默不语。到了养老院门口,儿子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了句:"妈,保重。"
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我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了这个陌生的地方。我知道,从今以后,这里就是我的新家了。
生活还要继续。在养老院里,我认识了许多和我有着相似经历的老人。我们互相安慰,互相鼓励,共同面对晚年的孤独。渐渐地,我开始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我参加了养老院组织的书法班,重拾了年轻时的爱好。我还和几个老姐妹一起编织毛衣,送给需要帮助的人。
有时候,我会收到儿子寄来的照片,看着孙子一天天长大,我的心里既欣慰又酸楚。我多么希望能亲眼见证他的成长啊!可我知道,那已经不可能了。
♫♪ ♫♪ ♫♪ ♫♪ ♫♪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这里,我重新找到了写作的激情。我开始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写些小散文。没想到,这些文字竟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看到后,鼓励我投稿到当地的报纸。
就这样,我的文字开始见诸报端。我写生活,写亲情,写对生命的感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能给那些和我有着相似遭遇的人一些慰藉和力量。
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读者来信。那是一位年轻人写来的,他说被我的文章深深打动,决定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看到这封信,我流下了欣慰的泪水。我想,即便我的晚年生活不如人意,但如果我的文字能够影响哪怕一个人,那我的人生也算没有白过。
现在,每当我坐在窗前,看着远处的景色,我常常会想:人生就像一本书,有欢乐,有悲伤,有得到,也有失去。重要的不是结局如何,而是我们如何去书写每一页。也许,我的故事还远未结束,未来的篇章,还在等着我去续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