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易学文武全纵,性疏直见人怼人:江东毒舌虞翻,一生不走寻常路

岁月静好人 2025-01-13 11:40:46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三国人才,捉对迸发,文有一龙三凤三司马,武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即使毒舌,三方也各擅胜场,不遑多让,其在朝有孔融,在蜀有廖立,在吴则有虞翻。

电视剧《三国演义》虞翻剧照

一、两为功曹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或说会稽句章,即今浙江慈溪)人。

传为虞翻后人虞喜所著的《翻别传》载,虞翻高祖为零陵(治泉陵,即今湖南永州)太守虞光,曾祖为平舆(今河南平舆)令虞成,祖父虞凤,其父为日南(治西卷,即今越南广治)太守虞歆,其家世代研孟氏易。也就是说,虞家可谓家学渊远。

虞翻少年时就表现出毒舌属性。史载,他少好学,有孤高之气。在他十二岁时,有人来拜访他的兄长,却忽视了他。虞翻气不过,写了封信给那人:“我听说琥珀不引腐草、磁石不吸曲针,先生过我而不见闻,看来我真是微不足道啊。”那人看到这封不阴不阳的信,对这小子的作派大为惊异。虞翻从此知名。

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年),东海(治郯县,即今山东郯城)人王朗——就是电视中那位鬼畜鼻祖,被朝廷拜为会稽(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太守,虞翻于此时被王朗任为郡功曹,即主掌人事的郡守主要佐吏。

献帝建安元年(196年),跃马江东的孙策进攻会稽。当时虞翻正守父丧在家,听闻此事 ,他顾不上丧事,身着孝服就进了太守府。王朗想要与孙策交战,虞翻就脱掉丧服,劝王朗要暂避孙策锋芒(参见王朗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人以孝治天下,父母不在要辞官守孝,是为丁忧。而且古人讲究丧服不入朝门,虞翻这着孝服进太守府,就表示事态紧急,他顾不上礼制了。服丧脱服,是为非礼不孝,严重者判刑三年。虞翻脱丧服进劝王朗,更表示他即使背负不孝的骂名也要极力劝谏的决心。

虞翻初为王朗功曹

王朗却认为,身为汉臣,应保境安民,于是毅然决然与孙策相峙于固陵(今浙江杭州)。孙策数次渡水作战,都难以攻下王朗,后经孙策之叔孙静献谋,终击败王朗(参见孙静篇)。

王朗逃到海上,虞翻追随救护。他本想送王朗到广陵(治广陵,即今江苏扬州),但王朗想起东海同郡精通图谶的王远(字方平)书中说过“有事来南岳找我”的话,遂顺海南行。行至候官(今福建闽侯),王朗还要继续南向交州,虞翻劝他:“王方平之书,乃妄书也。交州哪来的的南岳,我们又到哪里去找他?”王朗这才作罢。

于是他们到侯官县城求进,但侯官长闭门不纳,虞翻前往劝说,他们才得以进城。王朗这时对虞翻说:“你家里还有老母,你可以回去了。”虞翻遂北归。

《翻别传》对此事的记载略有不同。按此书,王朗听闻孙策逞强,就派虞翻到豫章(治南昌,即今江西南昌)见太守华歆,希望他能派兵来救。但虞翻还未到豫章,孙策军已至会稽,王朗兵败逃至海上,于是他急忙返回。这时恰逢虞翻父亲去世,他因有使命在身,不顾回家奔丧,急追王朗至候官。后王朗让虞翻返回,他回家后才为父治丧。

后来,孙策追王朗至东冶(今福建福州),王朗只得投降。而虞翻回乡后,再被已平定丹杨(治宛陵,即今安徽宣城)、会稽、吴郡(治吴县,即今江苏苏州)的孙策任为功曹。孙策还以朋友之礼相待虞翻,亲自到他府上拜会,并手书虞翻:“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孙策可不敢以郡吏相待于卿矣(参见孙策篇)。”

孙策再以虞翻为功曹

孙策这句“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之后在他收服太史慈时又说了一次。孙郎风采,确实令人神往。

王朗降孙策后,孙策想让他为自己效命,但王朗不从。后曹操以朝廷名义征召王朗,王朗遂辗转北上,数年后到达许都(今河南许昌),随后被任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曹操称魏公,王朗以军祭酒领魏郡(治邺县,即今河北临漳)太守,后历任少府、奉常、大理。曹丕称帝后,以王朗为司空。曹叡即位,以王朗为司徒,演义中“武乡侯骂死王朗”即发生在此时。当然,这是演义,不能当历史来读。

二、吾之萧何

孙策此人,意气风发,好游猎驰骋,虞翻极力劝谏,孙策虽认为虞翻说得对,但他好动不好静,仍难以禁止。

孙吴官修史书《吴书》还记载了一件事,绝对颠覆一般人对虞翻文弱书生的认知。此书载,一次孙策出讨山越,斩其主帅后,孙策令左右分队自行追讨逃散的贼人。他后来独自一人在山中遇到虞翻,虞翻就问左右之人哪里去了,孙策一笑说:“他们都去追杀敌人去了。”虞翻二话不说,就把孙策拉下马,让他躲身草丛中,并说:“此处草深,一旦发生危险,难以挥鞭驱驰,明府只好牵马持弓步行。虞翻善用长矛,请为将军前面开路。”

二人一前一后到达平地后,虞翻又扶孙策上马。孙策问:“你没有马怎么办呢?”虞翻答道:“翻能步行,且日可行二百里(《三国志集解》作三百)。自随明府征讨以来,吏卒没有能赶上我的。明府自可跃马前行,翻自可紧随。”后二人来到大道,遇到一鼓吏,孙策取过其号角吹响,其部曲听到声音,都来聚拢。

虞翻能健步追马,堪称三国飞毛腿

后虞翻又随孙策,平定江东三郡。

若此说为真,虞翻能持矛开道,健步如飞,那简直就是三国版的马前张保、马后王横!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讨江夏(治西陵,即今湖北武汉)太守黄祖,回军途中欲取豫章,特让虞翻前去劝降。虞翻即短袖葛巾前往豫章,与华歆相见,然后他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华歆出城迎降(参见华歆篇)。

孙策毁定豫章,引军还吴,论功行赏,席间他对虞翻说:“我当年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见到太傅马日磾,与中原士大夫相会,他们都说我东南人才鼎盛,只是学问不博,言论不及,我听了很不服气。君见识广博,故而之前想让你前往许都,交接朝中士大夫,以折杀中原那些说大话的家伙。但君不愿去,我只好派张子纲(张纮字)前往,但我还是怕他不能折服那帮人的口舌啊。”意思就是想让虞翻再上许都,壮江东声势。

虞翻一拱手道:“翻是明府家宝贝,如拿给人看,若被别人留下,那不是少了明府一个良佐吗?所以我之前不愿去许都。”

孙策听了一笑:“原来如此。”他接着说:“我还有征讨之事,不能及时回府,君当以功曹,为吾之萧何,替我镇守会稽。”此后三日,他便让虞翻回到了会稽。

萧何为开汉三杰之一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孙策经朝廷任命的正式职务,正是会稽太守。所以他这等于是把大后方全权委托给了虞翻。而张纮到许都,果被朝廷留为侍御史,直到孙策遇刺后才放回(参见张纮篇)。

这其实正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便之处:他可以名正言顺地以朝廷名义,征各诸侯人才入京,然后纳入自己麾下为其所用。

后虞翻出任富春(今浙江杭州)长。而富春,正是孙策祖籍,可知他对虞翻的看重。

华歆后也被曹操以朝廷名义召至许都,被任为议郎、司空参军,累迁尚书、侍中、尚书令。曹操称魏王,以华歆为御史大夫。曹丕继魏王位,以华歆为相国。曹丕称帝后,华歆为司徒。曹叡即位,华歆改任太尉(参见华歆篇)。

三、讽曹盗拓

建安五年(200年),不听虞翻劝谏的孙策遇刺身亡,各县令长都想前往赴丧。虞翻却认为,江东未定,境内山越若乘势作乱,将招致不测,于是他就留在富春任上服丧。

那么有人乱中取利吗?有,而且还是孙家至亲。

当时孙权叔父孙静之子,也就是孙权堂兄孙暠为定武中郎将,他屯兵乌程(今浙江湖州),整顿甲兵,意图进攻会稽,图谋自立。会稽太守听闻此事,就以郡兵自守,等待孙权的命令。

虞翻此时站了出来,警告孙暠说,孙讨逆(孙策)虽亡,当由孝廉(孙权)统兵。若将军非要行事,我当与同郡吏兵以命相搏。孙暠权衡利弊,放弃自立(参见孙暠篇)。

孙权掌政,堂兄孙暠图谋自立

其他各县也都效法虞翻,谨守本县,因此孙权得以顺利接掌江东。

后来,虞翻被州里举为茂才(东汉避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按察举制,举为茂才后,朝廷、公府、州郡就可征辟。汉室即征召他为侍御史,曹操也以司空身份辟除他为掾属,但虞翻不应朝廷所征,对曹操的辟除,他更直言:“盗拓想用手里的闲钱侮辱我这良家子吗?”

他把曹操比作侵暴诸侯、辱骂孔圣、取人妇女的盗拓,这毒舌果然跟开过光一样闪闪发亮。

当然毒舌和毒舌有共同语言,虞翻和时为汉室少府的孔融就互相欣赏不已。他给孔融去信,附上自己的著作《易注》,孔融看后回信:“听闻延陵观乐,目睹先生治易,方知东南形盛,不仅只有会稽竹箭啊。先生观天象星云,察四季寒暑,推究祸福,有若有神,可谓探微通幽也。”

孔融为孔圣二十世孙,他一生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治剧县,即今山东昌乐)相、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喜结宾客,好议时政,后因多次讽刺、挖苦曹操而被杀,算是当时的毒舌领袖(参见孔融篇)。

延陵指的是春秋时的吴公子札,因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四(季),其封邑在延陵(今江苏常州),故史书称其公子札、吴季子、季札、延陵季子。延陵季子曾出使鲁国,鲁国为了演周王室乐舞,季子予以点评,表明地处东南的吴国也在周礼之列。

“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出自《淮南子》,它与辽东玉石并称神州大地九美。孔融在这里以延陵季子比之虞翻,既是对虞翻的赞美,也是对东南出人才的颂扬。所以说,喷子、毒舌也是有段位的。很明显,孔融、虞翻这种的,才是高级喷。

《淮南子》由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辑录而成

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在与孔融的信中也说,虞仲翔先前被人诽谤,但其性如玉,反而越雕越亮,那些诽谤又如何能损害他呢?

但你不要以为别人吹捧两句,就消磨了毒舌虞的英名。他怼起人来,还是不留情面。

四、呵于嘲麋

后来孙权任虞翻为骑都尉,就是禁军统领。但虞翻多次犯颜直谏,惹得孙权不高兴。加之虞翻天性不媚于世俗,多次被他人毁誉,因此他被发配到了丹杨泾县(今安徽泾县)。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驻守陆口(在今湖北嘉鱼)的虎威将军吕蒙图袭荆州,为麻痹关羽,他先称病回建业(今江苏南京)治疗(参见吕蒙篇)。因虞翻兼通医术,吕蒙请求让虞翻跟随自己,实际上他是想帮虞翻开脱。

同年,关羽北上,发动襄樊之战(参见关羽篇)。吕蒙率军西进,白衣渡江,进攻南郡(治江陵,即今湖北江陵),刘备所置南郡太守麋芳、公安守将士仁开城出降。当时吕蒙尚未进江陵,而在沙滩作乐庆贺,虞翻此时劝吕蒙说,江陵城中,只有麋芳真心归服,他人居心难测,应赶快入城控制城池才为是要紧。吕蒙听了立即进城,城中果然有伏击吕蒙的计划,只因虞翻的提醒,他们才未成功。

后来关羽被击败,孙权让虞翻卜筮吉凶,虞翻卜得兑下坎上节卦,五爻变而为临卦。虞翻一番推究,说:“不出二日,关羽必被斩。”后一切如虞翻所言。孙权对虞翻说:“你虽然难比伏羲,但足可与东方朔相媲美了。”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之前曹操手下于禁被关羽擒获,被囚在江陵(参见于禁篇)。孙权进城后,将于禁放出。有一天,孙权乘马出行,让于禁和他并行。虞翻见了,呵斥于禁道:“你个降虏,怎敢与我主齐马并进?”说着话就扬起马鞭要抽于禁,而孙权这时怕孙备报复,正要交好曹操,就出言厉声制止。

虞翻把于禁恶心得不要不要的

后来孙权在大船上与群臣会宴,于禁听着歌舞流下眼泪。虞翻又说:“你装可怜,是想乞求免祸吗?”这又惹得孙权不快。

曹丕称帝后,孙权再次与其媾和,想把于禁送回北方,虞翻又进谏道:“于禁败数万之众,身为降虏,又不能死节,北国惯例,即使得到了他也不会重用。放他回去虽对我们没有损失,但这也等于是放盗归山,不如斩之,号令三军,以儆有二心者。”孙权又不听。后来孙权群臣送别于禁,虞翻又对他说:“你不要以为我吴地无人,只不过我之言不被所用而已。”

于禁虽被虞翻羞臊,但他对虞翻赞叹不已。于禁回到魏国,果然曹丕羞辱而亡,而曹丕常在朝为虞翻设虚座,以示赞誉。

虞翻不仅恶心于禁,对被曹丕封为大魏吴王的孙权也一顿阴阳。

一次孙权大宴群臣,快结束时,他起身巡行斟酒,到虞翻案前时,虞翻装醉,爬在地上不接酒。但孙权一过去,他立刻翻身而起,谈笑如故。孙权就知道被虞翻耍了,他大怒,拔剑就要砍虞翻。当时在座的都惊得不各所措,只有大农令刘基(刘繇之子)起身抱着孙权苦谏:“大王酒过三巡而杀有望之士,即使虞翻有罪,天下又有几人知道呢?况且大王一向以包容养士闻名,所以海内归望。今一旦弃之,岂不有违初衷?”

孙权还是余怒未消:“曹孟德(曹操字)尚且杀了孔融,我杀一个虞翻有什么?”孙权这是把当时两大毒舌划上了等号。

刘基再劝:“曹操轻杀士人,天下以之为非。大王躬行仁义,欲比之尧、舜,怎么能自比曹操呢?”这马屁一拍,孙权这才熄火,虞翻也因此得以免难。而且孙权借坡下驴,晓喻左右,自今天起,凡是我酒后要杀人的,一律不算数,一切待我酒醒后再定夺。

虞翻开涮孙权,亏得刘繇之子刘基求情才免祸

除了呵斥于禁、嘲弄孙权外,虞翻对蜀降将麋芳也没好眼色。

一次虞翻乘船出行,在路上与麋芳船队相遇。当时麋芳船上人多,就想让虞翻调船相避,站在船头的人就吆五喝六道:“请给麋将军让路。”虞翻厉声道:“失忠信之人,何以事君?失人两城,还称将军,你还有脸没有?”

麋芳听了,紧闭窗户,不敢应声,急忙回避(参见麋芳篇)。

虞翻这还不算完。又有一次,他乘车出行,经过麋芳大营门口。麋芳属下知道这位爷惹不起,就关上营门,想躲个心净。但这样一来,虞翻的车就过不去了,他又是一顿输出:“该关的时候开,该开的时候关,有这样做事的吗?”意思就是,荆州之战该你闭城自守,你却开门而降;现在该你开门让我老人家过了 ,你却闭门不让,真是脑子不灵光。

麋芳听了,脸臊得跟块红布似的。

但虞翻在开罪孙权的路上还是一路飙车,终于惹怒孙权,被流放交州。

五、客死交州

虞翻生性疏直,就是精疏率直,说话不拐弯,他也因此多次酒后失言。

有一次,孙权和重臣张昭论及神仙之事,虞翻粗疏劲又上来了。他指着张昭说:“这都是些垂死之人了,从他们口中说出神仙之事,岂不可笑之至?世上哪有什么神仙啊?”

虞翻毒舌起来,连老杠头张昭都不放过

孙权早对虞翻不耐烦了,他就借着这个机会,把虞翻贬到了交州。

交州地处南疆,文化、生活都与中原大异,因此对中土士大夫来说,被贬至交州,就等于是被流放到了边远荒蛮之地。

但虞翻被流放此地,他反而能更好地钻研他的学问。他在此讲学不倦,门下弟子常有数百人之多。他还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这些著述后都流传于世。

虞翻尤其在易学上造诣颇深且影响深远,在他初成《易注》时,专门给孙权上了一道表章,备述伏羲氏创八卦的缘由和自家的易学传承,以及他对当世经学大家的易学批判。他还不无遗憾地说:“臣自恨忽于礼节,加之不善取悦于人,因此犯上获罪,自当长期流落边远海隅,生时无知交可以交谈,死时仅青蝇可为吊客,若天下一人知我,我也足可无憾了。”

这段读来令人不胜唏嘘的话,正是成语青蝇吊客的出处。

虞翻虽身在南疆,但依然关心国事。吴大帝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参见孙权篇),虞翻上表称贺。他还忧心荆州五溪蛮乱,及辽东公孙渊来使投附之事(参见公孙渊篇)。他认为辽东偏远,交之无益,他想进谏,又恐孙权再生不快,于是请求交州刺史吕岱代为传话。但吕岱又不肯,他反而再被人中伤,又被流放苍梧猛陵(今广西苍梧)。

后来孙权派人远赴辽东,却因遇海风,加之被魏将田豫攻击,损失惨重(参见田豫篇)。孙权后悔不迭,说如果虞翻在此,不致如此惨败。于是他下诏交州,无论生死要找到虞翻,可是这时虞翻已然去世。

虞翻后被流放交州,并客死于此

计虞翻在交州共十余年,逝时年七十岁。后虞翻灵柩运回馀姚故地安葬,他的妻子儿女也得以返回故里。

虞翻虽性疏直,但善识鉴人。当初同郡山阴(今浙江人绍兴)人丁览、太末(又作大末,今浙江龙游)人徐陵,或身为微末小吏,或尚未为人所知,但虞翻一见他们,便与他们结为友好,后二人都功成名就。

孙寿评价,虞翻在孙策时受到亲善,而不见容于孙权,所以说孙权器量比起其兄来,差之天地。斯言是也!

虞翻有子十一人,其中第四子虞汜最为闻名。

虞汜,字世洪,生于南海(治番禺,即今广东广州)。在他十六岁时,父亲虞翻去世,他回到故乡。后大将军孙綝废少帝孙亮,而改立景帝孙休(参见孙亮篇)。当时孙休还未到,孙綝想进内宫,图谋不轨。众臣都惊骇莫名,但不敢上前。虞汜却上前肯谏,而孙綝不听。孙休即位后,虞汜从选曹郎出任散骑中常侍,后为监军使者,从讨扶严(今越南河内),擒杀晋将,战后官拜交州刺史、冠军将军,封余姚侯,可惜不久病逝。

虞翻五子虞忠,字世方,为人坚正干练,好识人物,他曾发掘幼年时的陆机、赞扬名声不显的魏迁,最终两人皆成大器。虞忠官至宜都(治夷道,即今湖北宜都)太守,在晋灭吴之战时,虞忠与陆抗之子夷道监陆晏、中夏督陆景坚守宜都,被晋将王濬所杀。虞忠之子虞谭,仕晋官至卫将军。

虞翻六子虞耸,字世龙,清虚无欲,仕吴为越骑校尉,后升为廷尉,入晋后为湘东(治酃县,即今衡阳)太守、河间(治乐城,即今河北献县)相。河间王司马颙听闻虞耸大名,对其厚礼有加。

虞翻八子虞昺,字世文,少时倜傥有志气,仕吴为黄门郎,以捷对见异,被越级提拔为尚书、侍中。晋攻吴时,虞昺以持节都督武昌以上诸军,但他上还印绶而降晋。在晋历仕廷尉、尚书、济阴(汉定陶。即今山东定陶)太守。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0 阅读:1
岁月静好人

岁月静好人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