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上,刚刚组建的解放军空军首次亮相天安门。由于当时飞机数量有限,为了壮大声势,许多飞机飞过天安门广场后,又绕了个大圈,重新飞了一次。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当时参加阅兵飞行的飞机中有四架战斗机竟然是全副武装,带弹飞行。
这在世界空军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战斗机带弹参加飞行表演在各国空军的飞行条例中是被绝对禁止的,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这么做呢?原因很简单,迫不得已。当时解放军的飞机数量极少,参加开国大典展示国威是极其重要的任务,但如果国民党空军的飞机前来破坏,我们的战斗机根本没有时间再去装弹药迎敌。因此,为了兼顾展示国威和防御敌机,只能冒着风险带弹参加阅兵飞行。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开国大典时,浙江不是已经解放了吗?国民党空军的飞机怎么可能从浙江起飞来破坏开国大典呢?事实上,虽然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东南沿海的大陆部分已经解放,但一些紧挨着大陆的岛屿,如浙江的舟山群岛、大陈岛,福建的金门岛,依然被国民党军队占据。他们在这些岛屿上驻扎重兵,修建机场和港口,不时派出飞机和军舰骚扰沿海地区,甚至深入内陆,给新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害。
那么,为什么解放军不趁势解放这些离大陆不远的岛屿呢?原因在于当时的条件不允许。解放军在陆地上势如破竹,但要攻打海岛,光有陆军是不够的,还需要海军和空军的配合。建国初期,解放军的空军只有几架缴获的旧飞机,参加阅兵飞行都捉襟见肘,更不用说参加实战了。至于海军,更是几乎为零,军舰和海战经验都非常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强行攻打海岛只会吃大亏。
1949年10月,解放军28军曾尝试用木帆船和渔船攻打金门岛,结果第一批攻岛的9000多名官兵因不熟悉海潮,船只全部搁浅,后续部队无法增援,最终全军覆没。这是解放战争中我军遭受的最大一次失利。因此,蒋介石对这些岛屿非常自信,尤其是浙江的大陈岛。大陈岛距离大陆仅23海里,距离台湾230海里,由上大陈和下大陈两个主岛及附近的小岛组成。浙江解放后,国民党残兵败将、土匪、海盗纷纷逃到大陈岛,总人数超过7000人。蒋介石派胡宗南前往大陈岛收编这些武装力量,并带来了十几艘军舰和几十架飞机。此外,蒋介石还花费重金请来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外围机构“西方公司”,帮助设计防御设施,提升战斗力。
大陈岛上的国民党军队不时派出军舰和飞机轰炸浙江沿海的台州、温岭等县城,气焰十分嚣张。面对这种挑衅,解放军该如何应对呢?蒋介石之所以敢如此猖狂,是因为他吃准了共产党和解放军奈何不了大陈岛。当时解放军缺乏海空力量,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几乎举全国之力抗美援朝,主力部队优先保证东北边防安全,暂时无法腾出手来对付大陈岛。此外,美国的态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朝鲜战争期间,中美处于战争状态,如果解放军攻打大陈岛,美国可能会出动海军和空军进行干扰甚至参战。
尽管如此,中央和解放军并没有放任大陈岛不管。事实上,中央一直在为解放大陈岛做准备。1949年4月,中央军委派张爱萍在江苏泰州组建了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在国家财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毛主席还亲自拍板,挤出一笔巨款从苏联购买了四艘新驱逐舰,加上改造国民党起义军舰,很快解放军就有了一支像模像样的正规舰队。此外,中央军委还抽调了一部分空军部队在浙江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海军航空兵部队。
蒋介石虽然看到了解放军的这些动作,但并不担心。他从1951年开始在大陈岛大兴土木,建立了所谓的“浙江省政府大陈专员行署”,摆出一副要在岛上长久过日子的架势。蒋介石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他相信即使解放军有了海军和空军,也无法在海上打败国军,更何况还有美军站在他这边。为了让美国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蒋介石不惜与美国政府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纳入美军的协防体系。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蒋介石开始急眼,意识到共产党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台湾问题,而解决台湾必然要先解决金门岛和大陈岛。1953年8月,蒋介石将国军最精锐的陆军第46师等部队派上大陈岛,并亲自登岛视察,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大陈岛。1954年12月,蒋介石终于与美国政府签订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这意味着解放军攻打大陈岛就等于直接与美军开战。
尽管如此,中央军委决定该打还得打,但要一步一步来。1953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杭州主持召开了中央军委会议,朱德总司令提出解决台湾问题首先要清理门户,即解放被国民党盘踞的近海岛屿,而大陈岛就是第一个目标。1954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向华东军区下达了解放大陈岛的预先命令,并成立了由张爱萍任司令员的浙东前线指挥部。
关于如何攻打大陈岛,前线指挥部讨论了很多方案。多数人主张集中兵力强攻大陈岛主岛,但张爱萍将军力排众议,坚持先打大陈岛北边的一江山岛。一江山岛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驻有国民党军1000多人。张爱萍将军认为,一江山岛是大陈岛的门户,先打一江山岛可以敲山震虎,试探美国的态度。
1955年1月18日上午,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正式开始。空军轰炸机大队和强击机大队在歼击机掩护下对一江山岛进行了第一轮轰炸,随后地面炮兵和海军舰炮同时开火,掩护数千名解放军将士成功抢滩登陆。经过数个多小时的激战,岛上的1000多名国民党守军被全歼,五星红旗插上了一江山岛的顶峰。
一江山岛的解放震动了台湾。蒋介石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尽管国民党高层认为解放军的火力再猛也比不过美军,但美国的态度却让蒋介石大失所望。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一江山岛和大陈岛在台湾防务上没有特别的重要性,不在《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范围内,美国不会以武力阻挡中国。这意味着解放军攻打大陈岛,美国不会插手。
蒋介石最终决定放弃大陈岛,保存实力。1955年1月21日,蒋介石签署命令,将大陈岛及周边岛屿上的国民党军队和居民全部撤回台湾。1月30日,蒋经国飞抵大陈岛实施撤退行动。尽管解放军有机会包围大陈岛,但中央决定不主动开火,让所有国军和老百姓安全撤走。最终,蒋经国带着几万国民党军和老百姓顺利撤回台湾,大陈岛及周边六个海岛宣告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