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首任市长吕日周为何干了不到一年
小西水历史
2024-03-18 00:45:52
1989年1月,朔州市正式成立。同年3月,吕日周就任朔州市第一任市长。关于朔州市的城建规划,他提出一个方案:“红五星”(市级五大班子办公楼)、军分区、医院、大中学校、幼儿园、体育馆、博物馆及大型广场和群众性娱乐休闲等市政设施都要建在七里河以北、北旺庄村以南的地方,而南岸的地皮全部留给朔城区,以备设施增建和旧城改造。这一方案被称为“北方案”。
当时,在七里河与北旺庄村之间是一大片盐碱滩地,要想在这里搞城市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那么,吕日周如何解决钱的问题呢?他与投资平朔露天煤矿的美国哈默博士经过磋商,形成一个约定: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捐资1000万美元,建设朔州市区;朔州市在中心位置为哈默博士塑一座铜像。为了这一约定,吕日周在自己的住所宴请哈默博士,并对他说:中国的人物雕塑,“级别”最高的就是铜像。在中国塑一座铜像,就相当于美国纽约大街的自由女神。吕日周的“铜像论”引得哈默非常开心。
吕日周将“北方案”上报省里,得到认同后,市委办公楼等建设开始启动。就在这时,与“北方案”相对的“南方案”冒出来:所有市政建设一律不过河。“南方案”内容有二:一曰“楼顶加层”,二曰“见缝插针”。“楼顶加层”就是在原朔县政府两个小配楼上加两层做市委市府;“见缝插针”就是将其它市级单位在老城区里东修一处,西建一点。理由是人们“骑自行车上班近一些”,“省钱”。因为这理由实在是难以服人,坚持者就又凭空指责“北方案”要花五亿元。
大是大非,不能回避。吕日周表示:宁可不当市长,也不能“楼顶加层”、“见缝插针”。就在争论之中,“北方案”被迫停工;吕日周因此而受到行政警告处分,于1990年2月被调离朔州。哈默博士听闻后从大洋彼岸致电吕日周,说:“吕先生,连你也留不住了,我们也要走了!”吕日周与哈默的约定也就此告吹。
对于吕日周的免职,朔州干部群众一时愕然,一片哗然。有人引经据典说:朔州不留清官。明朝的姚官澄、民国的纪泽蒲、如今的吕日周,都是清官,都是任期不满被突然免职的。姚官澄离任还留下一首诗:“两河夹一州,十山九无头。富贵无三代,清官不到头。”吕日周离开朔州后,朔州人说“两河夹日周,一年不到头!”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