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俱乐部”上演激烈洗牌!三大信号浮现

西部城市 2023-05-08 23:44:14

文丨西部菌

中国城市“万亿俱乐部”史上最激烈洗牌,在2023年第一季度上演。

01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一季度数据基本揭晓。

在2023年这个疫后首年的首个季度,作为头部城市代表的万亿城市的洗牌激烈程度,可能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这是24座万亿城市交出的一季度成绩单:

制图:澎湃新闻 ps:泉州一季度增速为-1.8%。

其主要变化(相对于2022年全年排名)有:

广州反超重庆,重回第四位。

成都再次在一季度(上一次是2020年一季度)反超苏州,排名升至第六。

杭州反超武汉,再回第八。

宁波超过天津,排名全国第十一位。

长沙反超无锡,排名升至第十四位。

西安超过南通和济南,连升2名至第十八位。

……

还有一些增速上的亮点。

西安、深圳、郑州,增速位居前三,均在6%以上。

广州、苏州、福州、泉州,是仅有的四座增速在2%以下的万亿城市。其中,泉州是唯一负增长的万亿城市。

关于这些城市的具体情况,最近一段时间已有很多的分析解读,这里不再赘述。

西部菌想说的是,这些洗牌背后,至少释放出三重值得注意的信号。

02

信号一:强省会格局再强化。

代表性城市:成都超苏州、长沙超无锡、西安超南通。

过去几年,很多省份都明确提出打造经济副中心。权威文章也定调: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20个副中心城市GDP数据

据此,有人甚至断言,“强省会”模式走到头了。

但是,现实显然是另一番场景。

在《人口大变局!强省会成“全村唯一希望”》中,西部菌就说过,随着全国总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多数省会城市已成为省内唯一能够继续保持人口增长的城市。

而今年一季度的数据表明,在国际贸易格局和产业风口发生明显变化的大背景下,多个强省会在经济复苏上,也同样表现出了更强的韧性。

原因并不复杂。

强省会一般在政策、资源、人口等多方面都相对拥有较好的基础,这令其在“压力”模式下,相对更有“资本”抵御难关。

同时,它在经济动能、产业结构上,也往往相对一般地级市有着更复合的基础。如在二产整体承压的情况下,省会城市的三产一般恢复较快,就能够对经济形成更强的支撑。

以成都和苏州为例。一季度,成都不仅第二产业增速高出受外贸下行影响明显的苏州,在三产上增速高达7.3%,也远超苏州,增加值领先苏州接近800亿。

另外,消费方面,诸多强省会本身也是网红城市,在吸引全国流量上有先天性优势。如刚刚过去的五一,成都、长沙、西安都是热度最高的城市代表之一。

在当前的产业转型期,掌握政策、资源等综合优势的省会城市,也相对更有希望抓住机会。

近年来合肥成为炙手可热的“黑马”,郑州抓住电子信息产业风口,西安快速登顶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都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例子。

所以,可以预期,“强省会”模式依然将继续成为多数“有条件”的省份的必然选择。

03

信号二:东中西部城市格局再平衡。

颇为巧合,上述成都超苏州、长沙超无锡、西安超南通的案例,都是中西部城市对东部城市。

再加上,近几年重庆和广州、武汉和杭州的激烈“缠斗”,也都表明在中心城市的竞争上,中西部和东部的“叫板”意味越来越浓。

当然,这里面仅是从GDP的一个维度来说的,并且在具体城市的比较上,如成都和苏州,重庆和广州,GDP的比拼也还远未到胜负已决的地步。

但总体上,东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差距在缩小,是不争的事实。

这背后既与内陆城市享受了上一轮产业迁移的红利有关,也与东中西部在交通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等方面的落差拉近密不可分。

而眼下及未来一个时期,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将给东中西城市格局的重塑,带来新的变量。

众所周知,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依存度普遍较高,相对来说,内陆城市的外贸依存度则低得多。

再加之外贸格局变化可能带来的产业和人口迁移,这一波新变局下,内陆城市的整体影响要整体小于部分沿海城市。

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相对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一些主要城市在城镇化率上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挖掘。这也算得上是后发红利。

需要再强调的一点的是,东中西主要城市格局域向于更平衡,更多还是在经济总量指标上,诸多人均指标方面的差距,必然还将长期存在。

04

信号三:南北差距迎来逆转?

南北差距不断扩大,是过去几年非常明显的一种趋势,也是区域经济观察者最热衷于讨论的话题。

但就今年一季度各地的数据来看,情况似乎在发生一些不同寻常的变化。

比如,万亿之城中,增速最快的三个城市,除深圳外,其余排名第一的西安、排名第三的郑州,都是北方城市中的顶梁柱。

此外,天津虽然在排名上被宁波超过,但也跑出了5.5%的相对高增速。

作为对比,万亿城市中四个增速最低的城市:广州、苏州、福州、泉州,全来自南方。

如果把观察的范围扩大一些,从省级层面来看,一季度,31个省份中,有14个省份增速超过或等于5%,分别是:

吉林(8.2%)、西藏(8.2%)、宁夏(7.5%)、海南(6.8%)、甘肃(6.7%)、内蒙古(5.6%)、天津(5.5%)、陕西(5.3%)、湖北(5.1%)、河北(5.1%)、黑龙江(5.1%)、青海(5.1%)、河南(5%)、山西(5%)。

其中,除西藏、海南、湖北之外,其余11个全部来自北方。

尤其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东北三省几乎是十来年首次出现集体增速均高于全国大盘的情况。吉林更是拿下全国增速冠军。

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各地又有所区别。但几个大的背景值得注意。

比如,北方在矿产资源、粮食等方面的重要性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下进一步提级。

此外,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也给北方不少地区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如东北三省,在第一季度与俄罗斯的外贸额度均出现高增长。

吉林省与俄罗斯贸易总值5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3%。

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进出口49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

辽宁省对俄罗斯进出口11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2%。

再比如,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西安举办。

这些新的风向,显然值得注意。

城市竞争,永远都属于现在进行时。随着新的产业风口到来及外贸结构、地缘格局变化等外部因素增多,城市洗牌正迎来一个新的活跃期。

强省会与普通地级市,中西部城市与东部城市,南方城市与北方的城市发展格局,或都将进入新的重塑阶段。

一切都未到终局。

0 阅读:82

西部城市

简介:探寻西部经济、文化、历史脉络,在西部读懂中国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