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晋时期士族经济和政治特权的获取与巩固分析门阀政治的初步形成及其影响

孙龙说影视 2023-05-24 19:18:05

前言

在中国古代封建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士庶问题一直都是伴随着王朝政权统治者施政方针制定和实施一项重要关系,此外士庶也是在各个王朝都表现非常活跃以及竞争非常激烈的一对关系。这种政治生态表现在北宋建立之前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统治集团相互争权夺利的重要原因,也是维持一种封建政治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也是造成历史上激烈残酷党争局面出现的重要内因。

自从商鞅变法制定了军功爵制之后,原来那种贵族政治逐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不仅仅是政治权力不断下移的重要表现,而且也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进行转变的直接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势力开始不断崛起,他们有的凭借掌握雄厚的经济资源,有的凭借卓越的战功,开始为自己寻求更加广阔的政治空间以及更加崇高的政治地位。

《史记》载:“有功者不得不賞,有能者不得不官,勞大者其祿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衆者其官大。使以臣之言爲可,願行而益利其道;以臣之言爲不可,久留臣無爲也。”

由此士庶之分最先出现在了处于社会激烈变革时代的春秋战国,西汉时期由于军功爵制发家的那些政治家和军事贵族们逐渐由于国家的日趋稳定开始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中央为了招纳人才出台了察举制,使得社会中下层的人物也有机会进入到中央统治集团当中。东汉时期由于察举制的愈发变质,逐渐被地方的一些权贵势力所垄断,尤其是在东汉中后期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东汉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地方豪强地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他们逐渐获得了政治和经济特权,同时很大一部分又是熟读四书五经的知识分子,这就成为了西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前身。到了西晋时期,门阀士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稳固,开始不断干扰中央政治,自此中国进入了一段门阀政治的历史局面。

西晋时期士家大族政治特权的获取

从门阀士族中的门阀这两个字眼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到这是一个群体,或者更准确来说这是一个世代相传的特权阶层。从东汉时期地方豪强地主的初步形成使得这些地方势力获得了经济特权开始,这就成为了门阀氏族产生和崛起的重要起点。三国时代各个政权内部就已经出现了十分明显的这种士族政治局面,例如孙吴政权在后期一直被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左右政局。

曹魏政权也在魏文帝曹丕去世之后逐渐陷入了士家大族干预朝政的混乱局面当中,一直到高平陵事变之后,司马氏获得了曹魏政治的控制权,标志着曹氏家族的权力已经跌落谷底,政局才稍显稳定下来。在这期间,曹氏家族及其支持势力和司马氏家族及其势力进行了明争暗斗的政治博弈,使得曹魏政权一直处于长期动荡当中。

西晋政权能够成功建立,一方面原因就是司马氏在曹魏时期已经属于数一数二的士家大族,不论从政治势力还是经济实力来说都处于曹氏家族以外士家大族的核心地位,由此司马氏获得了不少大族的支持,这也成为日后司马氏能够篡取政权的社会基础。

《晋书》载:“賈充正法律,而秀改官制焉。秀議五等之爵,自騎督已上六百餘人皆封。於是秀封濟川侯,地方六十里,邑千四百戶,以高苑縣濟川墟爲侯國。”

西晋建立之后,司马氏为了感激各士家大族对于自己政权的支持,同时为了长期拉拢这些势力,以便稳固自己家族的封建统治,自然而然就是实行一系列保证士家大族利益的政策。早在司马师专政时期就已经出台了五等爵制,并且在封赏对象的选择上基本全是当时的士家大族。这也为之后西晋时期门阀政治的初步产生奠定了政治特权。

九品中正制的蜕变以及占田制对于士家大族经济利益的维护

五等爵制的实施使得西晋建立之前的司马氏就已经获得了当时曹魏政权时代大多数士家大族的政治支持,当时按照封赏人数最多的情况来看,除了司马氏以外,贾氏、裴氏、王氏都成为了当时的重点封赏对象,他们的势力在当时诸多士族当中也是实力最强的。西晋建立之后,司马氏为了进一步拉拢士家大族的支持,并没有对于当时已经被地方士族掌握的九品中正制进行改革。

九品中正制由曹魏时期魏文帝曹丕所制定,当时主要通过“品”和“状”进行人才的选拔,也就是说任何想要进入统治集团担任官职的人都必须有合格的人品、才能以及获得当地中正官的肯定才行。这种制度的确为曹魏政权选拔了不少人才,但是九品中正制的最大弊端就是无需进行严格的考试,只需要地方中正官的考核便可以获得晋升的机会,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逐渐开始变质。

曹魏政权统治着北方大部分地区,因此士家大族也是非常广泛地存在,这些士族为了保证自己家族人能够进入统治集团,不断通过经济手段操纵地方中正官,与此同时他们又凭借长期钻研经儒之学的优势从而获得晋升之路。久而久之,九品正中制逐渐成为了士家大族成员获取政治特权的重要渠道。到了西晋时期,该制度已经完全变质,甚至连主张选拔公平的中正官都开始又士家大族成员担任。

就这样九品中正制已经完全沦为了魏晋时期门阀士族政治特权获取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西晋建立之初实行的占田制中规定士家大族拥有荫田、荫客、荫亲属的特权,也就是说他们所分配的土地和宾客可以永远是世袭继承,这也就为西晋时期的门阀氏族谋取了经济特权。在占田制的规定下,门阀士族展开了疯狂的经济扩张行为,他们已经成长为了拥有稳定政治和经济特权的士族群体。

《晋书》载:“或以貨賂自通,或以計協登進,守道者困悴。無報於身,必見割奪;有私於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暨時有之,皆曲有故。”

国家教育的分层化以及士族对于庶族的打压

在经过西晋政府一系列维护门阀士族利益的政策之后,这些门阀士族成员开始逐渐成为了西晋王朝中央政府的主要成员。当时几乎每个小有规模或者实力的士族群体都会有一人在中央做官,因此西晋中央政府的官员也基本上全部由这些门阀士族成员来担任。久而久之,这些门阀士族不满足于现状,在教育方面他们不屑于出身低微的寒门子弟同窗,导致了西晋教育方面的倾斜。

晋武帝司马炎为了满足门阀士族的要求,除了原来中央设置的太学之外,他又成了了国子学。在太学生的成分方面,晋武帝也将那些官职较低官员的子弟全部清除出去,留下的都是那些颇有名望的门阀氏族子弟。而国子学的成员上则比太学生出身更高,享受的教育质量也要更好,比如晋武帝规定国子学只能够允许五品以上官员子弟进入学习,所以说门阀氏族的教育特权也得到了赋予。

《晋书》载:“元康三年始立國子學,官品第五以上得入國學。天子去太學入國學,以行禮也。太子去太學入國學,以齒讓也。太學之與國學,斯是晉世殊其士庶,異其貴賤耳。”

就这样,通过西晋时期实施的九品中正制、五等爵制、占田制以及国子学制度可以看出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没有哪一项不是为了维护士家大族利益的。因此说西晋王朝为门阀政治提供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环境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些门阀氏族在取得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之后,逐渐垄断了整个西晋王朝的官场,正式成为了王朝统治集团的主要成员。

他们在自己凭借着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特权步步高升的同时,为了保证自己士家大族的利益不受侵犯,几乎所有的士族全部都秉承着打压寒族出身群体的晋升之路,这就使得日后封建王朝的政治环境愈发封闭,政治层面的上下流动也处于一潭死水的状态当中。

评价

门阀政治能够在西晋时期得到了无所阻碍的发展,一方是因为其势力经过了东汉时期开始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综合体,这使得西晋王朝统治者不得不去照顾他们的感受和利益。另一方面司马氏家族本身也是士家大族的代表,因此在政策方面也要尽全力维护他们的利益。

门阀氏族在西晋时期相继掌握了稳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特权,并且这些特权基本上都是受到了西晋王朝封建法律保护的,也是西晋统治者明确认可的。在得到政策和法定的允许之后,这些门阀氏族终于可以无所顾忌地发挥自己政治和经济特权,进一步扩大自己家族的势力。

西晋王朝统治者,尤其是晋武帝司马炎能够统一如此明显地放纵士家大族享有这么多的特权,并不是没有原因,其中最重要的笔者认为就是司马炎想要通过政治和经济诱饵来拉拢这些大族的支持。因此他知道曹氏政权能够被自己司马氏家族之人所篡取原因就是其失去了士家大族的有力支持。

因此司马炎认为通过赋予这些士家大族一定的特权满足他们对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思想方面的渴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但是司马炎没有想到的是,这种纵容的方式不仅没有解决现实问题,反而还是得西晋王朝的政局更加混乱和封闭。门阀士族控制着西晋王朝的统治集团,出身寒族的有才之人上进无门,各个士族之间为了政治权力针锋相对,由此出现了东晋时期门阀政治。

参考文献:《晋书》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