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1月1日延迟退休的正式实施,弹性退休暂行办法拉开序幕,不同于2024年及以前按照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60岁女职工50岁女干部55岁满足最低缴费年限15年的情况,2025年开始退休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选择。在2025年到2039年这过渡期15年,法定退休年龄已经延迟了,男职工和女干部按照每2个月延迟1个月,女职工每4个月延迟1个月,法定退休年龄不再是固定岁数了。

所以现在开始退休,第一种可以按照改革后的法定年龄进行退休,最低缴费年限从2029年开始也开始不再固定15年,按照每过1年增加半年进行延长,直至到20年。
第二种可以按照弹性提前退休,这正是弹性退休的人性化之处,最早提前到原法定退休年龄,且不早于3年的情况。很多即退人员关于退休的时间和缴费年限已经是之前开始计划的,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费全部是有自己缴纳,每个月也是不小的支出,所以延迟退休的执行,其实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其实是打乱了他们的养老退休规划的,但是弹性提前退休还是给予了像他们这些人可以按照以前退休的机会和权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身体、家庭等多种情况进行分析,做出对于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第三种还可以选择弹性延迟,对于自己身体好,工作单位允许的朋友,尤其是女员工达到50岁之后身体还非常年轻和健康,业务能力工作经验更是丰富,所以这一类人员如果到年龄就退休回家不仅对自己是一种浪费更是对企业对社会是一种浪费,这类人员就可以选择弹性延迟退休。
这样2025年退休和2024年退休如果单从社会价值体现来看还是因人而异,如果从经济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进行计算。按照男员工2024年60岁退休和2025年退休,延迟退休1年,在养老金有多少差距呢?

首先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基本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三方面组成。这里的过渡性养老金不进行考虑,因为过渡性养老金主要针对视同缴费工龄的长短进行计算,是在1992年养老保险机制建立之初尚未建立健全将当时参加工作的正式员工的工龄视为视同缴费工龄,所以是否延迟跟视同缴费工龄并无关系。

然后基本养老金=上年度社平工资*(1+缴费基数)/2*工龄*1%,在这里上年度社平工资2024年就是2023年的社平工资,2025年就是2024年的社平工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平工资基本走向年年是升高的,所以2024年的社平工资肯定高于2023年的社平工资,但是大家不要忽视一点就是,不同年龄不同年份退休人员在养老金计算中应该是相对公平的, 不能越晚退休养老金水平更高,这样对于之前的退休老人并不公平,怎样平衡呢小编分析每年养老金增长也是一种调节的方式,所以在这里社平工资可以都按照固定的金额进行计算数据更加准确,因为2024年退休人员在2025年养老金实惠进行增长的。
所以基本养老金=假设社平工资为8000元*(1+假设缴费基数为1)/2*1晚退休1年工龄差距为1*1%=80元。个人养老金账户为个人养老金存储额/计发月数,不同年龄计发月数是不同的,60岁计发月数是139个月,61岁计发月数是132个月,作为分母计发月数越小得出结果越大,假设该人员个人养老金账户为100000元/139=719元,那么61岁就是100000/132=757元。757-719=38元,想加得出38+80=118元,晚退休1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养老金会多出1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