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
——孙思邈《大医精诚》
药王孙思邈的箴言,揭示了精神疾病治疗的精髓:表象相似,病因各异,需因人施治。
我从事中西医结合诊疗40余年,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我曾帮助上万名患者实现长期稳定,深知“西药控症,中药固本”的协同之道。现结合临床经验,分上、中、下三篇为大家解析第二代9种核心抗精神病药物,并分享如何用中医智慧化解副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系列篇:(可点击下方链接进入)
第一代5种核心抗精神病药物全解析(1950年-1980年):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氨磺必利
氯氮平(Clozapine)

上市时间:1972年(欧洲),1989年(美国FDA批准),中国上市:20世纪80年代。
特性:首个第二代药物,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但因粒细胞缺乏风险需严格监测,临床不作为一线用药[1]。
药品类别:多受体拮抗剂(D2/5-HT2A)
适应症: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需2种以上药物治疗无效)
不良反应
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1%-2%,需每周监测血常规[2]代谢综合征(体重增加、血糖升高)中西医协同优势
中医辨证:代谢综合征属“痰湿内蕴”,《金匮要略》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干预方案:中药:二陈汤(半夏、茯苓等)健脾祛湿,调节脂代谢[《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针灸:丰隆、足三里穴化痰降浊,每周3次[经验方]注意事项
粒细胞计数<1500/μL立即停药糖尿病患者联用二甲双胍需监测血糖利培酮(Risperidone)

上市时间:1993年(美国FDA批准);中国上市:1997年。
特性:首个广泛使用的第二代药物,对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控制强,可能引起泌乳素升高和锥体外系反应。
药品类别:5-HT2A/D2双拮抗剂
适应症:精神分裂症、双相躁狂、自闭症激越行为
不良反应
高泌乳素血症:女性闭经(发生率30%)、男性性功能障碍锥体外系反应(EPS)(剂量>6mg/天风险显著)中西医协同优势
中医辨证:性功能障碍属“肾精亏虚”,《素问》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干预方案:中药:五子衍宗丸(枸杞子、菟丝子等)补肾填精,改善性功能[《摄生众妙方》]食疗:黑豆核桃粥滋补肾气,每日1剂[经验方]注意事项
帕金森病患者慎用(加重震颤)与SSRI类抗抑郁药联用需监测QT间期奥氮平(Olanzapine)

上市时间:1996年(美国FDA批准),中国上市:2001年
特性:基于氯氮平结构改良,疗效全面(覆盖阳性和阴性症状),但代谢副作用(体重增加、血糖异常)较明显。
药品类别:多受体拮抗剂(D2/5-HT2A/H1)
适应症: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维持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不良反应
体重增加:平均增重4-6kg(与H1受体阻断相关)[3]肝功能异常(ALT升高发生率15%)中西医协同优势
中医辨证:肝功异常属“肝郁脾虚”,《黄帝内经灵枢》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5]。”干预方案:中药:茵陈蒿汤(茵陈、栀子等)清利湿热,降酶保肝[4][《伤寒论》]耳穴:肝、脾区贴压王不留行籽,调节代谢[经验方]注意事项
肥胖患者起始剂量减半避免与酒精同服(加重中枢抑制)特殊人群用药指南1. 儿童青少年利培酮(≥5岁自闭症):起始0.25mg/日,每3天调整剂量。联用孔圣枕中丹(龟甲+远志等),促进认知发育。2. 孕产妇奥氮平妊娠期慎用(C级),可用泰山磐石散(黄芩+杜仲等)安胎[6]。哺乳期禁用奥氮平(乳汁浓度达血浆70%)。3. 老年患者氯氮平起始剂量减半,监测便秘和流涎。痴呆患者用利培酮,联用还少丹(熟地+山茱萸等)健脑。参考文献[1]江开达. 精神药理学[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251-255.
[2]Glassman, A. H., & Bigger, J. T. (2001). Antipsychotic drugs: Prolonged QTc interval and arrhythmia.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35(3), 243-252.
[3]Newcomer, J. W. (2005). Metabolic considerations in the use of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66(7), 20-25.
[4]张仲景. 伤寒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02-105.
[5]佚名. 黄帝内经灵枢[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6]李时珍. 本草纲目[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43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