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真能让人放心大胆地买吗?
电池安全这事儿,SU7的影子还没散去,消费者心里能不打鼓吗?
小米想在新能源汽车圈子里搞出点大动静,这事儿地球人都知道。
这不,瞅准了中大型纯电SUV这块肥肉,YU7就这么来了,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和问界M7,起步价预计24.98万。
这价格,挺有野心。
但问题也来了,前有特斯拉的超充网络当护城河,后有问界、理想的增程式堵截,小米YU7想杀出一条血路,光靠喊口号可不行。
先说说这YU7的内饰,最吸睛的就是那个环视投影屏(PHUD),横跨整个A柱,白天阳光再刺眼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点确实比传统仪表盘强多了,再也不用担心被遮挡视线。
但问题也来了,晚上会不会太晃眼?
反光会不会影响驾驶安全?
这俩问题要是解决不好,那这玩意儿就成了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就像大陆集团之前搞过的PHUD,技术是好,但成本太高,安全隐患也多,最后还不是没推广开来?
小米YU7想玩转这高科技,还得拿出真本事才行。
说起小米,就不得不提雷军。
这老哥当年可是法拉利的粉丝,2015年跑去意大利马拉内罗,跟恩佐·法拉利合了个影,还发微博说“各种羡慕嫉妒恨”。
你说,这会不会影响了小米汽车的设计?
还真不好说。
小米SU7刚出来那会儿,就被不少人吐槽像保时捷Taycan。
虽然小米官方否认抄袭,但“借鉴”这事儿,你说没点影子,谁信啊?
设计这玩意儿,得有自己的灵魂,不然总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走不远。
YU7的性能数据确实亮眼,双电机四驱版本,零百加速3.3秒,续航820公里,96.3kWh的电池组,高压快充。
但别忘了,这车重达2.4吨,能耗控制是个大问题。
更要命的是,2026年工信部要强制要求电池“不起火不爆炸”,这下电池厂商可得下血本搞研发,电池成本肯定要涨。
小米YU7要是为了安全,用了更贵的电池,价格肯定要水涨船高,到时候还有多少人愿意买单?
再说说小米的销售渠道,小米之家在一二线城市混得风生水起,但在三四线城市,覆盖率还不够。
很多潜在用户想看实车,都没地方去,这可咋整?
小米得加快渠道下沉,但开店要钱,运营要钱,这成本可不低。
就像有些地方,买个小米手机方便的很,但想看看小米汽车,还得跑老远,这体验能好吗?
外观这事儿,见仁见智。
有人觉得YU7的U型尾灯和双层扰流板像“未来战舰”,也有人觉得像“鲶鱼须子”,丑得没法看。
这可变天幕倒是挺实在,38℃暴晒下,车内温度比Model Y低12℃,防晒效果杠杠的。
小米YU7,性能是够猛,续航也够长,科技感也爆棚,但安全问题、设计争议、渠道短板,都是摆在眼前的大山。
小米YU7,想成为“国产法拉米”,还得过五关斩六将,证明自己不仅仅是堆参数的机器,更是一辆能让人安心驾驶、放心购买的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