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由于西晋晋武帝错误的身后安排,导致他死后司马氏诸王争权夺力,互相攻伐,致使西晋精锐部队几乎损耗殆尽。西晋基层百姓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几乎停滞。并州等地的少数民族失去了朝廷钳制,于是趁机作乱,刘渊、李雄相继割据称帝。黄河以北的晋国军民,为了抵抗反动的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的侵略,进行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抗争。今天要说的,就是晋朝著名将领刘琨,与前赵政权缠斗不休的后半生。
刘琨本是汉朝中山靖王之后,和刘备是亲戚,其祖辈也一直身居朝廷要职,家族势力很大。刘琨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都城洛阳中度过,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基本没受到战火的侵扰。长大后的刘琨常与其他纨绔子弟游乐,加上刘琨容貌俊秀,擅长写诗,颇有名气,是当时“二十四友”的成员。“二十四友”是当时一群无所事事的豪族贵戚为了附庸风雅,而结成的文人圈子。可见年少时的刘琨只是个胸无大志的风流才子。
公元290年,司马炎病逝时刘琨20岁。晋朝王庭不久之后发生八王之乱。这场动乱延绵十几年。刘琨深度参与了这场皇族动乱。这算是刘琨早年助纣为虐的黑历史。后来掌权的司马越命刘琨出任并州刺史。这件事成了刘琨命运的转折点。在上任途中,刘琨目睹了并州遍地白骨的人间惨相,内心深受触动。刘琨没有因此放弃去并州上任,而是走上了抗击侵略者的战斗道路。
当时的并州人口十不存二,刘琨上任路上只招募到千余人,他冲破重重障碍到晋阳后,发现晋阳被洗劫一空,几乎是个空城。刘琨安抚幸存者,加强军事防御,抓紧生产自救,招揽流民百姓。一年后,晋阳城渐渐恢复了生机。当时的晋阳南边是刘渊的政权,北面是拓跋鲜卑,东面是盟友段氏鲜卑和幽州刺史王浚。刘琨可谓身处战火最前沿。公元308年十月,刘渊在蒲子称帝。十一月,刘琨攻打刘渊。此战一直打到第二年七月,刘琨虽有所斩获,但战略位置重要的壶关没能拿下。
由于刘渊势力日益强大,匈奴铁弗部刘虎和白部鲜卑都归附了刘渊,致使晋阳腹背受敌。刘琨决定兴兵讨伐刘虎和白部鲜卑,以解除后顾之忧,但他自己的兵力不足,只得卑辞厚礼向拓跋鲜卑请求援兵,拓跋鲜卑首领猗卢派来两万骑兵助战。在刘琨的亲自指挥下,一举打败了刘虎和白部鲜卑。
后来拓跋鲜卑希望向内地发展势力。刘琨将王浚的地盘许诺给猗卢。但王浚心胸狭隘,与刘琨发生冲突,二人因此决裂。公元312年,稍有实力的刘琨出兵进攻平阳。不料部下有人叛变,引来刘渊部将刘曜等领大军杀来。此战刘琨被打得措手不及,其父母都被杀害,直到拓跋鲜卑发兵救援,刘琨才转危为安,转移到阳曲驻兵。
后来刘渊部将石勒在襄国扎下脚跟,企图立国。刘琨妄图招降石勒,为此,刘琨帮石勒找到了他的母亲和侄子。石勒于是狡猾地欺骗刘琨,并借便利发动突然袭击,消灭了王浚。王浚亡后,石勒立即把矛头转向刘琨,刘琨顿觉唇亡齿寒,才知道上了大当,可为时已晚。此时刘琨的境况无比危险,他家门口就是敌人石勒的地盘,而朝廷却与他远隔千山。公元315年六月,刘曜攻上党,在襄垣打败刘琨军队,刘曜准备进取刘琨大本营——阳曲,只因刘聪急于攻打长安,刘曜才主动退兵。刘琨此次算是有惊无险。
不久之后,拓跋鲜卑部发生内讧,刘琨失去外援。晋人卫雄、箕澹为将军,颇受拓跋鲜卑部众拥护,他们与在拓跋部为质的刘琨子刘遵鼓动晋人和乌丸三万余家,带着马牛羊十万余头投归并州。刘琨得到这支有生力量,势力才有所恢复。
公元316年,刘琨与石勒爆发决战。刘琨所率军队由于长期在边塞生活,对刘琨的恩信不了解,所以战斗力并不强,结果被石勒打败,几乎全军覆没。刘琨的诸多部将投降石勒。刘琨只得带着少数幸存者投靠段氏鲜卑。
虽然屡次遭遇惨败,但书生出身的刘琨却有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段氏鲜卑部落,刘琨策划了他此生的最后一次军事行动。刘琨与段匹禅互通婚姻,结兄弟之好,又歃血为盟,公约翼戴晋室。公元317年七月,段匹禅推举刘琨为大都督,传檄其兄、大单于段疾陆眷、叔父段涉复辰、弟段末柸于固安会师,共讨石勒。但段氏内部不和,末柸暗中勾结石勒,他在疾陆眷、涉复辰面前挑拨说,“你们身为父兄,却要服从子弟,这是一种耻辱。即使侥幸有功,也只属段匹禅一人,于我们有什么好处?”疾陆眷和涉复辰觉得有理,遂带兵回去了。此次军事行动也就无疾而终。
公元318年,段氏鲜卑内部生变。段匹禅陷入争夺大单于位的斗争中。刘琨为了保护段匹禅,自然也卷入其中。后来段末柸设计谋,使段匹禅怀疑刘琨。段匹禅又听信谗言,将刘琨投入监狱。不久之后,刘琨及其子侄等人被杀害。刘琨后半生固然壮志未酬,使人惋惜,但仍给后人留下无尽慨叹,也激励着后人继续进行反抗侵略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