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特务机关有多厉害:连宰相赵普都畏惧三分

历史控 2021-02-28 13:38:15

文/冯玄一

如果要问,中国历史上最宽容的朝代是哪个,答案一定是宋朝。很多时候,我们都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提起唐朝,就想到鼎盛,其实唐朝宦官专权历代最严重;提起明朝,就想到特务机关。事实上,就特务机关来说,以宽容著称的宋朝,特务机关也非常厉害。明朝锦衣卫的那一条,在宋朝早就有了。

今天,小编和大家聊聊宋朝的特务机关。

宋朝建立的时候,为了保护皇帝安全,加强防范,赵匡胤继承了五代时期的武德司制度。武德司是五代时期的一种特务机构,直属于皇帝,武德司的长官叫武德使,正七品。虽然品级较低,但是武德使都是皇帝的亲信,有些时候还由皇帝身边的宦官充任,所以权势很高,人人忌惮。

宋太祖赵匡胤继位之后,加强了武德司的配置,他从部队里选拔一批精锐,划归武德司管理,武德司的重要统帅都由皇帝亲自挑选。这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独立于任何部门,属于皇帝亲自指挥。这些人的本职工作是掌管皇城出入的禁令。但其实,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替皇帝刺探情报,这些人都是皇帝的耳目,替皇帝搜集情报、刺探官员信息、掌控帝国舆情。这些人,散布在民间、朝野,官员、军人的非法、阴谋活动,官员的经济问题以及民俗异事及谤议朝政等等,都在他们的眼睛里。于是,武德司有了一个别称:探事司,而武德司的侦查人员被称为:察子。

赵匡胤在位时期,第一任武德使名叫王仁赡。此人是赵匡胤的心腹——所有武德使上任时都是皇帝的心腹,不然皇帝不会用他们。此人阴险狡诈,精于谋虑,手腕高超。在他的任上,武德司迅速掌握了帝国的各类信息,官员的隐私,成为一个令百官悚惧部门。就连赵匡胤的肱骨大臣、著名宰相赵普,对王仁赡也惧怕三分,一见到宋太祖单独和王仁赡说话,就十分担心,害怕他又有什么大动作。史书记载,有一次,赵普又看到宋太祖和王仁赡单独谈话,赵普对此忧心忡忡,第二天,他就上奏宋太祖,对太祖说:王仁赡是个奸邪之人,陛下昨天和他交谈甚久,我十分担心他又谗毁大臣。宋太祖不但不采纳赵普的意见,反而对他说:我留王仁赡说话,你不要嫉妒,别教外人笑我君臣不和睦。

由此可见,王仁赡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王仁赡卸任后,接替他的担任武德使的人有刘知信、王继恩。这两个人可谓是宋太祖心腹中的心腹,刘知信是宋太祖的姨表弟,他妈妈是太祖妈妈的亲妹妹。刘知信年幼丧父,三岁时就寄养在宋太祖家中,和宋太祖如兄弟一般。王继恩则是宋太祖最宠信的宦官,他的名字都是太祖御赐的。

由于有了武德司,宋太祖“耳聪目明”,朝野上下大事小情无不了然于胸。

宋太祖去世后,宋太宗继位。武德司继续发挥其作用。981年,宋太宗下令将武德司改名为皇城司,执掌官员也由武德使改名为“勾当皇城司”。“勾当皇城司”一般有三人,后来有所增减,最多的时候竟多达十人。更名之后,皇城司的职能进一步加强,逐渐形成了集侦查、缉捕、审讯、收监为一体的特务机构。

两宋三百年,皇城司一直存在,而且紧紧握在皇帝手中,成为皇帝维护统治的重要机构。

关于皇城司的厉害之处,在宋人的文字里常有记载。

宋真宗时,宰相寇准被罢官,改任河南通判。临行前,他去宰相王旦家告别,王旦设宴款待。第二天,王旦上朝时,宋真宗就对他说:“昨日知有客甚欢。朝廷无事,大臣和睦,诚可喜也。”王旦听后,悚惧不已。

以仁厚闻名的宋仁宗,利用皇城司加强统治的力度一点儿也没有减弱。景祐三年(1036年),名臣范仲淹因上书弹劾宰相吕夷简被贬饶州。临行前,亲朋好友为他送行,这些人因担心密探,送行时都不敢多言、不敢逗留。唯有王质在邮亭“独留数夕,抵掌极论天下利弊”。王质回来后,他的朋友警告他,你和范仲淹的所有谈话,都会被密探探知,告诉皇帝,你可要当心了。王质大义凛然地说:“果得觇者录某与范公数夕邮亭之论,条进于上,未必不为苍生之幸,岂独质之幸哉! ”由此,足见仁宗朝皇城司的威慑力了。

特殊时期,皇城司甚至可以主办废黜皇后。宋哲宗时,孟皇后因为女儿福庆公主生病,不顾宫中禁忌,利用道士赐给的符水来治病,结果被指责用邪术诅咒哲宗。皇帝下令皇城司查办。皇城司奉命将孟皇后身边宦官、宫妾悉数逮捕审讯,审问过程中“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屈打成招后,皇帝下诏废黜皇后,令“出居瑶华宫”。

南宋灭亡后,皇城司也成了“历史”。然而,这个机构虽然不在了,但是其精神却被明朝的统治者很好地被继承了下来,并且发扬光大。

0 阅读:52
历史控

历史控

读书先读史,读史读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