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陷于底层习惯

字说文 2024-06-14 04:50:26

工作这些年来,我遇到过很多非常优秀的年轻人。

他们起点都差不多,可是在工作几年后,人生却经常有着天壤之别。

为什么?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其实是习惯的差距。

哲学家威廉·詹姆说:“习惯使社会阶层自行分开,不相混杂。”

你的习惯里,藏着你的人生阶层。有些习惯会逐渐成就你,有些习惯会慢慢荒废你。

如果你有下面4种底层习惯,就要赶紧做出改变了。

习惯抱怨,不想办法

很多人在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是非常容易抱怨的。

比如,抱怨工作太难做,抱怨环境不好,抱怨公司不好,抱怨客户难搞,等等。

从心理学上来说,抱怨、怪别人,可以转嫁一部分责任,能减轻一部分痛苦。

抱怨是人的本能,但解决问题才是本事。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也曾经抱怨过。大学毕业后,他入职了一家传统的瓷器生产企业。

这家公司效益很差,濒临着倒闭的边缘,员工迟发薪水更是常常发生。

因为这个缘故,员工工作积极性很低,到处弥漫着消极怠工的情绪。稻盛和夫也受到了这种情绪的影响,经常和同事一起抱怨、吐槽公司,

他一度有了辞职的想法,写信向家里人抱怨,遭到哥哥当头棒喝:在这样没人干活的公司你都做不出点成绩来,你还能干什么?

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稻盛和夫,他不再跟着同事一起抱怨。而是住进了实验室,夜以继日地做实验。

历经数百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新型材料。客户因此抢着下订单,企业起死回生。

后来,稻盛和夫在《心法》里说:“人生一切的不幸,没有别的原因,都是由自己的心灵吸引而来的,是无休止地倾诉不幸、牢骚不断的那颗心,唤来了不幸。”

的确,每一个人身边都有一个磁场环绕,虽然无法被看见,却在悄悄地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

遇到问题,习惯性抱怨,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消极延伸。

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因果的,当你牢骚不断,被负能量裹挟时,没有人愿意靠近你,所有好的事情都不会来找你。

所以,不要抱怨,而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沉湎于低级快乐

所谓的低级快乐,就是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即时满足,获得快乐的事情。

比如,刷短视频,看肥皂剧,玩游戏……通常是几个小时根本停不下来。

然而,轻易得到的快乐,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快乐。

沉湎于这些低级快乐,长期下来会削弱人的意志力和专注力,使人难以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中去,一步步使人废掉。

生物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做“老鼠也疯狂”。

一只老鼠被连上了一个电极,每当老鼠按下按钮,就有微小的电流刺激它的大脑。

但老鼠被电后不仅没有躲开,反而越来越兴奋。

12个小时的时间里,老鼠足足按了7000次按钮,最后力竭而死。

原来,电极刺激了大脑区域的快感中枢,于是老鼠掉入了这个“快感陷阱”里。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每个人都很容易变成这只疯狂的老鼠。

那,怎么办呢?不要沉迷于低级快乐,而是要学会延迟满足,追求高级快乐。

罗翔老师说:“低级的快乐来自放纵,高级的快乐来自克制。”

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冲动时,你要保持理智和冷静,不盲目追求短暂的欢愉,而是要更重视长期的幸福和内在的成长,将时间投入到有意义和长远回报的事情上。

比如,学习一门手艺,运动健身,专注工作创造价值,等等。

然后,通过设置目标,阶段性完成目标,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你会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努力,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远离多巴胺,追逐内啡肽。你追求怎样的快乐,就有怎样的人生。

拖延重要的事

很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尤其是一些很重要的事,总想着“再等一会儿”“明天再做”,结果事情越积越多,最后事拖黄了,人也凉了。

我有时候在想,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拖延?主要是这2个原因。

第一个,是惰性使然。人性中有懒惰的一面,改变毕竟是困难的,如果一件事做起来很麻烦,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意打破惯性,走出舒适圈的。

第二个,是畏惧失败。看见了很多的障碍和挑战,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没有做好计划,所以宁愿不做,也不想做错。

可是,行动,永远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做错,比没做胜过100倍。

雷军读大学的时候,给自己定的其中一个目标是,要在一级学报上发表论文。

当时很难,看上去难以实现,但他行动起来,很快就做到了。

雷军说:“我今天回想起来,那些看起来很了不起的目标,试一试,也许没那么难。所以我觉得,年轻人还是要有年轻人的魄力,不要听人家这个建议那个建议,敢想敢干最重要。”

张一鸣也非常注重行动力。他经常问自己:

“马上有什么可行动,你是行动派吗。很多问题它不会消失, 不动(犹豫/抱怨/感叹)肯定是错误,行动就有力量,哪怕是行动的准备行动,唯有行动才能改变事情。”

所以,遇到重要的事情时,不要拖延。拖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你要有行动,你只有行动,你才会有反馈,有了反馈,就可以复盘,哪怕做错了,也可以调整,然后找到正确的路。

记住:凡事先搞起来,能解决80%的问题。

过度追求确定性

《人生算法》里有这么一句话:“穷人倾向于拿到确定的东西,他们不要概率权。”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越是底层的人,越只在乎眼前的得失,不敢承受风险,挑战未知的事情。

在职场上,一个人过度追求确定性,通常会有两个表现:

第一个,只重视眼前的利益。

他的眼里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对未来没有特别高的预期,总是希望能尽快兑现利益。

举个例子,他带团队研发了一个产品,两年后才能上线盈利。但他等不及,害怕有风险,就把产品打折出售了。

第二个,待在舒适区,不肯改变。

有些人之所以一辈子待在底层,是因为自己宁愿选择舒适区,不肯改变,不愿尝试和冒险,不愿奋斗。

人一旦沉迷在舒适圈里,进入固定的模式,就会自我设限,拒绝新的成长。

但是,舒适圈是不长久的,舒适圈给了人舒适感,却给不了你长久的安全感。

因为,这个世界是变化的,如果你没有成长,很可能一遇到风险,你就垮掉了。

所以,我鼓励大家不要过度追求确定性,要去打破舒适圈,突破自我,构建反脆弱的能力。

没有人天生就适合干什么事情。有些事是你擅长的,有些事是你不擅长的,但你要敢于尝试,敢于突破自我。

拿我自己来说,2020年,我刚开始做直播,也是啥都不懂,我一直是线下讲课,突然要在线上做直播,要克服的困难是很多的。不光是技术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突破心里的障碍。

怎么办呢?靠的就是突破自我,每天精进,一点一点。

你不迈出那一步,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最后,我想用英国诗人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最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愿你从此刻开始,丢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成就好的人生。

0 阅读:1

字说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