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沧海百年,探寻丘逢甲家族事迹

一波说 2024-08-15 09:08:29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明年是《马关条约》签订130周年,也是抗战胜利80周年,不由想起一位台湾诗人饱含血与泪写得28字的诗,他的名字叫丘逢甲。

今天,一起来探寻丘逢甲的家族事迹吧,也表达对此位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者、抗日保台志士、诗人和教育家的崇敬之情。

丘逢甲之百年家族事迹

苗栗狸猫山公园的“丘沧海先生纪念碑”

丘逢甲(1864-1912年),名逢甲,字仙根,号蛰仙,晚年号沧海君,出生于台湾省苗栗县铜锣湾,祖籍广东镇平(梅州市蕉岭县之旧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者、抗日保台志士、古典诗人和教育家。

1912年,丘逢甲辞世,享年49岁。丘逢甲是当时苗栗境内少数的“进士”文人之一,二战后台湾光复,丘逢甲入祠苗栗忠烈祠,并在苗栗将军山的狸猫山公园立一座“丘沧海先生纪念碑”,由时任县长刘启光撰写碑文以表彰其事迹。

1895年爆发甲午战争,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丘逢甲与唐景崧共同创立“台湾民主国”抗日,后日军登台,攻占基隆,唐景崧弃职乘坐德国人的邮轮逃往厦门。见势不可的丘逢甲返回台中,携家眷内渡广东庆应州(今梅州市)。

除了丘逢甲1896年写的《春愁》,他还有一首传诵一时的诗,是离开台湾时写就:“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山河意黯然。”丘逢甲著作硕,曾撰写诗作5000多首,现存约2000首,多为内迁大陆后所作。

丘逢甲擅长五、七言绝句、律诗,也工于排律及歌行;他的诗所对台湾故土思念至深,对出生地也常怀顾盼之情,而孤臣对大势的无力挽回,则表露了文人內心最深层的遗憾。梁启超曾说:“若以诗人之诗论,丘沧海其亦天下健者矣。”

彰化县永靖乡邱氏宗祠

丘逢甲,清同治三年(1864年)出生于台湾府淡水厅铜锣湾(今苗栗县铜锣乡竹森村),当年他的父亲邱龙章为营救台中东势石罔香茗而得罪叛乱的戴万生,为了逃避追杀,逃难至竹森村。邱龙章是清咸丰年间秀才,在他逃到竹森村后,次子丘逢甲出世,由于这一年是甲子年,故取名“逢甲”。

戴万生之乱平息后,邱龙章重返东势。丘逢甲,原名秉渊,据族谱记载,他14岁应府试,当时主考官是福建巡抚丁日昌,面考时让他另作竹枝词,一日内完成,丁日昌称赞他是“东宁才子”。(注:也有个说法,丘逢甲的竹枝词是他22岁时所作。)

清光绪十五年,丘逢甲高中进士。在此前的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他的老师邱萃英在彰化县永靖乡的邱氏宗祠正殿落成,正好丘逢甲考取举人,老师在祠堂上高悬匾额“文魁”,隔年,丘逢甲再度考取功名,邱萃英在祠堂正殿再悬挂匾额“冬官第”。丘逢甲高中进士后,钦点工部主事虞衡司,工部旧称“冬官”。后来,邱氏宗祠成了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台湾中部抗日的指挥中心。

《马关条约》签署,台澎割让给日本,丘逢甲呈文反对割让。1895年5月2日,丘逢甲率绅民奉旗,倡建“台湾民主国”,并尊驻守台北的将领唐景崧为“总统”,他则奉命驻兵南崁。日军攻占基隆后,唐景崧乘船逃到厦门,丘逢甲知事无可为,乃返回台中,后奉父母之命返回故里广东梅州。

丘逢甲

回到广东镇平故里的丘逢甲,后来在潮州韩山书院、潮阳东山书院、澄海景韩书院讲学,并与其三弟丘树甲共同创立“岭东同文学堂”,教授日本维新之学。

清光绪三十四年,丘逢甲赴广州任广东学务公所参议,三年后任广州府中学堂监督,清光绪三十四年被推举为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宣统元年,他当选广东咨议局副议长;武昌起义后,广东咨议局宣布独立,推胡汉民为都督,丘逢甲被委派为广东省三个代表之一,选举孙中山先生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积劳成疾的丘逢甲,告假返回南方,逝世于镇平故里,享年49岁。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日军占据台湾时,许多士绅为保留家业,与日本人妥协,唯独丘逢甲一家被焚、被抢掠一空。当时,丘逢甲与大哥丘先甲(注:丘、邱两姓同根同源)率领36名义军从中部港口出海,是经福建泉州返回广东故里。

《一波说》注意到,在丘逢甲的家园被焚毁后,包括丘逢甲的妻子、嫂子,还有三个弟弟树甲、瑞甲、兆甲,还有丘逢甲二岁的儿子丘琮(注:即丘念台),以及丘树甲之妻林金盏、其子邱琨等家人,是在雾峰林家及妹婿张家的帮助下,内渡泉州。顺带提及,林金盞是雾峰林家之后人。

丘逢甲之子丘念台去世,蒋介石亲往致祭

丘逢甲兄长邱先甲墓园

当年,与丘逢甲一道反抗日本占据台湾的兄长丘先甲,出生于1857年,在晚清时期,他以“丘成记”为垦荒号,开垦台中竹仔坑、廍子坑一带土地。

与丘逢甲内渡原籍广东故里后,丘先甲重返台湾,继续拓垦大坑一带的荒地,成了当地最大的垦荒户。返回台湾后,他一度被日军追捕,被囚一段时间出狱,但田园山产被日本总督府没收。

丘先甲最初仅有一个女儿,后于1899年生下长子丘赐璘(后易名为丘伯璘),到后来,丘先甲共育有五子八女,还有一个养子、一个养女。在日本殖民时期,推行奴化政策,丘先甲生前要求每一个过门的儿媳妇、孙子,都要学习中文,不能忘本。丘先甲1917年过世后,其墓园规模在台湾中部,仅次于雾峰林家祖坟等几大墓园。

丘逢甲的三弟丘树甲,因家族经济困顿,弃文从商,后死于鼠疫。他的妻子林金盏,是雾峰林家的千金,在丈夫过世后,辛苦培育孩子。

蒋介石致祭丘念台

丘逢甲的长男、四子均病死,成人者有四子二女,丘念台为其长子。丘念台,1894年出生于台中潭子乡,就读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今天的东京大学),辛亥革命时,他与父亲先后加入同盟会,并在武昌起义后加入革命工作,从事与兵工、矿业相关的项目。

1935年,丘念台任教于中山大学,在抗战期间,他与侄儿丘应柏(丘树甲之孙)曾投入抗日游击队的“东区服务队”,协助广州地区民众的安抚、教育、训练,以及创办战时小学等工作。台湾光复后,丘念台参与接管台湾工作,出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执行委员,后任“总统府”资政兼监察委员、台湾银行监察人等职务。在治理台湾,包括处理“二二八事件”上,丘念台均起了重要的作用。

1967年1月12日,丘念台在日本东京因脑溢血与世长辞,他有口述自传《岭海微飚》传世。值得一提的是,丘念台一向反对台独,曾在1965年成功劝说廖文毅解散台独组织。丘念台去世后,当时在台北殡仪馆举办公祭,蒋介石亲自到灵堂致祭,如何应钦、严家淦等要员也亲往致祭。

丘念台所著的《我的奋斗史》

丘逢甲的次子邱琳,曾担任中山大学教授,逝于大陆,其三子丘瓒,1979年于香港辞世;其四子丘瑯,在抗战时期于重庆辞世。

任沧海百年,家国情不改。丘逢甲家族,无论是在晚清抗击日本占据台湾,还是在海峡两岸传承文化,启蒙民智,参加抗战,伴随着台湾的历史沉浮,这个家族始终家国情不改,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命运、共前进。

丘逢甲家族目前在台湾的后裔不少,比如中研院院士秋应楠、铜锣街卫生所主任丘应樑等,值得一提的是,丘逢甲的孙女丘棣华,秉持先祖“教育报国”遗训,于1956年、1958年先后在新北市永和区竹林路创办了竹林幼稚园、竹林小学,后于1968年在新北市中和区华新街创办竹林中学。

丘棣华生前曾说:“我觉得教育是一种百年树人的志业,它绝不是商品,不须嘘头、包装、夸大的宣传,我一直要求我的同仁兢兢业业、勤教严管,让所有的竹林学子毕业后能在社会上堂堂正正地做人,为国家社会做事,这就是我创办‘竹林’的核心价值,也是我祖父逢甲公‘教育救国’的用意。”

值得一提的是,曾担任《妇友》月刊编委的丘秀芷,是台湾一位散文女作家,作品获奖无数,丘逢甲是她的叔公,她的笔名,就是她的堂伯父、丘逢甲之子丘念台给取的。

逢甲大学筹办人、丘逢甲侄儿丘伯璘

提到台中的逢甲大学,自然离不开与丘逢甲的渊源关系。

逢甲大学创设于1966年,其前身为私立逢甲工商学院,主要筹办人是丘逢甲之侄儿丘伯璘,即丘逢甲兄长丘先甲之长子。当年,为了筹办私立逢甲工商学院,他四处奔波,可以这么说,学院的创办,他在居首功;不过,话说前缘,逢甲大学的创设,与丘逢甲长子丘念台有直接的关系。

1957年,第一届“国大代表”陈会瑞与丘念台欲发起筹办“沧海大学”,后来丘念台提议改称“逢甲大学”。当时教育主管部门开会决定筹办理工学院,后来因理工科空缺填补不易,最后批复改为“逢甲工商学院”。如果您关注到逢甲大学最早的校徽,除了有古代钱币元素,其取象的“贝丘”古钱,也含有丘逢甲之“丘”姓。

1980年,随着福星校区的增设,逢甲学院也正式改制为“逢甲大学”。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0 阅读:5

一波说

简介:为有产家庭(家族)提供后代教育和后世传承的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