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交大29岁硕士白血病复发,临终前留下最后两句话,催人泪下

观文娘子 2023-06-16 14:14:09

2018年9月,上海一名男子忽然来到医院检查身体,他挂号后进入诊室对医生说:“医生,你帮我看看,我身上突然长了很多红色的痘痘,抹药也没有用。”

医生转过头来盯着他身上的痘痘仔细观察着,忽然之间眉头一皱对他说:“你赶快去抽血化验一下,这不是简单的皮肤病。”

男子不敢耽搁,随即便去化验科去抽血化验,等待结果出来后,他拿着化验单又回到了医生这里,医生看着化验单,紧皱的眉头一直舒缓不下来。

等了一会儿,医生抬起头问男子:“小伙子,你家里人在不在,你打电话让他们来一趟吧。”

但男子有些为难地对医生说:“医生,我不是本地人,这到底是怎么了您直接跟我说就行。”

医生思忖了一番,还是下定决心对男子说道:“看目前的检查结果,你很有可能是患了急性白血病,需要尽快住院进行治疗,你先去办理住院手续吧。”

男子听到这话顿时懵了,白血病?怎么会是白血病呢?男子摇晃着走出了诊室,似乎是难以相信这个病会找上自己。

办理完住院手续之后,他就被安排在了观察病房里,其实此时他还并不相信自己真的得了白血病,他还在寄希望于医生误诊,毕竟自己才28岁,还很年轻呢。

但几天后,男子的白血病开始爆发,他很快就高烧不退,嘴角出血,医生赶忙对其进行急救。

好不容易等男子醒来之后,医生立即对他说道:“你目前的病情需要赶快进行骨髓移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你需要赶快联系你的父母,让他们赶过来。”

但男子却向医生问道:“这个病治好需要多少钱?”医生看出来男子是在担心钱的问题,但还是有必要先告知他手术的费用:“骨髓移植手术一般情况下需要10万到30万之间。”

男子听了之后神情有些黯然,自己的家庭好像负担不起这样高昂的手术费用,但医生却对他进行劝导:“不管怎么样,你也应该让父母知道你现在的情况。”

男子思考了一番,最终决定联系父母,另一边,接到电话的父母如遭雷劈,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好不容易拿到硕士学位,进入研究所工作的儿子怎么会突然患上白血病呢?

寒门出贵子

这个年轻男子的名字叫张迪,1990年,张迪出生在辽宁沈阳,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庭条件并不算是很好。

但张迪很争气,从小他就非常懂事,很少给父母添麻烦,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邻居们都很羡慕他的父母,对张迪都是满口称赞。

张迪的父母听到邻居的夸赞,心底里也是暗暗开心,他们满怀期待的畅想着儿子的未来,竭尽所能的给孩子提供着好的学习环境。

在张迪的家里有一个大书柜,书柜上摆满了各类课外读物和学习资料,张迪每天都会坐在书柜前读书,这些书都是父母攒钱给他买的。

张迪知道自己家境普通,但父母很爱他,从小到大,只要自己开口,父母对自己向来是满足的,所以他从小就立志以后一定要给父母更好的生活。

初中毕业后,张迪考上了沈阳市重点高中——沈阳二中,上了高中就等于迈上了高考的特快列车,在高考的倒计时中张迪愈发努力,曾经喜欢的篮球也放下了,喜欢看的课外书也不看了。

父母看着孩子整日都在做题,也担心孩子的压力太大,所以每到周日,父母都会带着张迪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心情,这也让他状态更加稳定。

有父母的支持,加上自己的努力,高考时张迪的成绩很不错,考上了东北大学。

上了大学之后,张迪又拾起了自己的爱好,在认真上课的同时又打起了篮球,尽情享受着大学的生活。

不过除了热爱运动之外,张迪也在努力准备着自己的研究生考试,大学不是他的终点,他还准备拼搏更高的学历。

最终,张迪在大学毕业后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这个消息震惊了父母亲人,这可真是光宗耀祖了。

邻居们得知消息之后纷纷前来祝贺,张迪的父母开心的合不拢嘴,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也在担心儿子离自己太远了,万一有事父母连忙都帮不上。

不过远在上海的张迪却靠着自己的努力过得很好,在读研期间,张迪的导师给他介绍了好几个项目,张迪也凭借着这些项目拿到了好几项荣誉,在毕业前夕,张迪就和上海的一家地方研究院敲定了工作意向。

2018年7月,张迪以优秀的成绩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就去了一家研究院开始工作。

刚开始上班的张迪工作的很开心,虽然很忙,但闲暇时他总会想起父母,暗暗决定等到自己站稳脚跟,就把父母接过来感受下大都市的生活。

怀揣着对未来的期许,张迪对工作的态度更加认真专注,但厄运的到来其实就是一瞬间,张迪的梦彻底被这个噩耗给毁了。

命运急转直下

2018年9月,刚刚参加工作两个月的张迪忽然发现自己身上起了许多红疹子,期初他并不在意,觉得可能是自己过敏了。

于是他就去药房买了一些治疗皮肤病的药膏回去抹,但他抹了一星期还不见好转,而且一些红疹子甚至还逐渐开始向外渗血。

这让张迪心底里打起了鼓,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的皮肤病呢?于是张迪慌忙就赶往了医院,可到医院竟被告知自己得的是白血病。

张迪心里很难受,父母供养了自己20多年,如今终于考出来了,能挣钱了,但命运好像并没有眷顾他。

张迪不想当家里的累赘,因此在最初的治疗阶段他瞒下了这个消息,直到情况越来越糟,经过医生的劝导后张迪才终于想通了,他给父亲打了电话:“爸,我...我得了白血病,你和妈能来一趟吗?”

电话另一头的父亲张纯生突然听到这样的噩耗吓得一阵眩晕,母亲在旁边看到丈夫的异状心里也焦急不已,连忙问道:“孩子咋啦,你咋这个样子。”

听到妻子的问话,张纯生急忙反应了过来,他赶忙对妻子说:“孩子生病了,赶快收拾东西,咱们去上海。”

张迪的父母风尘仆仆的从沈阳赶到了上海,看到张迪的那一刻,母亲顿时泣不成声,此时的张迪已经憔悴不堪。

他哭着对父母说:“爸、妈,对不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得这个病。”父亲赶忙对他安慰:“没事孩子,你别担心,爸妈给你治。”

医生看到张迪的家人赶来了,便连忙告知了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张迪目前患有急性白血病,已经发病了一次,目前需要进行骨髓配型,合适的话就进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

张纯生心里如同油煎一般,但他还是打起精神对医生说:“需要我做什么您就说,只要能救孩子的命就行。”

于是在医院的安排下,张纯生和张迪做了骨髓配型检验,好在配型成功了,这让张父张母看到了希望。

母亲赶忙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凑在一起,准备当做儿子的医药费,在骨髓配型成功后,张迪也就转院回了沈阳的医院,开始为前期的化疗做准备,父亲也在积极的调养身体。

2019年1月7日,经过4个月的准备,医生为张迪进行了手术,手术后的他适应性良好,身体也在缓慢恢复中。

状态慢慢恢复他也有了精神,笑着和父母商量,等自己身体恢复好了就去海边旅游,三人都期待着那天的到来。

但3个月后,厄运却再次笼罩了这一家人,黑色的4月到来,原本张迪身体趋于正常的各项指标突然急转直下,疹子和发烧再一次到来。

经过医生的诊断,确认张迪的白血病复发了,这次病情来得更加猛烈,张迪的父母得知消息之后急忙赶往医院,到了医院后就问医生:“医生,再移植一次骨髓,孩子得活下去啊。”

但医生的回答却让张纯生的心情跌入了谷底:“没办法了,即使再一次移植干细胞,效果也很小。”

在父母还陷在悲伤中无法自拔的时候,张迪向医生询问了二次治疗的费用,从第一次治疗至今,家里已经花费了近50万的费用了,而二次治疗更甚,至少需要准备70万的费用。

用70万的费用来延续自己几个月的生命,张迪做不到,他不想再让父母背上更多的债务了,经过慎重的考虑,他对父母说:“咱们放弃治疗吧。”

张纯生夫妇当然不同意:“儿子,你不用担心钱,钱我们来想办法,你得活下去啊!”

张迪是感动的,也是痛苦的,他不愿意让父母人财两失。

他流着泪对父亲说道:“爸,我求求你,别治了,我不愿意让你们花这么多钱,也不想临死前都躺在病床上,我想回家了。”

在张迪的坚持下,最终父母只能同意了他的选择。

放弃治疗,捐赠遗体

在办理了出院手续之后,张迪回到了家,他想在自己最后的时光里好好孝顺父母,也和亲人做一个告别。

张迪的父母带着他回到老家看望奶奶,临出发前,张迪告诉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奶奶,奶奶已经80多岁了,她知道了肯定会受不了的。

到了老家,张迪远远的就望见了奶奶,头发花白的奶奶见到孙子回来很开心,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吃了最后一次团圆饭。

仿佛是预料到了什么,临走时奶奶始终拉着张迪的手不愿松开,好像是知道这一松手就是永别了。

张迪强忍悲痛,故意笑着安慰奶奶:“奶奶,我要出国留学了,以后就不能经常来看你了,你要保重身体。”

这个善意的谎言便是他和奶奶最后的告别,他希望在奶奶心中,自己依然是在远处过着幸福的生活。

见了奶奶之后,张迪还有最后一个和家人的愿望,他要带着父母一起去看海,去看看日落,去尝尝美食。

他们一家人轻装简行来到了海边,看着大海,张迪沉默了很久,他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也坚定了心中的选择。

回到家,张迪对父母说:“我上了这么久的学,毕业了却没做什么贡献,我想把我的遗体捐出去,也算是有些价值吧。”

父亲张纯生的脸上充满着无奈,他没办法挽回儿子的性命,只能尽力满足儿子所有的愿望。

张纯生说着:“去,明天就去。”说完就流下泪来,母亲也是靠在儿子的肩膀上哭着。

隔天,父母就和张迪一起去办理了遗体捐赠,令人惊讶的是,签署《遗体捐赠志愿书》的并不只有张迪,父亲张纯生也签署了这个志愿书,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意。

有记者得知张迪的经历,也赶来采访,张迪面对镜头也留下了自己的两句遗言:“人死了留下一盒骨灰没有什么意义,不如去做一些有贡献的事情。”

第一句遗言留给了公益,他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有贡献的,第二句遗言则是对父母沉甸甸的不舍和担忧。

他说:“希望爸妈可以把我忘了。”

结语

对张迪来说,只要想到父母会日夜沉溺在丧子的痛苦中,就无法安心的离开。

所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张迪真诚的希望父母可以拥有自己的人生,自己只是他们人生路上的一段,等他离开,父母也要开始新的人生。

捐赠遗体的决定除了是想要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是想给父母的一个寄托:张迪会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

2019年5月7日,当晚的20时30分,这位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停留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也永远存活在父母的记忆中。

0 阅读:288
观文娘子

观文娘子

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