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甲流,多是“寒包火”,不能只清热或驱寒,中医教你辨证用药

昌宇随心养护 2025-02-21 06:30:1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每到换季,流感总是如影随形,尤其是今年的甲型流感,来势汹汹,席卷多个地区。很多人发现,这次的甲流症状既有“寒”的一面,比如怕冷、身体发紧,又有“火”的表现,如高烧、咽喉肿痛、口干舌燥。

这种“寒包火”的状态,让不少人误以为该单纯清热或驱寒,结果反而加重病情。如何科学应对?如何辨证施治?

一、甲流是什么?为何今年症状特殊?

1. 甲流:一种高传染性的病毒性感染

甲型流感是流感病毒的一种,具有极强的传播力和变异能力。它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短,发病急,常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范围感染。典型症状包括:

高烧(39℃以上),持续时间较长

全身酸痛,尤其是肌肉和关节部位

咽喉疼痛、干咳,有时伴随声音嘶哑

头痛、畏寒、乏力,严重者甚至出现恶心呕吐

2. 为什么今年的甲流表现出“寒包火”特症?

今年的甲流之所以让人感觉“寒火交错”,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

病毒变异:甲流病毒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今年的毒株可能更容易引发高热和炎症。

环境因素:冬春交替,气温忽冷忽热,人体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寒邪侵袭。

体质差异:很多人平时生活习惯不佳,熬夜、饮食油腻,体内湿热积蓄,导致一旦感染病毒,就容易出现“寒外热内”的症状。

二、甲流的危害:不仅仅是发烧和感冒

1. 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甲流不仅仅是普通感冒,它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人群,风险更高。

肺炎:病毒感染导致肺部炎症,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

心肌炎:病毒可能侵袭心脏,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脑炎:部分病例中,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

2. 长期影响免疫功能

很多人在甲流康复后,仍然会感到持续的乏力、咳嗽、免疫力下降,甚至反复感冒。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会给免疫系统带来一定的冲击,恢复期较长。

三、如何正确治疗甲流?避免“寒包火”误区1. 西医的治疗原则

抗病毒治疗:如奥司他韦(达菲)、帕拉米韦等,但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

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药,但避免过度依赖。

咽痛严重者可用复方甘草片、喉片缓解不适。

咳嗽者可使用止咳化痰药,但避免滥用强效镇咳药。

2. 中医如何看待“寒包火”?

什么是“寒包火”?

在中医看来,“寒包火”指的是外感风寒,而内里已经有郁热。表现为:外寒症状(怕冷、发紧、流清涕)和内热症状(高烧、咽痛、口干)并存。

误区:不能单独清热或驱寒

如果只用清热解毒药(如板蓝根、金银花),会导致寒邪未解,病情迁延不愈。

如果只用发汗解表药(如生姜红糖水),可能会助长内热,导致高烧更难退。

如何辨证用药?

寒重热轻者(怕冷明显,发热不高):可用桂枝汤加减,适当温阳散寒。

寒热交错者(既怕冷又高烧):可用小柴胡汤,调和表里。

热重寒轻者(高热、咽痛明显):可用银翘散,清热解毒。

生姜、葱白适用于寒重者,金银花、连翘适用于热重者,切勿混用。

四、如何预防甲流?1.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

每年流感病毒都会变异,流感疫苗的成分也会调整,因此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等高危人群。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手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睡眠。

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尤其是在流感高发期。

3. 饮食调养:调和寒热

少吃辛辣、油腻食物,避免助长内热。

适当饮用姜枣茶,温暖脾胃,提高抵抗力。

高热期可喝淡盐水、绿豆汤,帮助清热解毒。

五、总结与建议

这次甲流的表现不同于以往,许多人都会经历“寒包火”状态,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拖延病情甚至加重症状。单纯驱寒或清热都不可取,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辨证施治。西医治疗以抗病毒为主,配合对症支持,避免并发症。中医强调辨证论治,针对“寒包火”调整用药,避免误区。

日常预防是关键,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习惯,才能真正降低感染风险。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好的防护盾,科学应对甲流,避免盲目用药,才能让自己和家人安然度过流感季!

参考文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流感防治指南(2024版)》

世界卫生组织(WHO).《流感病毒变异及防控措施》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对流感的辨证施治研究》

0 阅读:139
昌宇随心养护

昌宇随心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