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四位被活活饿死的君主,你都知道吗?

情怀历史 2024-10-30 19:25:44

在古代,饿死人是相当正常的事儿,不过大都发生在穷苦老百姓身上。与此相对应的是,要说帝王也有被饿死的,估计打死你,你也不会相信。当然,对于这些君主来说,之所以被活活饿死,主要还是因为牵涉到兵变,从而失去了权力和地位,这才落下了凄凉的结局。

一、齐桓公

齐桓公(?~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齐桓公是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前685~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

齐桓公即位后,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开始对齐国进行变革。齐桓公七年(前679年),在吞并谭、遂、鄣等小国后,小白在鄄会盟诸侯,开始其霸业。齐桓公三十四年(前652年),扶持周襄王登上天子之位,次年召开葵丘会盟,受到天子赏赐,标志着其霸业达到顶峰。

不过,齐桓公晚年昏庸,特别是在管仲去世后,他亲信易牙、竖刁、开方等人。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因为齐桓公病重,齐国的多位公子为了争夺君主的宝座,所以爆发了内乱。最终,齐桓公这位春秋霸主因为和外界失去了联络,所以被活活饿死。

二、齐王建

齐王建(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21年),亦称齐废王、齐共王,妫姓,田氏,名建,齐襄王之子,母君王后。齐王建是战国时期齐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21年在位。

齐王建在位期间,齐国因得太后君王后的扶持而得到安定,另一方面由于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笼络齐国,优先进攻韩国、魏国、赵国等国,齐国才得以安享太平。当然,大家都明白,这种太平是无法长久的。

公元前221年,秦国进攻齐国,齐王建听从国相后胜的建议,投降秦国,齐国灭亡。值得注意的是,秦王嬴政将齐王建安置在共地,不给他供给食物,齐王建最终活活饿死。

三、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前325年 - 前298年在位),赵肃侯之子。

赵雍即位后,提倡胡服骑射,并在赵国北部与游牧民族交界地区训练骑兵,改变了战国时代的作战方式,因此有观点认为他是中国骑兵的始祖。在胡服骑射这场变法后,赵国的实力明显增强,得以收服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筑“赵长城”于阴山下,拓地千里,促使赵国,成为与齐、秦并列的强国。

但是,赵武灵王传位的行为,却引发长子赵章一党与赵何一派的矛盾。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沙丘之乱爆发,赵雍于动乱中被围困长达三个多月,最终饿死行宫。赵雍死后,被追谥为“武灵”,这样一个褒贬并存的谥号,是对赵武灵王一生比较客观的评价。

四、梁武帝

对此,在笔者看来,梁武帝和齐桓公、赵武灵王比较相似,都是在位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却又未能善始善终,乃至于自身也遭遇不幸。

萧衍是南朝梁开国皇帝(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萧衍建立南朝梁后,励精图治,纠正宋、齐以来的弊政。他宽待宗室,注重调和门阀世族与寒门素族之间的矛盾,并抵御北魏南侵,一度在钟离之战取胜,维持了南北均势。

但是,着年龄增长,萧衍逐渐懈怠朝政。太清二年(548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叛乱,次年渡江攻破建康,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萧衍被饿死后,谥号为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0 阅读:6

情怀历史

简介: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