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滇西茶马古道:马帮汉子们都吃些什么?太空方便餐虽迟但到

德赛科技 2023-06-27 17:17:56

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已经成了滇西高山流水间一段悠远的默契,深深浅浅的马蹄敲击在茶马古道上,留下了一段段独特的人文风俗——茶马古道文化。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先有互市,后有古道,东起云南最南端的普洱,途经大理、丽江、中甸,进入西藏察隅、拉萨、日喀则、江孜、最后到达缅甸、尼泊尔、印度。这个神秘的群体以茶叶交易为主,还会流通一些骡马、麝香、皮革等物品。

茶马古道所经之处地形复杂,险象环生,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高山一眼望不到顶,峡谷一眼望不到头,身旁是深不见底的悬崖。

虽然名为马帮,但是运输工具多是骡子。

清康熙59年,青蒲知州杜昌丁以慕僚身份护送云贵总督蒋陈锡入藏,随军深入茶马古道,经历九死一生,他在《藏行纪程》中是这样描写入藏道路的:“岩怪石,嶙夯,无一步可以循阶历级者,用爬山虎攀藤附葛而上,马四蹄不能并立,毙者不计其数,臭气触鼻,不可向迩,无草无人烟,水声彻夜如雷,树木参天者告太古物也。”

这样的路,马帮一走就是一辈子。

如今,在云南大理巍山的密林深处还立有一块“鸟道雄关的碑”,石碑的前方能看到一串串前人留下来的马蹄印。

从大理往北,海拔越来越高,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此时大理回族或者白族的马帮会将货物交给藏族康巴人由他们继续转送,康巴人身体强健,体能耐力久,正是这样的优势,使得他们在这条路上生意做得越来越好。

据记载,马帮人日行30公里,天刚蒙蒙亮时就要动身,累了喝一口泉水,吃点随身携带的干粮,若是条件允许还会用随身携带的厨具烹煮食物。

马帮生火做饭时有一个讲究,马队朝着哪个方向走,生火做饭的锅桩尖必须朝着将要走的方向,吃饭时,马帮首领要坐在饭锅正面,面对要走的方向,而且要第一个盛饭,盛饭时最忌讳用勺子在锅里掏一个大洞,必须要平平的舀饭。

吃饭时不可以把汤水浇在饭上(忌讳泡汤),坐着的时候不可以把脚伸直,饭勺必须平放,最后一个吃完饭的洗锅。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马帮虽然为了生活一直在路上风餐露宿,但是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菜系---马帮菜。

马帮菜重油重盐,如此烹调可以让食物长时间保存,口味不会变质,最重要的是适合马帮这类常年奔波的群体补充体能。

起初,马帮条件艰苦,食材都是遇见什么吃什么,路边的随手就能摘到的野菜野果,都是佳肴,传统的马帮菜有斑鸠窝、炸乳扇、凉拌腊肉、青龙过江、腊肉煮干板菜、野菜杂菜汤。

马帮赶路,路途遥远,最考验身体耐力,腊肉和晒干的蔬菜是一路上最不可缺少的东西,方便易存储,更重要的是腊肉同干菜一起烹煮时散发的浓厚鲜香的味道可以慰藉马帮汉子的思乡之情。

除了菜,主食也非常重要,红山谷米焖饭,香、劲道、耐饿。

赶马大路无尽头,赶马调子如水流.......赶马调儿已经随着哒哒的马蹄声远去,但是回音仍然萦绕在每个滇西峡谷,每条江河,每座高山。

马帮不仅是云南一种特殊的交通运输方式,更是一种特别的文化传播方式,上百年间,马帮游走在云南各民族间与西藏之间,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为促进民族融合开发打开了一条独特的通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的人们已经不需要再跟随马帮外出讨生活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方式将世界送到每个人的面前,茶马古道永远被尘封在历史长河里。

马帮菜将马帮的历史融进每一道佳肴里,虽然如今马帮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仍然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养家糊口。

长途跋涉让人身心俱疲,良好的体能才能让人精神饱满,所以如果是常年在路上奔波的朋友,建议储备一些太空方便餐。

太空方便餐不但可以满足特殊工作群体(宇航员、武警战士、抢险救灾等)等人员的能量需求,普通人群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用它为身体补充能量。

它的饱腹感非常明显,持续供能时间长达六个小时,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研制它的科研人员与舍得在配料上下血本的的企业。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有的网友看过图片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压缩饼干?

No! 这是太空方便餐,它只是长得像压缩饼干,两者区别就是,一个是餐,一个是饼干,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压缩饼干都有一个通病,营养物质来源单一,能量无法长时间供机体消耗,碳水单一,饱腹感虽有,但是吃着和抱着馒头啃没区别。

近年来,各类营销广子让人眼花缭乱,消费者们被花花绿绿的广告迷惑,很多存在安全问题的食品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蚕食着人体健康。

就太空方便餐来说,完全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文末给大家提供查询渠道,方便大家找到正规商品。

大家有疑问欢迎留言,小编将随时解答。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0 阅读:2

德赛科技

简介:分享有温度的人和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