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红白喜事,张榜公布随礼明细,笔者在陕西渭北农村见过一次,整张明细被张贴在主家的入户门旁,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个人随礼的金额和所带的贺礼,所有人都可以看见,甚至有小朋友在一旁念着名字和金额,如同在做游戏。
农村红白喜事,张榜公布随礼明细,合适吗?2022年夏,隔壁村的初中同学结婚,作为同学,自然是要上门随礼的,本身笔者与这位同学的交集不多,笔者的婚礼也没有邀请这位同学来参加,但这位同学却主动联系笔者去参加婚礼,笔者只能欣然前往。
去到同学家,进门处张贴着一张“红榜”,笔者无意中看了一眼,发现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同学婚礼,来随礼人员的名单、与同学家的关系(亲朋或乡邻)、随礼金额和贺礼等。
陕西渭北农村,左邻右舍随礼的标准一般是100元—300元之间,笔者作为同学随礼300元,倒也说得过去,写礼薄的长辈把笔者的名字和金额就直接书写在了“红榜”上。
笔者看到:同学的舅舅遥遥领先,随礼10000元占据榜首,其他人随礼的金额从100—2000元之间不等,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说实在话,如果是为了在“随礼环节”做一个监督,也就是避免礼金被“心怀鬼胎”的人“剽窃”,那这样的做法稍微能理解,但是农村“写礼薄”的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都是诚信为本而有威望的人,如此监督自然是说不过去的,连老祖宗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但农村红白喜事,张榜公布随礼明细,笔者确实无法理解,平生也就见过这一回。
说回农村随礼,本身农村红白喜事上,随礼是你来我往的事情,礼薄上会详细记录随礼人的名字和金额等,主家有“礼薄”在手,等到别人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参考手中的礼薄就可以还礼,没必要公布张榜,这属实有些牵强和费解。
笔者觉得这样的做法不是很合适。
第一:会存在随礼攀比的现象。
因为要张榜公布随礼明细,这就会在农村引发随礼攀比的现象,不为别的,就只为了红榜上自己随礼比别人多,农村生活中,打肿脸充胖子的人是存在的。
第二:会存在“看人下菜”的评价。
因为张榜公布了随礼明细,所以大家随礼的金额大小肯定会成为众人议论的话题,某某和主家关系好、某某吝啬、某某故意随的多让别人出丑难堪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出现“看人下菜”的评价。
第三:随礼金额应该是一种隐私。
农村红白喜事,随礼金额的多少应该是一种隐私,除了写礼薄的人知道,旁人本身无权知道,这是主家和亲朋邻里之间相处关系的一种见证,而不影响成为农村舆论研究的焦点被众人议论纷纷。
本身,农村居民不属于体制内,更不存在“公开透明化”的原则问题,所以笔者觉得,农村红白喜事张榜公布随礼明细不合适,您觉得农村红白喜事,张榜公布随礼明细,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