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下滑25%,大众电动车欧洲“遇冷”,行业趋势会逆转吗?

二师兄玩车 2024-05-06 09:03:45

2024年了,你觉得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的趋势确立了吗?

在中国,应该没有人再怀疑了,3月份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了41.6%。

不过在全球其它地区,却未必是这样。

数据显示,一季度大众在欧洲市场的电动车销量暴跌25%,难道说全球汽车行业的风向要变?

1、“销量大跌”不知不觉间发生了?

4月11日,大众汽车宣布,投资25亿元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和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一季度中国新能源销量177.2万辆,同比增长34.5%。

看上去,汽车市场向新能源转型的趋势并没有改变,但是,厂商之间的悲欢是不相通的。

一季度大众汽车在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滑了25%,考虑到电动汽车是新兴产业,这个数字,可以用暴跌来形容。

其实不仅仅是大众,一季度特斯拉累计交付量为386810辆,同比下滑8.5%,跌回了2022年下半年的水平。

特斯拉自不必说,大众是中国之外,向新能源转型最坚决的传统厂商,出现这样的负增长,的确有点出人意料。

但如果你长期关注新能源市场就会发现,这种下跌早就已经开始了。2023年12月份,欧盟电动汽车销量仅为205980辆,同比大跌25%,这是2020年4月份以来的首次下滑。

实际上,大众、雷诺早在今年2月份就宣布推迟其旗下电池或者电动汽车部门的IPO计划。

欧盟曾经是全球电动汽车的急先锋,但现在,却开始在全球汽车工业转型中拖后腿,这是为什么呢?

2、重回燃油车时代?

任何新生事物、新兴产业出现反复,都是正常现象,但欧盟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的反复,出现得似乎太早了一些。要知道,2018-2022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年均增长率高达58%,仅次于同时期的中国。

那么现在,为什么突然就踩了刹车呢?

这首先是因为需求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欧洲电动汽车需求降温,是因为各国的政府补贴下滑。其中德国最为典型,补贴到期之后,电动汽车销量直接腰斩。

但问题是,中国这边的新能源补贴也已经退坡,为什么依旧保持了高速增长呢?

问题的根本其实还是出在产品性能上,看看奔驰、宝马、奥迪投放在中国市场上的那些新能源车型就知道了,它们在中国市场上几乎无人问津,技术上也乏善可陈。那么在失去补贴支持后,欧洲消费者也不会买它们的账。

有意思的是,大众汽车一季度传统燃油车销量增长了4%,接近200万辆。电动汽车销量再这么跌下去,欧洲将会重回燃油车时代。

3、有没有可能“咸鱼翻身”?

欧洲电动汽车发展落后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

2023年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20%,一年只提升了5个百分点。一般情况下,30%的渗透率才是市场真正转向的临界点。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汽车厂商与中国厂商之间的技术差距正在扩大,而且这个差距短期内还无法弥补。

与很多人印象中不同的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领域从一开始的起点就比较高,1992年钱学森建议中国发展电动汽车,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当时中国在电池方面与欧美相比并不落后。

现在中国厂商已经掌握了与电动汽车相关的各种核心技术,除了部分高端芯片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短板。除此之外,中国还有旺盛的市场需求支撑这些核心技术不断更新换代,这些都是欧美厂商所不具备的优势。

大众、丰田、福特等传统厂商,要想在新能源领域保持领先,加强与中国厂商之间的合作是比较现实的一条路。

大众汽车顶住压力,继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就是出于这个原因。与此同时,宝马汽车也加大了在华投资,过去三年时间里,宝马在华研发团队人数增加了3倍。

借助中国市场的技术优势、强劲需求以及稳定的产业促进政策,大众、奔驰、宝马等传统厂商就有可能实现咸鱼翻身。

4、中国会不会跟欧洲一样?

其实欧洲电动汽车销量不佳,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时代背景:欧洲碳中和放缓。

3月初,奔驰宣布放弃2030年前全面电动化的计划,继续研发新的内燃机,这个新闻被错误解读为“奔驰放弃电动车”,甚至衍生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是孤岛的言论。

这实际上夸大其词,中国占了全球60%的新能源市场份额,并且处在高速发展中,技术、市场都不缺,足以主导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这不叫孤岛,而是充满生机的超大陆。

从各个角度来看,中国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的趋势都不会出现欧洲那样的反复,全面实现新能源化,只剩下时间问题。

结束语

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遇到了一定困难,这是事实,但距离真正的趋势逆转还有一段距离,那么,你觉得大众能够借助中国市场实现逆袭吗?

0 阅读:39

二师兄玩车

简介:以自媒体之名,助力汽车融入亿万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