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人民服务》发表80周年——这篇著名讲话背后的故事

清浩谈军事 2024-09-08 06:40:32

1944年9月8日,延安枣园为一个普通警卫战士开了普普通通的追悼会。但是,中共领袖、人民军队统帅毛泽东的参加,注定这个追悼会不寻常,不朽名篇《为人民服务》就是在这个追悼会上的讲话。

毛主席表示要参加一个普通战士的追悼会

1944年9月5日,在安塞县石峡峪烧木炭的警卫战士张思德因炭窑坍塌牺牲,消息传到延安,警卫队长古远兴报告给了毛泽东。

当天,中央书记处驻地枣园里反映出一些党内军内的不良的等级思想,尤其是毛主席听到一些人说:“张思德只不过是个战士,战士死了没有必要告诉毛主席,就地埋了就行了。”

毛主席听到这些话后说:“这种思想不好,把师哲叫来。”警卫员去叫师哲,书记处办公厅主任师哲匆匆来到毛主席住处,向毛主席汇报了张思德同志牺牲的经过。

毛主席正在伏案批阅文件,他放下手中的笔,详细询问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后说:“前方打仗死人是没有办法的事,可后方劳动生产也死人,不该呀!”毛主席沉思片刻,对师哲说:“你去安排几件事:一、把张思德遗体整理干净,换上干净的衣服。二、买一口棺材入殓。三、警卫团开个追悼会,我参加,有话讲。”

延安枣园

毛主席的警卫战士张思德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

1915年4月19日,张思德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户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12月,18岁的张思德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中央军委警卫营通讯班长。1940年夏,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施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为了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他第一次去延安以南的安塞县深山老林中烧炭,苦战三个月,把八万斤木炭运回了延安。1941年,他随警卫营到南泥湾开荒。1943年3月,中央警备团组建直属警卫队、骑兵连和宣传队,警卫队直接负责毛主席的警卫安全工作,这个队共有25人,分为一班和二班,张思德分在一班当战士。对此,他毫无怨言,“当班长是革命的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的需要”。

张思德(左)在烧木炭

1944年7月,他再次到安塞县石峡峪村烧炭。9月5日中午,张思德、白仓和刘树林三人挖制的新窑在雨中发生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年仅29岁!

延安张思德同志石峡峪烧木炭窑原址复原处

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激情迸发的即兴讲话

1944年9月8日下午,张思德追悼大会在延安凤凰山下的枣园操场举行。这是一个高规格的追悼会,中央机关与中央警卫团官兵千余人参加。党的最高领袖参加普通一兵的追悼会并讲话,是建党以来未曾有过的。毛主席发表了即席讲话。

“我们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这个团体,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团体中的一个”。“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死去,就比鸿毛(当时毛主席为使大家听得明白,有意把鸿毛说成鸡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所以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毛主席还说:“共产党员要为人民的利益服务,不怕批评,敢于纠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争取民族的解放”,“要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毛主席最后说:“今后我们这个队伍里不论死了谁,不论是伙夫或是战士,我们都要给他开追悼会,为他送葬,用这种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毛主席最后这段话向人们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在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里,虽然有职务高低的分工不同,但是在“为人民服务”这一共同信仰之下,同志们之间是没有高低贵贱等级之分的。所以,今后不论牺牲的是指挥员或是战士,我们都要为他开追悼会为他送葬,以此来悼念他们。

木刻: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讲话

毛主席的讲话历时一个多小时。事先并没有底稿,甚至连个讲话提纲都没有,但他讲话逻辑清晰,旁征博引,生动活泼,一句重复的话都没有,而且一气呵成,感染力非常强。

记录整理过的毛主席讲话稿经大幅度删减后发表

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内容十分丰富,是一篇启发性非常强的讲话。但就毛泽东本人来说,他只是把这次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当作即兴讲演,原来就没有任何讲话提纲,讲后也没有打算形成文字。在毛主席讲话时,毛主席的政治秘书胡乔木(另有资料说是不同的人)领着几位同志做记录。会后,记录稿由胡乔木同志进行整理后交给毛主席。

但毛主席的讲话有一个半小时,这份记录稿有一万五千多字,太长了,如果发表,最好是以短文形式体现。因此这篇文稿需要压缩、精炼,把讲话中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毛主席亲自对讲话稿进行删节压缩。一共进行了五次删节,字数由八千、五千、三千、一千多,最后压缩至757字,不算标点符号只有688字。今天我们看到的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一文,就此成稿。

9月21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警备团追悼战士张思德同志,毛主席亲致哀悼:“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是死有重于泰山”》的文章,报道了追悼会的情况和毛主席的部分讲话。

1944年9月21日《解放日报》头版

毛泽东这篇著名的演讲,高度评价张思德同志的革命精神,并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这一勤政为民的光辉思想。毛泽东的这篇演讲,很快传遍了延安,传遍了边区和各个解放区。

这篇文章收录《毛泽东选集》时正式定名为《为人民服务》

1953年,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选集》编辑委员会在将这篇文章正式收入《毛泽东选集》第3卷之前,请毛泽东本人再次审阅这篇文稿。由于毛泽东当年在延安五次压缩核订这篇文稿,文字已经非常精炼了,毛泽东本人和《毛泽东选集》编辑委员会的同志,都没有再改一字,只做了两处标点符号处理。参加编辑《毛泽东选集》的陈伯达,原来把这篇文章标题拟为“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讲话”。毛主席审定时觉得这个标题不能突出这篇文章的精髓,他拿起毛笔,将原来的标题勾掉,然后在送审稿的上方写下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为人民服务》一文的来源。

后来,人民群众把同样简短、精炼、博深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经典文章并称为“老三篇”。

“老三篇”

毛主席“为人民服务”题词并不是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时题写的

许多人都以为毛主席“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题词是与《为人民服务》讲话同时产生的。其实,毛主席发表讲话和《解放日报》刊登讲话内容时,并没有正式发表“为人民服务”手书题词。

这一题词是早在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为重庆大公报社的职工题写的。9月20日晚,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董必武等,应邀出席《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在李子坝报社举行的宴会。宴毕,报社总编辑王芸生已备好纸墨笔砚,请毛泽东题词。毛泽东挥毫为大公报社职工写下“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并署上自己的名字。这幅题词,笔力遒劲,结构浑然一体,是一件书体生动传神的书法佳作。

毛泽东的这幅题词手迹,20世纪60年代在全国开始传播和流行开来。1966年11月19日《解放军报》第4版以《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题,刊登的整版幻灯片选登,即以这一手迹为通栏片题。

1966年11月19日《解放军报》第4版

1967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由总政治部制作图案为戴红领章的毛主席侧面头像和录有毛泽东手书“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发放全军官兵。

总政治部制毛主席像章和“为人民服务”语录纪念章

周总理佩戴的“为人民服务”毛主席语录纪念章

6 阅读:58

清浩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