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的夏天,只是开始

壹蜂佘 2024-08-19 00:41:27

这个夏天,很多人都觉得过往应对高温和降雨的经验失灵了。

截至今年6月,全球气温已连续13个月打破历史纪录,成为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时期。而刚刚过去的7月,仅比去年同期均温低了0.04℃,成为自有记录以来全球第二热的月份。7月22日、7月23日更是以17.16℃和17.15℃的全球日平均气温(含南北两极),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两天。

极端的干旱与降雨在同一地区也接连出现:6月中上旬,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还在抗旱保灌,到了7月,陕西宝鸡、河南多地又先后遭受暴雨,南阳在7月16日1时至2时的一小时降雨量,高达148.3毫米,三天便下完了全年平均的降雨量。

我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气候变化?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告诉《人物》,未来,两极化的极端天气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不下雨则旱,一下就涝,同一地区可能在不同月份先后经历缺水和排涝。「听起来有点荒谬,但就是这样一个事实。」

2020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气候峰会上,呼吁全球各个国家宣布进入到「气候紧急」状态,2023年,他指出,「全球变暖时代结束,全球沸腾时代来临。」

根据《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比起100多年前,2023年全球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45℃,直逼《巴黎协定》的1.5℃升温红线。在魏科看来,1.5℃升温是气候系统面临崩溃的临界值,而现在,这条红线正在被一点点突破。

不仅仅是气候和生存环境,气候变化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多不公平问题,而这些都仍待解决。气候变化怎样改变了我们的城市和生活?又会把人类推向怎样的未来?我们每个人又能做些什么?在与《人物》的对话中,魏科给出了他的答案。

「湿热只会变得更加频繁」

问:这个夏天,无论是中国南方还是北方,以往人们应对高温与降雨的经验基本上都失灵了。特别是北方,多地在6月遭遇持续高温干旱,7月、8月又接连迎来暴雨。为什么我们会经历这些异常天气?

答:今年夏天很明显的一个新变化是,北方的夏天开始变得非常湿热,非常闷,特别到了夜晚,温度也还降不下来。这已经和我们传统理解上北方夏季的干热不太一样了。至于南方,这些年变得越来越干热,杭州、上海如今的温度比北京还高,但湿度却比北京低。

我们首先考虑中国夏季主雨带的移动,比如6月份,雨带在华南,之后移动到长江流域的华中、华东,所以两个月前的南方又湿又热。到了中伏天,雨带离开南方,华东像上海、安徽、浙江这片区域被副热带高压所控制,就会比较干热。雨带去哪里了?从南边的四川转到了华北,再到了东北。所以,7月下旬到8月上旬,就是北方所谓「七下八上」的汛期,在这一段特殊的时期里面,北方水汽量充足。

大气中能够容纳的水汽量,也随温度上升而增加。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去年夏秋开始持续的厄尔尼诺现象,即东太平洋上海水温度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偏高,一般都持续一年,这次是从去年直到今年。这让全球的平均温度升高了零点几摄氏度,我们可以理解成打了一个短期兴奋剂。

温度越高,就越能储存水汽,我们就感觉非常湿热。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这种湿热只会变得更加频繁。

北京,高温闷热天气持续。

问:感觉今年下暴雨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全国遇到洪涝灾害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答:总体来讲,如今的降水量并没有根本性变化。以北京为例,相比30年前,最近的降水量增加了一些,但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甚至还少一些。北京相当于先经历了长期的干旱,最近只是在慢慢回调,也还到不了历史上降水特别多时期的水平。

其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的自然灾害也不少,比如1963年8月份,华北地区遭遇过持续时间非常长的严重洪灾,还有1975年8月份,在河南驻马店发生的洪涝,导致的灾害也非常严重。

但有一点很重要:以前的年降雨量虽然可能比现在多,但时间跨度比较长,冲击也没那么大。现在很明显是下雨的天数变少了,雨日数减少,但雨强在增加,短期内降下来非常大的降雨量,这时候的影响就完全不一样了。

问:我们今夏所经历的,是否已经算是极端天气?

答:公众理解的「极端天气」和科学家理解的「极端天气」不太一样。公众往往把高影响的天气理解为极端天气,比如下大雨、刮大风;学界是把超出了正常范围的天气算作极端,比如比绝大多数的历史数据所在阈值都要高。

不光是夏天,冬天也会出现极端天气,比如2023年的欧洲就是暖冬,西班牙一城市气温在1月1日升至25.1℃,跟初夏都差不多了。到西伯利亚那边,又降至零下60多摄氏度。我们会感觉,气候已经不按常理出牌了,它在打一些乱牌,冷暖都开始变得极端。

至于「全球变暖导致冬天越来越冷」,是个伪命题,事实是冬天整体变得越来越温和。冬季都有寒潮,过去几年也确实发生了几次特别冷的寒潮,但时间不长,平均下来,整体的状态就是均温一直在升高。大家会记得某个冷得受不了的日子,但如果去翻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报告,就能发现加起来一平均,那就是一个比正常还要暖的年份。

问:高影响天气和极端天气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答:通俗去讲,高影响天气不见得都是极端天气,但极端天气一定是高影响天气。但今年所有的高影响天气,绝大多数都是极端天气:比如今年6月份,山东、河北多地均温都超过了其历史极值;截至6月,全球气温已连续13个月打破历史纪录;还有7月,在河南南阳,单日降雨量就有683.5ml,打破历史极值,三天雨量更超过常年全年。

问:以前常说「夏天去东北避暑」,是不是有些省份或区域,可以「躲过」极端天气?

答:我们可以看到,今年的极端天气可以说是从南席卷到北,几乎遍及全国,3月,南昌的大风;3月底4月初,浙江义乌又下冰雹。春天,两广地区多次经历洪峰来临,珠江、韩江,后者更是先后有4次。到了5月,广州又开始下冰雹。

6月,雨带来到南方,长江流域两次洪峰来临,从成都、重庆洪灾,到中游的洞庭湖决口,还有广西,洪水直接淹了桂林火车站;7月,雨带到了北方,就是河南南阳和陕西宝鸡的暴雨,北上就是北京。更北的鸭绿江,暴雨也导致了水位大幅上涨,洪水来袭。至于副高压带控制的南方,就是杭州的高温,直接比传统的「火炉城市」温度还高。

全球范围内,我们也看到了相同的趋势:比如今年奥运会期间,还有很多人讨论空调的事情,但实际上,巴黎的纬度比哈尔滨还高,是欧洲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都应该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正常情况下也不需要空调,所以欧洲的空调装机率一直也不高。但2022年夏天,英国的最高温度超过了40℃,意大利更是热死了很多人,这也是极端天气,全球都在经历相同的变化。

2022年6月16日,西班牙马德里,该地区当日的最高气温达到了43.1°c。

问:同样定义为「极端天气」,现在和以前程度是否有所不同?

答:现在我们所讲的「极端天气」跟以前大家概念中的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以前的「极端天气」,可能就是下一场特大暴雨,降雨量也超过了250ml,但现在的「极端天气」,是一场暴雨的降雨量动辄超过了400ml,甚至下完了半年的降雨量。

现在意义上的极端天气,我们可以理解为没有雨的时候,极端干旱就会很严重,有雨的时候,极端暴雨又会很严重,这必然会导致城市内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状况,以前建成的城乡基础设施,就不见得可以应对现在这样的极端天气。

不只是北方,我们全国范围内都在经历这样的变化,甚至是全球范围内,也都是这样一个趋势。从目前各种的模拟情况来看,至少到本世纪中叶、碳中和实现之前,这种两极化的极端天气趋势都非常明显。

2024年7月7日,湖南岳阳洞庭湖决口,救援人员和武装部队采取紧急措施修复堤坝。

「收到天气预警,要当回事儿去对待」

问:有一种感受是,以前人们生活中很少听到或经历的雷暴、龙卷风日益频繁了?科学观测上,有相应的数据来支撑吗?

答:龙卷风的观测一直有难度。首先,龙卷风空间尺度小,活动时间短,接地区域有时候才十几米到几十米,影响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又因为多发生于野外,往往是靠人工目击,主动报告,再经确认后才能被记录。目前,只有少数龙卷风能被我们目击,所以在数据上,并没有显著的证据说明如今龙卷风发生得更频繁了。

但从全球变暖,温度升高,湿度也相应增加的大趋势来看,现在到了夏季,空气湿度大,确实是更有利于强对流天气释放能量的。我之前做过比较,一次极强的对流天,释放的能量甚至和几十个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相当,所以伴随产生的下击暴流或是龙卷风,强度就会很夸张,成为了能给公众留下印象的高影响天气。

问:有个新闻让人难过,3月30日凌晨,江西南昌突发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瞬时风力是南昌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二大风速。有3人被狂风卷下楼,坠楼身亡。人能被大风卷下楼,这样的新闻以前很少见过。

答:在我看来,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更偏向于下击暴流,也是极端天气的一种。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极端天气频发的具体体现。目前没有具体的观测数据,但我推算南昌当时的风力甚至有可能达到13-14级,已经达到强台风级别了。未来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对我们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提出了很多挑战。

这也不是城市里第一次出现如此强度的大风:2012年北京特大暴雨过后,北大的孟智勇教授就做过分析,当时降雨过程中,城市里也出现过龙卷风过程,只不过发现时间正值夜里,又隐藏在了暴风雨中。

2024年3月31日,江西南昌,居民窗户被大风整体掀掉。

问:是的,每逢暴风雨,都在考验城市的应急能力,7月25日,北京房山区暴雨红色预警,转移2万多人。应对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以北京为例,我们的城市需要做出怎样的改变?

答:一是老旧小区的改造。北京现在已经开始做了,北方很多城市也都有跟上,但目前公众的重点,还是停留在加装电梯上。如果把墙体的结构和房屋密闭保温性也考虑在内,那以后应对高温,我们使用空调的效率就能更高一些,冷气也不会很快就扩散出去。

二是每逢暴雨,北方城市的应对方案还是用很多人力去做。可以看到,每次暴雨期间,城市的低洼处和涵洞口都有人执勤,随时准备封闭道路,但其实可以考虑更合理的改造和解决方案。

问:这解决方案,可以说得更具体一点吗?

答:北方城市内涝,也不全和排水系统有关。「城市停不住水」是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下雨,我们可以看到小区排出来的水都流到了大街上,外面就「看海」。我们说了很多年要建设海绵城市,但不是说一个城市只有一个大海绵,真正的海绵城市是有很多个分散的小海绵,比如现在北方的河道两边多固化,其实完全可以打通更好的生态,让河道两边的绿化都能储存水;再比如每个小区都有能力用雨水花园、自己的水体去储存一部分水,这样以后极端天气两极化,旱了也能用上水。

到了外面街道上,又是绿地和树木高度最高,之后是人行道,最后才是车行道。这实际上非常不科学,遇到降雨,最先保证的高度应该是人行道,再到车道,最后的绿地才是可以过滤污水、进而存水的地方。现在恰好反过来,随便站在北京哪个街道上去观察,几乎都是绿地最不容易淹,流出来的水也脏,降雨过后,还要单独给绿化再去浇水。这都是我们今后可以改善的地方。

问:从城市管理部门的角度观察,应对极端天气,你留意到了哪些细节和变化?

答:很明显的一个感受是,最近发生极端天气时,我手机上的预警消息越来越多了。不只是通信公司,市政、地质部门和河道部门都会无差别向所有人预警,说最近不要进山,甚至还有公园,像是今年5月,北京的颐和园和圆明园都对市民发送了闭园通知。我们气象这块儿看到的,是预警的通达度大大增加了,这是好事,我们的应对意识和方案都在完善。

至于很多人提到的天气APP温度不准的问题,其实是因为气象部门的数据往往是每6小时、每12小时一更新,各个APP在抓取数据时,要靠算法去补齐中间段的数值。这就导致了比如在南方,有些手机计算出了45℃的情况,但实际观察远不到这么高。

为了避免这种误差的出现,大家可以多参考官方气象部门的数据。

手机APP上更新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

问:从你自身上,对于天气经常发生突变,有过哪些生活习惯上的变化?

答:对我来说,生活在北京,很明显的变化是我现在雨季都备着伞。而且之前用的小伞已经扛不住现在的大风天和暴雨天了,我现在在车后备厢直接放了一把大伞。

整个北方应该都是这样,我这几天在乌鲁木齐出差,按常识来说,这个地区生活的人都不会天天揣着伞出门,但光我来这几天,就收到了当地的暴雨预警。外面下起来的时候,虽然一部分人还是冒雨来往,但已经有很多人能从包里拿出伞,准备应对这样的异常天气了。

问:人们今后应该怎么应对气候突变的生活?

答:其实针对每一种极端天气,都有不同的应对策略。但是首先,人们真得把它(应对极端天气)重视起来了,收到预警当回事儿去对待,这也很重要。

大体上讲,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要提高风险意识,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求生技能、相对应的防灾减灾知识,这些意识也不能只在极端天气发生时才想起来要积累,而是日常生活中就要时刻有这样的常识。

2024年7月30日,北京,外卖骑手在暴雨中送餐。

「煮青蛙」的水现在要开了

问:其实几年前,人们对极端天气的体感并没有那么强烈,你有这种感觉吗?

答: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是全球变暖一个最重要的特点。至少在20年前,科学家们在这件事上就取得了一致同意:全球变暖是一个事实,全人类都应该采取措施。但直到2015年前后,还有很多人会认为气候变化是假的、是一些国家的阴谋。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气候的感知确实像「温水煮青蛙」,很难感受到这些变化。但根据《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比起100多年前,全球的温度升高了1.45℃。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在去年提过,全球变暖时代结束,全球沸腾时代来临。其实就是「煮青蛙」的水现在都要开了,量变已经引起了质变。我们也确实需要这样一个概念,去让大家理解现在的时代和以前不太一样。

问:气候的变化越来越剧烈,在国际社会上有没有重要的、标志性的时间节点?

答:如果真要给气候变化算一个节点,那可以是2020年,那一年古特雷斯在气候峰会上呼吁全球各个国家宣布进入到气候紧急状态。中国也是在这一年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气候危机元年」、「气候乱纪元的起点」这些叫法,也都是可以的。

问: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会议上,起草了《巴黎协定》,一大重要目标是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最好是1.5℃之内。均温升高1.5℃,会给地球和人类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颁布了一个1.5℃的特别报告,比较了升温1.5℃和2℃给全球带来的损失状况。这是根据早先的增长幅度推算的本世纪中叶预计增温,同时,大量的气候系统实验和模拟都说明,生态系统在增温1.5℃后,会来到一个崩溃临界点,气候系统不再稳定,并有可能触发更多后果,就像多米诺效应一样。

以高纬度地区的冻土为例,现在里面冻了非常多的甲烷,这是除二氧化碳之外的另一种更强的温室气体,如果均温升高1.5℃,也就是两极升高更多,那大量冻土会面临融化,里面存储的甲烷也会释放,温室效应更加剧。气候变化也会更加不可控。

特别报告里专门指出,相比于1.5℃,2℃的增温对人类社会的损失会大大增加,甚至是人类社会无法承受的。当然,《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里,数据显示现在的增温已经有1.45℃了,1.5℃的升温大概率会超过。

问:一些观点认为,人类目前只有过去150年的数据,而这并不足以说明几个世纪以来的变化与趋势。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答:150年是人类用现代温度计测量出的温度。再之前,我们虽然没有实测,但有代用资料,比如两极的冰芯、海洋湖泊里的沉积物,还有树木年轮,比如某一时期温度高,树木的生长速度就会快一些。利用这些大数据,科学家们现在把观测的年代往前推了至少千年。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得到一个全球温度的序列——「曲棍球杆曲线」,最初在1998年由美国科学家曼恩提出,后来又有20多个研究组把曲线的时间轴一遍遍再次延伸。这就是地球温度变化的趋势:过去一千年里面,温度变化比较缓慢,到了最近一百年,就陡然向上了。

曼恩-布莱德利-休斯 曲棍球棒曲线图源网络

接近1.5℃的升温是全球平均,这意味着南北两极和海洋都包括在了测量范围内,海洋均温升温是低于陆地的,所以只算陆地,增温只会更高。最明显的应该是极地,升温范围可能达到了3-4℃。相比于我出生的上世纪80年代,现在北极的海冰面积小了40%以上,冰的总量少了90%以上。现在北极的「陈年老冰」越来越少,大多数的冰都是当年形成,第二年再化掉,到了21世纪30年代,我们应该会在某年夏天发现,北极的开阔洋面上已经无冰了。

问:从身边人很多人的反应来看,今年确实不同了,极端天气如此集中,从科学观测上,最近发生了什么?

答:为什么今年会是这个样子?我们去看过去12个月的数据,均温升温足足1.6℃。所有我们今年所经历的极端天气,其实就是一个升温1.5℃世界的预演:超过红线,生态系统面临崩溃,极端天气就会如此频繁地发生。

最新的数据里,2024年7月22日和23日的全球均温升温直接超过了2℃。如果不加干预,我们就会看到红线在某几天、某几月地突破,直到全面超过。这样下去,我们就要担心,升温1.5℃世界的预演会变成现实日常了。

超出后,是继续往上走,引发更大的崩溃,还是经过拐点向下,就取决于我们接下来的行动。

2024年7月,全球变暖加剧,渐融冰川流经格陵兰岛。

「气候变化也会加剧社会不平等」

问:均温升高1.5℃,在很多人看来,体感上好像没什么。这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直接的影响?

答:均温这1.5℃的加或减,乍听起来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经常会用人类身体做比喻,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系统,地球也是,长期温度都是稳定的,引起一点变化就已经是异常了。想象一下,同样是1.5℃,我们人体从37℃到了38.5℃,就已经很不舒服,甚至要去医院了。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不加控制,本世纪末,增温将有4℃,类比人体,就是从37℃烧到了41℃。那就不只是发烧了,生命都要垂危了。

人类文明是建立在过去一万年的基础上,特别是现在的工业文明,就建立在过去一两百年基础之上。现代人类更适应的,是这两百年的气候,如果以目前的速度继续变暖,海平面上升,首先低洼地区的城市肯定都保不住。当然,人类可以内迁,但麻烦的就是全球的经济带和人口都主要在低洼的地方,还有沿海城市,这样的损失实在是过于巨大,我们没办法承受。

问: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即全球变暖会影响人类生存,甚至导致人类灭绝。如果不加干预,这是否会真的发生?

答:在我看来,这是夸大其词了,也对解决问题没有实在帮助,反而让这个话题变得不那么严肃了。

事实是,未来的天气更加极端化,中国作为季风性气候国家,会更严重,比如北京,未来很有可能半年的降雨总量,都会在7、8月两个月份集中下完。雨季就严重洪涝,我们需要尽快排洪,但雨季一结束,后面的秋冬春三季就都是降雨量很少的旱季,这时候又变成了缺水。相当于在夏天,我们拼命把水排出去,但到了旱季,又缺水严重,要想方设法找水。听起来有点荒谬,但就是这样一个事实。

供电公司人员在保障高温期间居民能可靠用电。

问:全球变暖还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间接影响?

答: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社会的不公平会更加加剧。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全球变暖、高温天气,谁的损失会更大?按理说每个人出门都会遇到高温天气,但影响更多的,还是那些不得不出门的人:户外工作者,还有低收入人群。对他们来说,生活在空调房里,或者去温度适宜的地方旅行、移居,并不是一个选项。

气候变化也会让女性权益受损。研究发现,极端天气后,特别是部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童婚率会大幅增加。当家庭遭遇变故时,把女儿嫁出去,是贫困家庭节流甚至开源的做法,聘礼成了收入之一。但9-15岁也正是受教育的年龄,这么做相当于剥夺了那些女性的受教育权利。这些都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问: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些什么?

答:其实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正循环:全球越变暖,温度越高,越需要使用空调。想要打断这个循环,就必须从源头上釜底抽薪,把整个社会向新能源转型:太阳能、风能,都要利用起来。现在也有一种声音,说新能源不好用,但这其实不是新能源的问题,是新能源发展得不够好的问题。

我个人一直不支持牺牲个人健康去做环保。当个人的生存需求和环保放在一起时,我们还是应该优先生存的权利。在不影响个人生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尽量去做一些事:随手关灯、吃饭光盘、绿色出行,去努力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还有,可以尝试少点外卖,这几年有报道因热射病死亡的外卖员,我们可以直观看到在高温中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就是这一类群体。

问:最近有一些学者提出「这一代人老了之后,可能要面临一个更加严峻的生存环境」,你怎么看待这种担忧?

答:本世纪中叶以后,我们的生活环境必然是更加严酷一点的。但我们也要相信社会在进步,尤其是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到时候也许我们跟现在生活方式会完全不一样。

我们去看历史上的极端天气,也是这样的规律。1998年长江洪泛,当时受灾那么严重,但2020年和今年,长江也经历了严重洪涝,我们的防范和救灾都比当年好太多。

总体来说,人类仍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的意识也会提高,所以我们可以在未来几十年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水平,也许到时候还会有类似郑州7·20的特大暴雨,但我们可以控制它的损失范围;可能还会有40℃以上的高温,但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可能就没有那么危险,比如到时候在路上送外卖的,有没有可能是无人机或无人车,至少人类的生命安全是可以保证的。

0 阅读:0

壹蜂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