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六戒人生:“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

紫苏wml 2023-12-07 20:42:53

紫苏/文

1

曾国藩的成功从砥砺自己的品性开始,他说:“我从来不跟别人比,因为一山还有一山高,比不完的。我不停地跟自己比,所以取号:涤生,洗涤的涤,生命的生。”涤,就是洗涤自己以前身上的缺点;生,就是要取袁了凡的话:从前种种,譬如昨天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和管理智慧还体现在他的六戒人生:

第一戒: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它。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曾国藩从“赐同进士”出身在短短十余年间官至二品(侍郎),在官场上可说是平步青云,但他并不认为这是因为自己优秀,而将之归於天命:三分人事,七分由天。知天命,方明理。

第二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说:“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如果你不是出身富贵人家,此生你在职场成就一番事业的唯一机会就是——勤奋!勤奋!再勤奋!!!

“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曾国藩总结了这些经验和教训之后,便苦心钻研老庄道家,经过默默的咀嚼,终于大彻大悟。

尤其是老子主张以迂回的方式去达到目的,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唯天下之至柔,能胜天下之至刚!

曾国藩的座右铭:“大柔非柔,至刚无刚”,正是阐述了“柔”与“刚”的辩证

关系。第一个“柔” ,是“柔和” ,第二个“柔” ,是“柔弱” ,也就是说柔和不等于柔弱。第一个“刚” ,是强大,“至刚”是最大的力量,第二个“刚”,是锋芒毕露,甚至咄咄逼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刚猛有力到了最高境界,恰恰是不会锋芒毕露的。

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资质平庸,以至于从小就被人讥笑为“愚蠢之辈”。左宗棠评价曾国藩说:“才具稍欠开展。”说白了就是说曾国藩脑子不灵光。梁启超说得更直白:“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鈍拙。”连曾国藩自己都承认:“余性鲁钝。”

第三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曾国藩一生淡泊名利、尽性知命,他常说:“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曾告诫曾纪泽:“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妒能,求者,贪利贪名。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亦即卑污。”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凡利之所在,当与人共分之;名之所在,当与人共享之。华为的成功主要是“分赃分得好”!

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

第五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曾国藩擅于慧眼识才:用人所长,他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可苛求全才,不可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才。

第六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这是李元度在曾国藩逝世后写给他的:

记入元戎幕,吴西又皖东。追随忧患日,生死笑谈中。

末路时多故,前期我负公。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

曾国藩说:“左宗棠这个人以怨报德,我心里不可能没有怨意,但是我经常提醒我不要因为这件事和他作对。”

曾国藩用自己人格魅力感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2

曾国藩在管理方面“识重于才”,他说谋大事者首重见识与格局。坐拥云起处,心容大江流。

曾国藩说:“军中阅历有年,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我对于大利大害所在,都能悉心考究”;“用兵以审势为第一要义”;“势就是大局大计”;“应从大的地方去分清界限,不要斤斤于小处去剖析微茫。”

见识:见和识本身是两个词。见是看到,而识则是我们通过看到的现象,形成我们的认知(墨子:亲知、闻知、说知),并在此基础上做下一步的判断和决策,是一个完整的从接收信息到处理信息到对信息进行规律验证,形成结论、进行决策、指导下一轮的行动,并以此循环的过程。

曾国藩说提升见识的四个建议

第一、从大处着眼。始终让自己保持开放的头脑和心胸,不要过于执着,不拘泥、坚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多看、多经历。行万里路、历世间情。克服片面性,以全面、整体的视域认识、评价和破解问题。

第二、与经典相伴。多读经典,不光是中国的经典,也要多读西方的经典。一个人能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菲茨杰拉德(经典是几千年来,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它即包容又超越了一切时代和民族,是全人类可以共享的最宝贵的财富。)

第三、与高人为伍。其实,人提升自己的层次和境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与高人为伍,向身边的高人们学习。

第四、与困惑较量。我们其实无时无刻不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有时候我们会感觉无能无力,有时候觉得思考这些问题是浪费时间,但是,很多时候,这些困惑恰恰限制了我们的层次。

曾国藩有句名言:“善莫大于恕。”

左宗棠曾是曾国藩幕僚,曾国藩对他极为器重,在他推荐下,左宗棠得以步步高升。左宗棠身陷樊案时,曾国藩对其更有救命之恩。但后来左宗棠当了总督:翅膀硬了,因为素好争功,便对曾国藩眼红不满。不仅“每接见部下诸将,必骂曾文正”,就是接待友人,也是“乃甫入座,即骂文正”。 但曾国藩从来没在任何场合说过左宗棠坏话。

同治五年,左宗棠受命镇压西捻军。这次出征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筹饷。西北乃贫瘠之区,饷源不能指望当地,势必要“用东南之财赋,赡西北之甲兵”。他最担心两江总督曾国藩不实心实意支持他,“恐其隐扼我饷源,败我功也。”

但曾国藩有容人的度量,他宽容大度:面对批评,不计前嫌

3

他说:欲修身先养心。曾国藩修身“十六字心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鲁钝的曾国藩靠三个词翻了身:

第一个词是——“耐烦”。

一字不懂,不看下字;一词不懂,不看下词;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一书未完,不读下本;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他读书就像愚公,强调一个“耐”字,

不求快不贪多,不弄明白绝不罢休。

第二个词是——“早起”。

“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他自制了一个闹铃:在床边放个铜盆,盆上用绳拴个秤砣,再把香系绳上。香尽绳断,秤砣砸盆就会发出声响。曾国藩就翻身起床,开始点灯读书了。

第三个词是——“有恒”。

“行之有恒,实为人生第一大事。”他每日早起读书,从不间断。就连行军打仗时也毫不例外,“每日必读书数页,填日记数条,习字一篇……”他说:“不日进,就日退。”

4

曾国藩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很多成名的人物,都受过他的思想的熏陶。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国藩文集,得出“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是晚年,他也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做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以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缀。

梁启超对曾国藩更是倾心推崇,称“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0 阅读:56
紫苏wml

紫苏wml

一位爱读书、爱写作、爱音乐、爱旅游、爱生活的职场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