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最畅销的词典《韦氏词典》上,有这么一个单词:“中餐馆综合症(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这个词语的解释中,关键词就是两个:“味精”、“有害“。
其实不仅仅是美国,在国内对于味精的描述,也往往是“味精致癌”、“味精加热后有毒”这类的词语,甚至还有的言论说中国的美食就是被味精给毁了的,那么为什么这种以前备受追捧的食材,现在却变成了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呢?它真的有那么不健康吗?
一、对味精的恶意,自古以来就从未褪去“鲜”是中国人对于味道的一种“特殊”情感。在老外看来,鲜指的是食材的新鲜,只有中国人才懂得“鲜”的本质是“鲜味”,它既在“五味”之内,又超越了“五味”,是中国饮食最平常但又最玄妙的一种境界。
人们虽然能够从味觉感受到“鲜”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经过烹饪或者发酵,可以变得如此鲜美。直到1908年,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发现在海带中有一种强烈鲜味的化学物质——谷氨酸。
这位“吃货”化学家,把这种味道命名为Umami(日语口语中 “鲜美的味道” ),并研发出批量生产谷氨酸钠的工艺,且申请了专利。他还成立了一家叫“味之素”的公司,大力生产这种调料。当这种调料来到中国时,国人称其为——味精。
味精的发明,只是让食物整体的鲜味变得更加自然,同时还唤醒人们对于味觉的全新感受。明明全球人都在共享味精带来的愉悦,为何偏偏美国发生了“味精有毒”的言论?
在美国纪录片《1000种死法》,就有一集讲述的是一个胖子在中餐馆吃味精吃死的故事。
影片中胖子由于喜欢吃中餐,每天都大量食用各式各样的中国菜,有一天,他感到左臂刺痛、瞳孔放大,接着就倒下了。死因分析:中餐馆放味精太多,迈克心脏吸收大量味精,从而心律失常,症状持续,引发死亡。
对于味精的“恶意”,还存在一些“有心人”推波助澜。他们用大众媒体引导,让人们相信中餐馆的味精可以给身体带来从头疼、脸部潮红,到喉咙肿胀、胸口疼、呼吸急促等症状,“中国餐馆综合征”,这个特定的称呼便由此而来。
二、味精真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吗?关于味精的“危机传言”还真不少,最早关于「味精有害健康」的传言源于它的成分:谷氨酸钠。
人们觉得这个名字非常“化学”,不够“天然”,就断定它有害健康。其实早在1959年,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就把谷氨酸钠归类在安全食品级别。
此外关于「味精有害健康」的第二个传言据说是:加热后的味精会致癌。
致癌的理由是,味精在120℃时,谷氨酸钠会生成焦谷氨酸钠,这个焦谷氨酸钠,看起来就像致癌物。但其实焦谷氨酸钠对人体也是无害的,甚至还有一定的好处,在《中国科技信息》的一篇文献就已经指出:通过焦谷氨酸钠的作用,增加了大脑中的焦谷氨酸的含量,提高了大脑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
而关于“中餐馆综合症”的闹剧,很快就由联合国食品添加物联合专家委员联合发表了辟谣声明:只要是合法、合理使用,味精是安全的,甚至没有必要制定限定用量。
文章中还特别指出未能建立“中餐馆综合症”和味精摄入之间的关系,这种所谓的“中餐馆综合症”本身就是基于“轶事”,而不是任何科学事实。
那么为何发生人在食用味精后,会表现出头痛、喉咙肿胀、呼吸急速等一系列症状呢?
事实上,任何食物的摄入都讲究“适量”,味精也不例外。味精的其他不安全性主要是集中在对神经及脑组织的损伤方面,高浓度的谷氨酸可能导致神经毒性。
所谓的「高浓度的谷氨酸钠」,是指谷氨酸钠的摄取量 ≥4 毫克每克体重, 也就是说一个体重为 70 千克的人, 要一次食用大于 280 克的味精才会对神经或脑造成损伤。
三、像控盐一样控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与盐一样,谷氨酸钠中的钠元素可引起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对于味精的摄入,同样也要控制在适量范围。
欧盟食品安全局采取100倍安全系数,为谷氨酸及其盐类制定了新的安全摄入量,即每公斤体重 30mg,相当于 60 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上限是 1.8 g。
味精的作用是“提鲜”,也并非所有菜都适合,比如下面这3种:
加了醋的菜:如陈醋鸡爪、老醋花生米等,如果再加味精,会产生谷氨酸二钠,出现有点奇怪的酸涩味道。
加了糖的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增鲜,反而抑制甜鲜的本味。
自带鲜味的菜:炒肉菜不用加味精。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在加热的时候,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
有了糖,人们尝到甜的喜悦,有了盐,人们尝到咸的香口。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述:“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
有了味精,味觉便有了质的提升。
参考资料:
[1] 《味精毁了中国菜吗?》.知乎-钱程.2021-03-09
[2] 《味精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吗?》.丁香医生.2018-10-17
[3] 《那些长期吃味精的人,后来怎么样了》.网易公开课.2021-01-0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