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军守岛23年,扎根海南的琼崖纵队结局如何?是时候说出真相了!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4-06-09 09:31:3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蛋挞先生

编辑|t

引言

新中国成立后,次年解放军打进海南岛,海南岛才正式解放。

原来当时海南岛地位置特殊,解放军一路从北往南打,海南岛和台湾岛,成为了国民党败退后的两个栖身之所。当时薛岳带领大军在海南岛设置下了层层防线,正准备和韩先楚死磕,料定连船都没有的解放军必定打不上海南岛。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薛岳自鸣得意时,坚守海南岛23年的琼崖纵队冷不防给国军当头一棒,他们悄悄与解放军里应外合,最后顺利解放海南岛。

这个琼崖纵队究竟是什么来历呢?原来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冯白驹将军领导的海南纵队。

(海南岛解放)

一、琼崖纵队历二起二落,曾几度与组织失去联系

曾几何时,这支海南纵队几度与组织失去联系,其发展过程也尤为坎坷,还经历过艰难的二起二落。但在冯白驹等人的带领下,这支小纵队始终不畏生死勇敢向前,靠着顽强信念,这支传奇的海南纵队结局终于迎来拨云见日……

在上世纪20年代,随着革命热潮的兴起,海南的星星之火也逐渐燃烧起来,1926年2月,党在琼崖成立特别支部并组建一支小小队伍,这就是小纵队的前身。

可就在第二年,纵队迎来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危机,当时革命全国性陷入低潮,这一年当局者以各种名义疯狂排除异己,光牺牲掉的党员人数就有足足3万人。

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地下工作只能被迫转移分化。就连孤悬在外的海南岛也颇受波及,岛上刚成立的红军在打压下几近解体。

眼看形势危在旦夕,年轻的冯白驹勇敢站出来挑下重担,他冒着生命危险走访附近村镇寻找失联同事,又秘密联系组织组建军队。

(冯白驹)

就这样,一支十分隐秘又带着讨伐性质的小纵队便就此成立。这支小纵队先后有多个名字,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的宗旨不变——打倒敌人,为穷苦人民谋福利。

海南气候炎热潮湿,那里聚集着许多少数民族。当地少数民族受到土地主和当局的多重压迫,一直过着民不聊生的日子。

(民国时海南少数民族)

在冯白剧的鼓励下,附近的少数民族也纷纷加入其中,眼看这支队伍越来越大,谁知1933年的围剿失败后,纵队又迎来一次低潮期。

岛内红军几乎被赶尽杀绝,为了保存实力,冯白驹带着剩下的100多的人转到大山深处,只为避开当局的围捕。

但也正如此,纵队与党中央开始失去联系。

二、孤军奋战,差点在老林覆没,终走出大山

深山老林里,蚊虫虎豹无处不在,炎热潮湿的高温环境也让整个丛林危险丛生,谁也不知道前方究竟是瘴气还是沼泽,等待他们的是猛兽还是深渊。

要想在丛林里生活,大家只能团结一致。于是乎,这些男女战士在极度物质短缺的情况下紧紧地抱团而居。

(上世纪30年代海南少数民族)

可他们还是低估了在老林生活的艰难程度,当时转移得过于匆忙,这些战士身上都没有带换洗衣物,更别提吃穿用度。在那里待上一个月,每个人都蓬头垢面,衣衫褴褛。

在那里待上几个月后,大家形如野人,身上穿的早就不是什么纺织衣物,而是用藤条叶子编织在一起的临时遮蔽物,这种用植物做成的东西甚至不能成为衣物,但在那个艰难的环境中只能这样将就,除此别无他法。

(琼崖纵队女兵)

战士们白天摘果子晚上挖野菜,天当房地为床被子是干枯的树叶。

谁能想到,就在外界以为这支队伍已经覆灭时,藏在老林中的战士们凭借强大的信念,硬生生在这种极度艰苦的状态下坚持了八个月,直到仅剩的25人终于出野林。

而这25个人,就是岛上的25个星星之火,从老林出来后又在海南大地上熊熊燃烧起来。

(琼崖纵队娘子军)

为了发展革命事业,每个人都做好最坏的打算,既然暂时无法取得组织联系,那就凭靠信念将火种撒得更远些。短短几年功夫,海南岛上的火种从村寨遍布各个城镇,再遍布到少数民族地区。

1936年全国军民抗战情绪被点燃,消息传遍海内外。也就在这时候,琼崖纵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联系到组织。

面对来之不易的联络机会,冯白驹不忘将这些年的工作事务继续汇报给组织,这些年纵队在海南岛都做出的那么多努力,总算得以被世人看到。

(琼崖纵队旧照片)

在组织的授权下,冯白驹回到海南与战士们继续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

三、孤军奋战23年,琼崖纵队结局如何?

战争时期,为了与组织方便联系,1939年组织先后给纵队送出三个电台。然而战争时期这几台珍贵的电台意外丢失,一如多年前纵队再次与组织失去联系。

眼看前有日军岛上虎视眈眈,后有当局顽固派的围追堵截,冯白驹一咬牙决定单干。

没有电台无法联系外界,冯白驹便再次带着大家来到深山老林中重新积聚力量。

令他没想到的是,住在深山里的少数民族得知他们到来纷纷加入其中。于是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在没有任何信号帮助的条件下纵队越来越大,等到抗战后期时,队伍里20%的战士为少数民族。

(解放海南岛)

信号缺失又无法及时掌握信息,到1945年这支独立存在的小纵队,竟然凭借自身力量解放全岛1/3的面积,击毙敌人3.5千人,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1946年,经过不懈努力海南岛电台又终于重启。冯白驹欣喜若狂,这下小岛终于与组织重新取得联系,他在电台里事无巨细做了这些年来孤军奋战的详细报告,不敢漏掉每一个细节。

(冯白驹雕像)

得知这些年的奋战终于被组织知晓时,冯白驹更是激动不已。

1950年1月海南岛正式解放,解放军冲破薛岳防线来海南岛与冯白驹接头时,大家终于见到了这支在岛上独立存在多年的纵队。

(解放军和琼崖纵队会师)

说实话,这是一支经历传奇的纵队,但更是一支英雄纵队,队里的每个人都经过生死考验浴火重生。

仔细算起来,从1927年开始到1950年整整23年,纵队经历过数次灭顶之灾和重新整合,最后从原本的寥寥数人成功发展到二万五千人,背后的辛酸只有每个当事者知道。

1950年7月,这支23年高举红旗的独立纵队被收编到海南军区,正式归队完成使命。他们的传奇历史,也被世人铭记下来口口相传。

参考资料:

[1]海角红旗 ——在海南岛孤军奋战二十三年的琼崖纵队.中国军网.2020-09-09

[2]琼崖革命根据地——“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共产党员网.2021-06-11

0 阅读:0

伩蕊历史加油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