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和、百病丛生!如果脾胃功能失调,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如何用三味中药调理脾胃不和。
上焦不和用麦冬

上焦包括心肺两脏,心主血脉,肺主气司呼吸。如果上焦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导致心火过旺,表现为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干咳少痰、胸闷气短等情况。而麦冬药性甘寒,入心肺二经,擅长养阴润肺、清心除烦,能缓解心火过旺引起的症状。
中焦不和用砂仁

中焦包括脾胃和大小肠,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旦中焦不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头晕眼花、大便不成形等情况。砂仁是一味温性药材,既能健脾开胃,又能理气和中,帮助脾胃气机升降,还能化湿止呕,改善中焦气机郁滞的问题。
下焦不和用茯苓

下焦包括肝肾和膀胱等脏腑,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如果下焦不和,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容易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情况。茯苓药性平和,入脾肾二经,既能健脾利湿,又能宁心安神,还能渗湿利水,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分,缓解下焦湿气过重的问题。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脾胃不和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果出现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