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菜花》美丽娟子,两段婚姻潦草收场,侄子:姑姑一生追爱不得

斜烟风起 2025-01-18 14:09:48

杨雅琴

“杨雅琴是真的很漂亮。”

漂亮,敬业、认真、刻苦,是许多与其工作过的同事形容杨雅琴最多的词汇。

富有年代感的照片只能原样还原七分貌、三分神,我们遗憾,在现有的资料中,难以寻得曾经那个女子全部的过往。

60年,相较恒河沙数的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般的物种消亡,甚至比起中华民族的5000年文明史,都算不得什么。

但是,若说起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的一日千里,一个女人53年的生命旅途,60年,太长了。

60年前的杨雅琴,第一次出现在《地雷战》简陋的电影幕布上。

右杨雅琴

那时的她不过19岁,不过是济南军区前卫话剧团一名不起眼的服装管理员。

杨雅琴不会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她会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偶像,她的照片剪影,会四处张贴在还不甚宽阔的大街小巷中。

命运像个淘气的孩子,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与希冀截然相反的大气馈赠,丰富且让人哭笑不得。

性格内敛的杨雅琴或许会有疑问,向来悲惨的命运怎会给予她这样的选择。

杨雅琴生活照

1944年出生的杨雅琴是杨家最小的女儿,新中国成立那年,她不过5岁。

这让杨雅琴不了解,就在几年前,她的父母兄姐还需要小心翼翼地活在一个随时可能丧命的年代里。

活着,只不过是他们最基础的诉求,可惜,有时候这也是一种奢望。

当国民政府那密集的、带着“火星儿”的枪子儿从哥哥鼻尖划过时,想要避难的一家人被吓得赶紧躲回了城里。

于是山东济南,变成了杨雅琴的原籍,她的故乡。

在这里,她受到了齐鲁大地水土的滋养,骨子里便有了豁出去一切的大气豪迈。

杨雅琴年轻照

可是,正如杨雅琴不经历、也不了解父母曾经的苦难一样,她同样不理解为什么家中长辈只能陪伴她短短几年。

2岁那年,还没亲眼看看新时代的母亲不幸去世,7岁,已经有了记忆的杨雅琴却亲眼看到了父亲的逝去。

尽管家中遗留了些许封建朽规,生为女儿身的她吃食待遇总是逊色于哥哥们不少,但是对父亲的去世,杨雅琴依旧悲伤。

小小年纪的她似乎意识到了,从那时起,她的直系亲人中,只剩下了兄姐。

杨雅琴

实打实长在春风里的杨雅琴并不缺吃少穿,尽管家境贫寒,但是作为家中最小的妹妹,比她大的哥哥姐姐依旧很称职的承担了父母的责任。

可惜,父母在子女的生命中,怎能被轻易替代。

母亲的温情,父亲的严厉,以一种摧枯拉朽、不可抵抗的方式缺席了杨雅琴的成长,于是,她的性格,逐渐变得内向且深沉。

这让她对“家庭”,有了近乎偏执般的追求。

1959年,山东济南军区前卫话剧团称要招收文艺兵。

生性腼腆的杨雅琴本无心“凑热闹”,但是在姐姐的鼓励下,加上要好的小伙伴也要参选,她选择迈出了人生中相当重要的一步。

杨雅琴定妆照

那时其不过15岁,容貌还未完全长开,却早已有了标致模样,妥妥的一个小美人胚子。

杨雅琴的美并非矫揉造作的传统之美,而是浓眉大眼、五官精致的大气之美。

一眼便能看出这是个美人,艳如火焰之烈,而非玫瑰之姿。

为了给考官们留下一个好印象,也为了将妹妹的最大优势显露出来,杨雅琴已经成婚的姐姐给予了她相当大的支持。

不仅将自己结婚时只穿过一次的皮鞋慷慨奉上,还特意扯了块布,给她做了一身新衣裳。

尽管麻布粗糙简陋,也改变不了当时它作为生活用品中奢侈品的佼佼地位。

杨雅琴年轻照

于是,在全新“装备”的加持下,散发着青春气息的杨雅琴就这样走进了考官的眼中,也成功走进了前卫话剧团的大门。

可惜,那位同行的伙伴却不幸落选。

刚刚进入剧团的她被分进了后勤组,职位是服装管理。

“后勤”,几乎每个文职兵都工作过的地方,鲤鱼跃龙门的不少,默默无闻得更多,杨雅琴以为自己是后者。

1961年,《地雷战》立项,因为在山东拍摄,济南前卫话剧团成了八一制片厂的重点选角地点。

此时距离杨雅琴进入剧团不过两年,按理说,才刚刚18岁的她,并没有任何相关经验,是不具备“被选”的资格的。

杨雅琴

但或许是天意,《地雷战》要启用的演员规模相当庞大,于是在服装科兢兢业业两年的杨雅琴被拉去凑数了。

谁曾想,这一凑,就凑出个明星来。

杨雅琴虽然年龄小,但是个子可不低,在一众女团员中,身形相当显眼。

那时候演戏还只是一份职业,不掺杂过多规则的操纵下,外形条件出色的杨雅琴竟然被分配到了《地雷战》中的“田嫂二嫚”一角。

她也成为了此部电影中,最出挑的一个角色。

除却那浑然天成的演技,杨雅琴陌生且倩丽的外貌也成为了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种情况,虽不至于让她成为大街小巷人尽皆知的电影明星,却也让八一制片厂的导演制片人们记住了这个年轻靓丽的女孩儿。

《地雷战》杨雅琴扮演的田嫂

后来,《苦菜花》剧组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演员,导演组最先选角的地区,是北京。

这部被打上“经典”的电影如何出色无需多言,从选角开始便精挑细选的工作让这二字当之无愧。

《苦菜花》主要的时间线被放在了1937年,抗战刚刚开始时,以山东某地的抗日活动为主要剧情,主演是八一场的女演员——曲云。

曲云在其中扮演“冯大娘”,从本分传统的中国女人到怀揣抗日激情的巾帼战士,电影拍摄在如今看来虽粗糙,但胜在激励人心。

军战片需要严密的逻辑,冯大娘在身份转化过程中,除了在村中地主的迫害下,不幸丧命的丈夫,以及远走他乡的儿子,还需一位重要角色的加持。

左娟子,杨雅琴饰

这个人,就是娟子,冯大娘的女儿。

而剧外,这个角色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赘述。

主要出品方——八一制片厂,有个人尽皆知的习惯,一部电影在哪拍,他们就找哪里的演员。

而这部电影的背景是山东,于是他们便把角色的选择再一次放在了济南军区前卫话剧团之中。

大剧组来选角,剧团团长欣喜不已,更是全力支持,将剧团中出色的女演员挑出来,供剧组工作人员选择。

可这次,便没有杨雅琴的份儿了。

因为她还是那个小小的服装管理员。

已经小有名气的电影演员在结束拍摄后,再次回到了往日默默无闻的本职之上,这在如今简直不可置信。

部队仓储货架

而从导演组后来的言行来看,他们此次的目标,已经相当明确了。

因为在考察完全部的女演员之后,导演默默问了一句:

“你们演田嫂的那个演员呢?”

剧团领导恍然大悟,迭声解释那位女演员不过是剧团中一个小小的服装管理员,如果需要,可以立马把她叫来。

迷迷糊糊,还不知事情全貌的杨雅琴就这样被推了出来,她平日里素来低调内向,此时面对导演组的质询不知所措,显得有些紧张。

“可能是工作性质不一样,她有点紧张,但我们心中有数了”,日后,导演韦林玉在采访中这样说道。

而《苦菜花》的主演集齐之后,大家发现除了八一制片厂的北京籍演员,主角曲云、袁霞,包括杨雅琴,都是山东籍。

《苦菜花》剧照

同为山东大妞的曲云曾这样形容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杨雅琴:

“不太会演戏,但是教她怎么做她就怎么做。”

杨雅琴是个演艺界的“新兵蛋子”,没有经验的她也曾被导演组质疑能否担得起主角的担子,却没想到,这个少言寡语的女孩用实际行动令他们刮目相看。

不过二十多岁的少女还带着点圆润的婴儿肥,生活中,这可看做娇憨的证明,在摄像头下竟是个大问题。

于是,作为拍摄场地的昆嵛山,第一次被这个剧组的演员开发出了其他的性质——爬山。

从半山腰爬到山顶,从山顶再回到半山腰,这段路程被杨雅琴走了百八十遍,身上多余的能量被她用食宿时间等价交换了出去。

杨雅琴

作为她生命中无可取代的存在,杨雅琴为《苦菜花》付出了无数的辛酸血泪,取得的成功自然也与之相匹配。

1965年,《苦菜花》公映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20世纪60年代现象级的电影作品。

其中主角——杨雅琴,也成为了当时国民度最高的电影明星之一。

她被调入了八一制片厂,成为了其中鼎鼎大名的当家花旦。

在那个即便是专业演员出身也可能无戏可拍的年代,杨雅琴年年挑大梁、次次担任女主角,足见其能力之优,名气之盛。

杨雅琴《苦菜花》剧照

变故发生在一年后。

21岁,一个女演员最好的年纪,刚刚取得巨大成功的杨雅琴踌躇满志,心中必然也想做出一番大事业。

可惜,在八一制片厂虽然能保全其身,却无法丰富其经历。

即便在层层严格苛刻的政审下能够进组拍摄,电影也随时都有可能因各种原因停拍、延迟放映、甚至被直接下架。

杨雅琴(左)

作为当代著名的电影演员,杨雅琴无疑错过了最好的一段年华岁月,但是幸运的是,情况稍微好转一些后,她的努力并未付诸东流。

1975年,拍摄《青春似火》时,全组演员被告知要去钢铁工厂进行为期6天的考察。

杨雅琴对自己的工作向来认真负责,对自己未曾涉足过的领域,她怀揣着敬畏,也保持着胆怯。

在她看来,短短几天的体验完全不足以让她与电影中的轧钢厂女工梁东霞共情,她甚至与友人直言:

“导演凭什么对我有信心......我恐怕会辜负了大家的厚望。”

“我讲的是真心话,我没有在工厂生活过,不知道钢铁厂女工的生活状况,这几天虽然下厂,不过是蜻蜓点水,再过几天就要进场回摄影棚了,你说我急不急。”

谨小慎微的个性实在不适合出现在这个“泼辣”的女子身上,对演戏向来热情大胆的杨雅琴向来是最容易被自己缠绕住的女人。

电影《青春似火》宣传照

20世纪70年代后期,杨雅琴主演的作品呈井喷式爆发,《侦察兵》、《青春似火》、《蒙根花》等作品将她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而与事业上的一帆风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雅琴的感情生活。

“我姑姑这一生总想追求一种真情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她这一生都没有追求到。”

这是杨雅琴的侄子——杨军,毫不避讳地对姑姑做出的评价。

对感情的极致追求来自于家庭缺少的温度与关爱,终其一生,她都在追寻自己曾经失去的一切。

可惜,世事怎会皆如所愿。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一位部队的战士,二人经由友人介绍,本身并无多深厚的感情基础。

虽然共同生育了女儿杨小洁,但是这段婚姻后的争吵、冷战与降温,无疑踩在了杨雅琴的痛点之上。

杨小洁

她最讨厌的,或者说最害怕的,就是脱离温情的亲密关系,这让二人的婚姻很快便走到了尽头。

向往自由恋爱的杨雅琴在30岁之后缓慢失去了自己的事业心,否则她不会因为第二段感情的升温,毅然决然辞去八一厂的工作。

无数影迷为此伤心至极,可那个车马慢的年代,就连挽留,都显得那样缓慢,追不上离人的脚步。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娱乐文化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影视行业焕发了新生机,娱乐圈雏形初步形成。

可这些,与杨雅琴再也没有多大关系了。

上个世纪的香港

1992年,她跟随第二任丈夫去了香港。

她以为,人生终于可以享受了。

她觉得,这就是她梦想中的爱情。

可这段婚姻也不过是第一段感情的复制粘贴罢了。

婚后无数次的争吵,与日渐冰冷的房子,让那个曾经如花般的腼腆少女变成了一个每日酗酒抽烟的落魄女人。

这一切,都被女儿杨小洁看在了眼中。

年轻时的杨小洁有些叛逆,但是她心疼母亲,更痛心这些情感纠葛间接夺去了母亲的生命。

《第二个春天》剧照

尽管生老病死世人无法控制,但是不可否认,那些年的郁结于心与糟糕的生活规律是让她患上肺癌的主要“凶手”。

1997年9月29日,杨雅琴在北京的一所医院逝世,终年53岁。

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她从香港回到了内陆,在北京,她开始积极治疗自己的疾病。

金银珠宝、爱恨情仇,在生死面前都成了外强中干的纸兵草矛,可惜,医生不是神,医院的墙面承受了人世间最多的眼泪。

杨雅琴弥留之际,病痛让她对守在病床前的女儿无力叹息:

“妈妈真想再好好看看你。”

杨雅琴在《西子姑娘》中

不再叛逆的杨小洁日后提到此事时,依旧忍不住哽咽。

最后的最后,留在她病床前的,不是她为之付诸半生心血的荣誉成就,不是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伙伴,更不是她午夜梦回望眼欲穿的爱情对象。

只有惨白的墙面,与泣不成声的女儿。

曾经合作过的导演演员在提起杨雅琴时,赞扬中总是掺杂着怅然的叹息,这不禁让我们感慨:

究竟是该遗憾她的红颜薄命,还是敬仰她如流星般璀璨的一生呢?

0 阅读:68
斜烟风起

斜烟风起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斜烟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