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家车型的竞争力,奔驰和宝马均开始进行改款,率先完成升级的奔驰C级以更靠近S级的设计风格成功打动更多消费者买单,而主打运动的宝马3系自然也不甘示弱,除了外观细节的升级之外,在车内配置上也进行了更具科技感的改造,加入了双联曲面屏的搭配,换代后的新车共推出了9款版本,分为长轴和标轴两个部分,对应29.99—39.99万的定价。
说起新车最大的变化,那必然是内饰层面的大胆革新了,与老款车型相比,中控台整体依然保持着较为平整的轮廓造型,台面加入了细腻的软性面料进行覆盖,边角处加入了平直的缝线处理,更多镀铬和烤漆饰材的使用也让车内保持了应有的豪华质感,出风口边缘均为镀铬条封边,新样式的短拨片式换挡机构更显简约,车内最亮眼的要数全新换装的曲面双联屏搭配,悬浮式的布局加上超大尺寸的样式为车内增加了不少科技感。
双联屏由12.3英寸的液晶仪表与14.9英寸的中控屏共同构成,在全新的iDrive系统加持下拥有了更为细腻和炫酷的显示效果,模块化的功能分区加上左侧的菜单栏能更轻松进行操作,系统内除了基础的各类行车应用外,还加入了多款更具本土化气息的应用搭配,包括智慧停车、CarPlay等均有配备,同时车联网的加入也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自行进行应用拓展。
车内的座椅在BBA中属于更注重包裹性的一类,虽然内部的填充材质相对偏硬,但表面也加入了菱纹缝线搭配,提升了一些质感表现,标轴与长轴版车型分别拥有4728*1827*1452mm和4838*1827*1454mm的三围尺寸,轴距则对应为2851mm和2951mm,177cm的乘客居于长轴版后座时,头顶能保持在3指余量水平,同时膝部距离超过2拳,短轴版虽然有10cm的缩减,但对于整体乘坐表现影响较小。
标准的三厢结构让后备厢内部拥有了充裕的装载容积,两侧内壁同样布局规章,同时偏后的位置还加入了单独的储物格搭配,在装下20/24/28英寸不同大小的行李箱后,还能让一些偏小件的物品更好放置。车内提供有常规的扶手箱和手套箱配置,但内部容积仅为够用水平,门板处在储物槽前端还配有杯架凹槽,能更加方便车内乘客的使用。
除了内在的变化外,新款宝马3系在外观上的改变也更显年轻,车身整体的轮廓造型延续了修长灵动的设计风格,同时在车头部分提供了两款中网样式选择,320i和320Li车型依然采用了宽扁的直瀑式双肾结构,更为外凸的造型增强了立体视觉感,其余车型均为点阵蜂窝结构,看起来更加时尚动感,头灯内部利用拐角型的日行灯带作为隔断,大灯组则规整地排列其中,前包围带有锋利的组件样式,导流槽与中央通风口都更显犀利。
侧面修长的车身加入了更多充满力量感的线面组合,短轴版车型相比长轴版在腰线的布局上更显紧凑,贯穿机体的线条组合不仅拉长了视觉长度,还让车门的立体感更为丰富,无论是内凹化的型面处理还是扬起的裙线搭配,一切元素都是为了将车侧的运动气息展现得更加充分,曜夜套装将一些镀铬材质换为了黑色封边,进一步增强侧面的战斗气息。
车尾部分保持了更为低趴的宽扁轮廓,扬起的鸭尾轮廓可为车身带来更多下压力,同时也让尾部的运动气质足够迷人,楔形尾灯内部配有拐角型的醒目灯带,略带熏黑的处理加上立体化的外廓造型在点亮后更有辨识度,后包围带有清晰的凸出轮廓,两侧通过折痕的导流槽配双出排气来彰显运动气息,略微上扬的车底护板也让车尾更显紧致。
动力和驾控对于宝马而言是永恒的主题,新款宝马3系在动力的选择上颇为丰富,提供了三款功率设定的2.0T,拥有115kW(156Ps)/135kW(184Ps)/180kW(245Ps)的功率,扭矩则为250N·m/300N·m/400N·m,均匹配ZF的8AT,从中功率车型的动态表现来看,充沛的动力储备在常用的速域内都能提供足够强劲的加速感,8AT的匹配依然是完美的存在,不仅具有更聪明的逻辑,在平顺性上也能拥有更好的表现。
麦弗逊与多连杆的悬架组合虽然已经迎合国内需求进行了更多软化处理,但骨子里仍然留有一定的运动化基因,快速过弯时可以感受到车身的极限较高,虽然有一定侧倾发生,但整车依然紧贴路面。转向的力度偏重,但并非吃力的感觉,相对偏沉的阻尼回馈能为驾驶员传递一些路面信息,车头的响应和指向性足够灵敏和精准,这也是宝马体现其运动属性的根本。
写在最后
针对车内氛围的智能化升级,让宝马3系拥有了更加迎合当前主流趋势的设计风格,细腻炫酷的显示效果和丰富的应用也更符合年轻一代的偏好,同样精准充沛的动力也保持了宝马3系的运动基因,不知道你对这次改款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