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购房服务平台「西安房哥」,深耕十年,接地气,说人话!
上周五直播,有读者问沣西的房子,想买来投资,还好是隔着屏幕,如果见面,不敢想象是怎样一番争吵。
正如黑格尔所说,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翻译成陕西话就是“记吃不记打”。
过去五年,以西咸为代表的诸多小区,自住正好,投资失败,在房价狂飙的时间里,他们都没有赚到钱,2024了,“跌跌不休”时,有人还要假装投资买房?
今天的投稿,来自一位资深读者,买房爱好者,在沣西的经历!
人生阅历
投稿:读者丫头
虽然我给自己起的网名叫丫头,但其实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小时候父母叫我丫头,以此怀念罢了。
每每提起沣西的这次投资经历,朋友总劝我,不就是一套房子买错,又不是人生走错路,况且你也不止这一套。
话虽如此,但的确就是眼光差劲,选择失误,高位站岗,与我同一批去选房的同事里,这样的经历都不少,但能站出来说的人寥寥无几,对我而言,这是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分享,没什么丢人的。
对于50岁年纪的人而言,因为亏点钱就郁郁寡欢,呼天喊地的,也大可不必,都是人生阅历而已。
购房的经历也很简单,21年老公公司搬到沣西,外加我自己工作来往创新港和老校区,就在地铁沿线看房,选了沣西某小区,当年小高层带装修,均价是19500元/㎡,如今周边14000元/㎡,都卖不出去。
老话说,有因才有果,对我而言,沣西买房失误是果,但原因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我和老公都是90年代初的大学生,他学医,我学文,毕业后,我留校考研,后来当了老师,他2000年从学校离开后,和朋友合伙做医药生意,由于常年在外,家里就是我和女儿,外加两个老人。
老公能挣,但我也不是大手大脚的人,基本每年的结余也都存起来,和老人住在家属院,女儿也一直在附近上学,一直到小学毕业后。
在我所处的圈子里,大家都还算比较理性,身边老师居多,生活固定,最大的投入也就是在子女的教育上。
我一半时间代课,一半时间陪读,女儿也很争气,小学、初中都没费太多心思,成绩是班里中游,但舞蹈、钢琴的成绩都还不错,人也开朗。
07年,家里老人去世,考虑女儿也慢慢长大,还有一些积蓄,就打算在周边买套房改善。
购房履历
当年的商品房不如现在这番繁华,东郊都是老厂区,也看不到什么高楼,最终舍近求远,跟着女儿上学走,来到了高新。
虽然已是17年前,但当年的房价我印象很深,均价都在4000元以上,如果以当年眼光看,也是站在高点上,毕竟第二年2008大地震后,市场明显降温,房价也开始下降。
我们第一次买房,就刚好赶在07年降价前,当时高新最火的小区就是枫林绿洲,开发商宣传畅达第五大道,周边20个都是中高端小区。
住惯了家属院,哪见过这阵势,新颖的户型,庞大的绿化,外加周边冉冉升起的写字楼,犹豫再三,外加女儿在附近上学,最终买单,我则是城东,高新两头跑,颇费周折。
枫林绿洲住进去了,很久没有关注过房子,一是女儿到了高中青春期,叛逆,早恋,那几年身心俱疲,我这边考证,评选,带毕业生,也是时间紧张,都是老师,自然明白这个阶段的困难,没有更好办法,就是沟通和熬。
二是当年的西安房价非常萎靡,除了些带指标的学位房外,整体楼市四平八稳,各种买送优惠,自然关注买房的人也就少很多。
于是,女儿高三的那一年,在我强烈要求下,他爸把公司搬回高新,就近陪伴,主打一个严防死守,专心学习,最终纠结再三,选择和同班人一样,出国留学。
她们那一届,去美国和加拿大的最多,我俩总觉得漂洋过海,太远了,万一以后留在国外,岂不是失去了女儿,最终申请了新加坡,网上都说新加坡是半个小中国,也更容易融入。
女儿出国学习后,我俩的生活恢复正轨,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老公在高新的公司,还算顺利,他日常就住在枫林绿洲,我周五下班过周末住高新。
平时就住学校旁的常春藤花园,身边也有不少同事,邻里非常熟悉,这是我们在西安买的第二套房子。
时间一晃就到了15年,女儿那边学业顺利,计划着回国发展,我和老公谋划,干脆在西安再看一套房,留个婚前财产。
15年的时候,西安已经有不少大开发商了,什么万科、金地、龙湖、中海都是赫赫出名的,但房价明显涨了很多,金地、中海在曲江的小区已经上万,高新路、锦业路沿线的,也越来越贵。
有一次,开车走南三环,路过曲江,想起小区里天地源在曲江的广告,就去看了下,现在叫曲江二期。
当时周边都是工地,也是卖规划,比如国际中学,国际医院,雁鸣湖公园,杜陵公园等,听着很心动。
最关键的是价格低了不少,高层均价7000多,洋房9000出头,幻想着这是下一个曲江南湖,周边环境好,以后养老也合适,于是下单等交房。
17年,西安突然涌入很多外地人,楼市一下子火爆起来,顺势出了限购政策,本地户口已经有2套或者2套以上的房子,就不能在西安买房。
一边是我们二手房中介轮番打电话问卖不卖,一边是房价快速上涨,到处都在摇号,我们也动了卖房换房的心思,也就是在这一年,通过朋友介绍,我认识了房哥。
开始是看文章,后来是在电视、广播上看到,觉得小伙讲的挺好,也面善,就一直关注到今天。
原本是打算卖掉手里的房子,腾出名额,但枫林绿洲家里要常住,小区二手房也保值,常春藤花园更是舍不得,曲江香都刚交房没多久,又是洋房。
这舍不得,那舍不得,想着手里的房子都还不错,虽有买房想法,但限购阻挡下,却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不限购的范围,基本都是西安外围,西咸为主,空港太远,泾河太旧,秦汉太荒,剩下的就只有沣东、沣西。
投资失误
20年6月,学校的研究室,实验室和部分部门开始搬迁到创新港,我也开始了沣西和老校区两头跑的生活,于是有了沣西买房的打算。
一方面职工生涯,都是跟着学校走的,就近买房也是约定俗成,另一方面,沣西当年的发展势头也好,地铁、学校、公园都在拔地而起,房价也是越来越高。
20年已经是到处摇号,21年更是疯狂,西咸我关注的小区也开始摇号登记,3月,老公公司搬迁的事儿已经敲定,我开始在周边看房。
当时,同事介绍,最火的小区叫科为城学府,四月开盘,小高层预计均价是19500元/㎡,实地调研后,觉得位置还不错,靠近地铁口,到学校不远,旁边还有西工大翱翔小镇的规划。
就在开盘前的四月初,这个小区旁边土拍,说是华润和中海抢地,摇号了100多轮,楼面价就12000+,这一下让我们慌了,都说地价决定房价,这以后必然要涨。
外加置业顾问说,20年底熙府开盘,也是一房难求,更加坚定了我们这次选房的决心。
诚实的说,当时是有投资心态的,创新港那边职工有住房,其实自住是可以解决的,但限购下,眼看房价上涨,总有一颗不买就错过的心,当时的心态也不求涨太多,和原价相当,比存钱强就行。
可能是沣西的房价太凶,摇号太火,很快,就迎来了新政,8月30日,沣东新城全域,沣西新城高桥街道、马王街道纳入限购、限售范围。
一纸限购,让不限购这个巨大的优势彻底消失,原来还在沣西看房的人,瞬间失去购房资格,我们后知后觉,想着限购说明人多,人多就有未来。
谁曾想,限购后,沣西的热度直线下降,从华润、龙湖,再到万科、科为、中铁、紫薇,房子开始陷入滞销,紧接着就是开发商的各种优惠和降价。
周边新房不仅多,还价格低,自然已经买过的业主必然背刺了,原价19500+,现在14000+,赔进去的不止首付。
再往后,甚至新闻上沣西的声音都少了很多,身边买房的,要么不买,要么回到西安的高新、港务区,生活更方便,价格还更低。
当年同样的预算,如果知道后面不限购,买高新、航天、曲江、港务,这个故事怕是另一个结局了。
沣西的房子投资失败后,我自己也开始心态归零,重新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工作和家庭上,学校收支一直比较稳定,但老公公司这几年受出口,口罩影响还是挺大的。
本来想着搬回来,人员和经营成本低,补贴和政策多,没曾想,市场也萎缩了不少,现在去外地找客户,还是得两头跑,不着家。
上个月,他和我商量,不行就再搬到南方去,我不同意,女儿已经出国在外,这再两地分居,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为此还吵了一架。
对我们而言,一套房子买贵了,吃了教训后,重新好好生活,身边买烂尾楼,买公寓,海南买海景房的不在少数,不少都交不了房,就像朋友说的,只是一套房子买错,又不是人生走错路。
就我们目前的现状,房子够住,生活平稳,就已经很知足了,这两年,好房子越来也多,也越来越贵,对于我们50岁的年纪,已经没有折腾的必要了。
往后是跟着女儿走,去别的城市养老,还是守在西安,就住在曲江二期,都可以,就像房哥说的,历史进入垃圾时间,作为普通人,能做的就是熬过去,存点钱,少负债,养好身体,看开点!
闲下来的时间,我也有心思捋一捋自己的买房故事,在此投稿,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生活,善待自己,理性看待买房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