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呐,巧取豪夺终究会遭到报应的。史书记载,姚苌在苻坚淝水兵败之后,立马跟一直对自己还不错的苻坚翻脸了,并痛打落水狗地把苻坚活活勒死在五将山,因为他以为传国玉玺在苻坚手里,而苻坚不肯交给他。从而一辈子活在苻坚的噩梦里。
有人如姚苌踩着苻坚的尸体上位,也有人要打着苻坚的旗帜继续奋斗,苻坚死后,苻家的残余势力在苻登的领导下跟姚苌没完没了地纠缠着。关键是,心黑的姚苌却手不硬,被苻登打得是哇哇叫。最后史书安排他死在了苻登鬼兵索命之下。
为什么史书要这么写呢?就是为了恶心你不择手段的姚苌呗!你恩将仇报、忘恩负义、刨坟掘墓、下作无情,坚决是不能被原谅的。
按理说,后秦随着姚苌的丑陋谢幕,姚家也应该凉凉了。毕竟他们老姚家的基因就那样,不应该出现了什么好的接班人。但或许是老天不想帝国的大西北太过于萧条和孤单,居然给后秦安排了一个所谓的中兴之主——姚兴。
姚兴这个人呢?跟慕容宝一样有文化,又没有苻登、吕光那样嗜杀,也不像西秦乞伏部那样受汉人抵触,还不像拓跋珪那样喜怒无常地对身边功臣落井下石,是一个难得的有文化、注重建设和发展的领导人。
姚兴是姚苌的长子,一直被姚苌当成接班人在培养。每次姚苌出征,都是让他在家主持工作,在后秦的威望很高。而且姚兴不管外面如何战火连天,从来不会荒废学业的,跟身边的中舍人梁喜、洗马范勖等人时常探讨经籍。
可是在那个人人都是野心家的时代,姚苌去世后,姚兴的处境也是危机四伏。外有苻登的武力纠缠,内有其镇镇阴密的叔叔姚硕德、镇安定的叔叔姚绪、戍卫长安的弟弟姚崇等人对后秦的最高位置各有想法,都没有对姚兴继位公开发表支持声明。尤其是姚硕德,威望很高、兵力很强,他没表态,姚兴这个位置就根本不稳。如果姚家陷入内乱,早已虎视眈眈的苻登能否乘虚而入地成功报仇雪恨、复兴前秦,就很难讲了。
也就是说,姚兴刚刚接班就碰到了一个大难题,关键是解题的核心要素还不是掌握在他手里,得看他叔叔们和弟弟的格局和态度。
庆幸的是,他的叔叔姚硕德有着五胡时代罕见的大局观,为打消姚兴的顾虑迅速轻身来到姚兴帐前表明态度,拥护捍卫姚兴的领导地位。
硕德曰:“太子志度宽明,必无它虑。今苻登未灭而骨肉相攻,是自亡也。吾有死而已,终不为也。”遂往见兴,兴优礼而遣之
后秦这边刚刚勉强稳住大局,苻登那边便趁着后秦国丧的机会来报仇了。声势还挺猛,苻登先后攻占姚奴、帛蒲,咸阳太守刘忌奴也趁乱反叛了。
姚兴一看形势如此逼人,也敢忙着给自己加冕,只是自称大将军,便领兵灭火去了。他先是奇袭咸阳把刘忌奴给拿了。
但此时,苻登大军距离长安也不足百里了,最前线的始平太守姚详据马嵬堡拒敌。姚兴担心他顶不住,便自率精锐骑兵去牵制苻登,命尹纬率步兵前去支援姚详。
登众甚盛,兴虑详不能遏,乃自将精骑以迫登,遣尹纬领步卒赴详
结果呢?尹纬刚到战场就想整点气势出来,所以不顾姚详的劝告而出兵迎战苻登,犯了兵家大忌。但是姚兴再次命好,因为苻登那边也飘了,以为姚苌一死,打后秦就是一路割韭菜,所以配套工作没做好,连饮水都断供了,被尹纬轻松击败。
登争水不得,众渴死者十二三。与纬大战,为纬所败,其夜众溃,登单马奔雍
一出马就打秃了纠缠他爹十来年的强劲对手,姚兴在后秦的声望终于夯实了,所以此战之后,姚兴为姚苌发丧,并在槐里称帝,改元皇初。
苻登大败之后,单人匹马地去投奔雍城的弟弟苻广了。结果苻广和守胡空堡的太子苻崇听说苻登大败后直接就溃不成军的出逃了。
394年四月,苻登逃奔平凉,收集残兵后进了马毛山打算打游击。
六月,姚兴前来斩草除根。苻登派其子苻宗到西秦为人质求救,乞伏乾归派两万骑兵救援,结果西秦和前秦的二秦合力没打过后秦,苻登死在了战场上。
战后姚兴离散了苻登部众为农户,随后又迁徙了边境阴密地区的三万户回长安,打包分了四个营户区,置四军统领。
散其部众,归复农业。徙阴密三万户于长安,分大营户为四,置四军以领之
这是啥操作呢?也就是苻坚同志率先在胡人中推广的“离散部落”,其实也就是汉人的“编户齐民”,是肢解和驯化敌对势力的大杀器。这一招的历史起源是哪呢?是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的户籍制度,背后逻辑就不再解释了,反正就是人口、财产登记在册,用土地、定居等方式进行捆绑,谁都别想跑。
砸死前秦之后,姚兴终于坐稳、坐实了西北王的位置。
姚兴的人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没像拓跋珪复国那样要靠自己老妈去陪人家大晚上喝酒才能逃到舅舅家避祸,也没有叔叔、兄弟跟他争位置,周边也没有什么特别强劲的对手。
但是姚兴最终还是把后秦给搞砸了,为什么呢?因为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经验主义误区,他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来总结和选取人生算法,一个人一辈子走得太顺,就不会对苦难、险恶有深刻的认识,进而在乱世缘木求鱼。
苻登被杀后不久,其子苻崇投奔西秦,于湟中即位,但于这年十月被西秦赶了出来。随后,苻崇又投奔了仇池杨氏,并与杨定合兵攻打西秦。最终两人先胜后败,双双被杀。前秦就此彻底灭亡,退出了历史舞台。
前秦彻底覆灭后,姚兴又消灭了盘踞在武功的墙头草窦冲,扫清了陇东的所有割据势力。
396年,姚兴拿下上邽将手伸过了陇山,任其叔姚硕德为秦州牧、领护东羌校尉,镇守上邽。同年年底,姚兴派叔父姚绪东渡黄河,借助汾阴大族薛氏的帮助,姚绪在龙门偷渡黄河成功随后反攻蒲坂,将手深入了河东地区。
397年九月,姚兴弟姚崇攻击鲜卑薛勃部,把将手扩到上郡。
399年,趁着东晋内乱,姚兴开始东进中原,先后占领弘农,陕城。然后由于当时的东晋雍州刺史杨佺期一心想要背刺桓玄,所以对后秦的进逼熟视无睹,淮河、汉水以北的大量势力纷纷归附了姚兴。
400年,西秦的乞伏乾归把首都从金城东移至苑川逼近挑衅姚兴,姚兴随后命令姚硕德率兵五万攻打西秦。乞伏乾归亲自出战,姚硕德由于深入敌境被断后勤给养,逼得姚兴也倾国救援而来。乞伏乾归将两万精锐中军埋伏在伯阳川,在侯辰谷安排四万人的外军为后继,亲率数千骑兵引诱姚兴进入包围圈。但乞伏乾归这个好剧本最终被老天抢戏,一场大雾让他跳进自己挖的坑,诸军失联,被姚兴大败。
俄而大风昏雾,遂与中军相失,为兴追骑所逼,入于外军。旦而交战,为兴所败
一战打光老本的乞伏乾归先是投降了南凉,后又归降了姚兴。
按道理说,这是姚兴在关陇地区独霸一方的绝好时机。但姚兴居然脑洞大开地做起了老好人,他把乞伏乾归的部众都还给了他,还命他回到了老根据地苑川。相当于乞伏乾归仅仅是名号上降级了,实际上依然是当初的西秦王。
姚兴见而大悦,署乾归持节、都督河南诸军事、镇远将军、河州刺史、归义侯,遣乾归还镇苑川,尽以部众配之
401年,姚兴又抓住凉州乱成一锅粥的好时机,把凉州一霸后凉打得困守孤城,西凉、南凉和北凉相继认后秦为老大哥。
这年九月,后凉国主吕隆也挺不住了,终于向姚兴投降了。但姚兴还是老操作,仅仅收了吕隆交来的五十多个人质,然后名号上把吕隆降职为刺史,继续留在原地当山大王。
九月,遣使请降于秦。硕德表隆为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建康公。隆遣子弟及文武旧臣慕容筑、杨颖等五十余家入质于长安
此时此刻,国际形势其实变成了三足鼎立,东面是一统河北的拓跋珪,南面是疯狂内战的东晋,西面就是他称霸西北的后秦了。
姚兴即位之后,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人生巅峰,他们老姚家一辈子打谁都是被刷战绩,但是在他手里却轻松成为了天下三巨头之一,老姚家从来没有这么风光过。
但是,姚兴一辈子努力学习文化,估计也是没怎么把书读通透。苻坚那么好的前车之鉴,你怎么就看不到呢?你不是在玩和和美美的过家家游戏,而是在进行你死我活的种族战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你不懂吗?就算你要学苻坚的“仁慈”,也不是这么学的呀,人家苻坚当年讲仁慈,至少是把异族的核心贵族都弄进了关中集中营了,才仁慈地善待他们的。你却只要人家放下武器,就原封不动地让人家在原地当上大王,没这个搞法吧?
打个比方,你去追一个女的,只要对方答应做你女朋友,她跟不跟你睡,或者她跟谁睡,你就都无所谓了吗?
其实姚兴前面处理前秦的问题就做得很好嘛,离散部落再用恩德、绝对武力去慢慢驯化他们,这不香吗?
姚兴终究是在东施效颦,他对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确实是一知半解。如果他真的把汉文化学透了,就一定会知道“菩萨低眉一定要配上金刚怒目”的道理,就一定会知道儒法两道要搭配着用。
当然,姚兴之所以会这样温柔,跟他那个缺了八辈子德的老爹也有关系。姚苌这一辈子算是臭大街了,基本上干的所有事情都让他们老姚家在江湖上抬不起头来。所以姚兴想用自己的仁善谦和去慢慢挽回家族名声,慢慢去洗白他们老姚家。这一点大家应该不难理解,父母干了一辈子缺德事,孩子但凡有点好好做人的想法,就必然要更加谦恭。所以,大家如果真的希望孩子活得硬气点,就一定要少干缺德事!
另外还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姚兴这个人信佛,对佛学的贡献很大,著名的佛学大师鸠摩罗什在后凉被打崩了之后,被他弄到了长安。然后鸠摩罗什在这一时期翻译了诸多的佛学经典,从而为中国的后世注入了一股新的思潮。
佛曰“众生平等”,但其实在佛的眼里,众生是不可能自觉平等的。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佛的护法的韦陀菩萨手里的法器是降魔杵就知道了。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重点在“未来”二字!
其实姚兴和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其实就是两个极端!姚兴过右,商鞅过左!
但人永远是很复杂的,总在变!身份、利益、境遇、情绪等变量出现不同时,他们的行为逻辑是不一样的。
姚兴既然被命运安排成了一国之君,那就应该从一国之君的角度去为自己的臣民披荆斩棘、遮风挡雨,而不能自己单方面选择做一个好人。恰如当年商鞅不能为了成就自己和秦孝公的不朽之名而把整个秦国都变成杀戮机器一样。
人,总要学会结合自己的身份地位、能力觉悟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姚兴的后半生,就像一个处理器装了好几套操作软件,互相攻击、定期死机。因为他是西北人学做东北菜,喜欢搞一锅炖,认为啥都是可以兼容的。
401年,姚兴达到了自己的人生巅峰;402年,姚兴就即将遇到各种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