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在三国时期是曹操阵营里面的名人,出身于世家大族颖川荀氏,为躲避战乱举家前往河北后加入袁绍阵营,后来觉得袁绍不成气候就投靠了曹操,曹操非常重视荀彧,而荀彧也不负信任为曹操运筹帷幄,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还向曹操举荐了一大批人才,他们后来都成为曹操的得力助手。可以说曹操能统一北方,荀彧是第一功臣,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荀彧的儿子,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就把重心转移到巩固曹家基业上,虽然之后也有对外战争,但是比之前可少多了。赤壁之战后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曹操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再不敢轻易南下,统一天下在他这代是完不成了,他想要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汉朝的爵位有两种,一种是二十等军功制,最高是侯爵,而曹操是武平侯已经到顶了;另一种是诸侯王爵,只有皇家子孙才能获得,就是当年刘邦定下的非刘氏不得王的规矩。按照汉朝的规矩,侯爵有食邑,但是没有封国,不能治民,也不能世袭,官职只能自己做不能无条件传给子孙,这样曹操就成打工的了,他想要自己当老板。虽然他已经是事实上的老板了,但他还想要当名义上的老板,直接篡位的话又不愿意,曹操当了一辈子的汉臣,临老也不想改变。
有个折中的法子就是被封为公爵,这样就能封土建国了,这样在封国里面他就是名义上的一把手了,相当于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子孙后代也能世袭。但是汉朝并没有公爵制度,不过王莽曾经让朝廷封自己为安汉公,也就是说有先例,但是不是什么正面教材。
这种事曹操当然不好直接提出来,也不用他提出来,下面的小喽喽们摸清了曹操的想法后直接上奏要求朝廷封曹操为公爵。此时大部分臣子都是曹操的人不会反对也不敢反对,但是荀彧却反对,那么荀彧反对有用吗?还真有用,荀彧此时是尚书令主管政务,官职很高,他不同意,这事还真不好办。荀彧是曹操阵营里面的老人,也是汉臣,曹操也得让他三分,小喽喽们虽然咬牙切齿但是也不敢公开对他怎么样。
作为曹操的儿女亲家本来可以舒舒服服的安享晚年的,但是荀彧却偏偏不这样,其实他也知道改朝换代是迟早的事,汉朝气数已尽谁都能看的出来,但是深受儒家教育的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曹操违背祖制,他尚书令的职责也不能允许曹操越来越过分的行为。
但是曹操不这么做的话又不行,曹家后代别说一统天下,也许会很快垮掉,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为了后代的昌盛,他必须这么做,所有阻止他的人都会被杀掉,哪怕是他的亲密战友,儿女亲家荀彧。果然,荀彧死后曹操扫清了所有障碍很快被封为魏公,可以封土建国,国都就在邺城。那么,荀彧之死也就不难理解了。
曹操后来又被封为魏王,魏公国升级为魏王国,为后面篡位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曹操并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大公无私,如果那样的话当个丞相已经是位极人臣了,骨子里还是想要当皇帝的,但是又舍不得那忠义之心,毕竟他当了一辈子的汉臣,于是就为他的后代篡位扫清障碍,这样自己也能追封个皇帝,就能以皇帝的名义名垂青史。
荀彧死后曹操并没有为难他的后代,因为都是亲戚嘛,荀彧的后代也做了官,也算是一种补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