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这世上属于你的,不过两样——快乐与健康。若连这两样都丢了,人间便只剩归途。”红尘纷扰,世事无常,这一生真正能握在手中的,终究是自己的心跳与笑容。活得通透的人,早已明白:不弄丢快乐,不挥霍健康,不与岁月较劲,才是对生命最大的敬畏。
一、不弄丢快乐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人间不过暂寄之地,与其在患得患失中消磨时光,不如主动追寻内心的欢愉。快乐不是命运的施舍,而是一种选择。有人因一场雨心生愁绪,也有人撑伞听雨声,笑看积水流向远方。
《菜根谭》有言:“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快乐的人,总能在细碎的生活中找到光。哪怕是一盏茶、一片云、一页书,也能化作抵御风雨的力量。若总盯着未拥有的,快乐便如流沙;若珍视手中所握的,喜乐便似清泉。人生本如逆旅,与其负重前行,不如边走边歌。

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出真谛:“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年轻时总用健康换名利,暮年才知再多的钱财也买不回心肺的活力。曾见一位长辈,退休后仍沉迷酒局应酬,三年后病榻前感慨:“未享儿女膝下欢,却先尝尽药石苦。”
健康是暗夜里的烛火,看似微弱,却是唯一的依靠。纪录片《长寿密码》中百岁老人常说:“活到这把年纪,最骄傲的不是存款数目,而是每天能自己穿衣、做饭、看日出。”三餐按时、早睡早起、定期体检——这些最朴素的习惯,才是延展生命长度的密钥。别等疾病敲门时,才懊悔当初的放肆挥霍。

《增广贤文》有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生如江上行船,既有顺流而下的轻盈,也有逆流而上的艰难。遇到激流险滩时,莫非要撞破船头硬闯?不如暂时收帆靠岸,等潮起潮落,看天意自有安排。
杨绛先生离世前写道:“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若遇无解之局,若逢无缘之人,不妨像山涧溪流般顺势而为。工作失意,就当作命运的转场;感情离散,便当作渡口的告别。攥紧拳头伤己,摊开掌心才能承接新的机缘。正如佛家所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无挂碍,方得大自在。

弘一法师曾说:“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意境。”人生无需把所有事都攥在掌心,也不需要与每一段坎坷较劲。留住快乐的火种,织就健康的蓑衣,任岁月的风雨拂过眉间。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活成一支不灭的烛——不惧风狂,不怨夜长,只守内心一片澄明,静待人间处处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