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圈子里常说:胃癌被称为“穷癌”,穷人患胃癌更多,为什么?

昌宇随心养护 2025-03-31 06:38:3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参考文献:[1]《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2》[2]《国家癌症中心:我国胃癌发病与死亡现状》[3]《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1年第24卷第4期

咱们得先把这个胃癌说清楚。胃癌,说白了就是胃黏膜细胞发生了“变节”,开始疯长,变成了恶性肿瘤。它不像感冒来得快走得也快,它是那种“养成系”的病,一点点渗透你的生活,等你发现它,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

胃癌在中国的发病率非常高,尤其是在西部、东北、农村地区更为常见。全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超过40万例,死亡人数高达30多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几乎每天都有一辆高铁的人数因为胃癌离开我们。

更令人揪心的是,患胃癌的多是中老年人、农村居民、低收入群体。这就是“穷癌”这个标签的来源,不是歧视,是现实的无奈。

为啥穷人更容易得胃癌?我们得从头说起吃的太差,差到伤胃

农村不少人家里还保留着腌菜缸、咸肉吊、老坛子,这类腌制、烟熏、过咸的食物吃得多了,胃就受不了了。

这类高盐、高亚硝酸盐的食物在胃里折腾久了,会产生一种叫做亚硝胺的物质,这是胃癌的“帮凶”。有研究指出,长期食用腌制品的人,患胃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3到4倍!

“病了忍一忍”的观念,拖成了大病

不少农村老人常说:“这点胃痛算啥?熬一熬就过去了。”殊不知,很多胃癌患者前期的症状就是饭后胀、不消化、隐痛、打嗝多、黑便。

这种时候,如果能早点去医院查个胃镜,可能只是一点胃炎或者胃溃疡的前奏,可惜很多人等到“饭吃不下、体重猛掉、呕血”才来医院,基本已经是晚期。

医生有次遇到一个六十多岁的农民大叔,胃口变差半年,以为是“换季胃寒”,自己熬姜汤熬了几个月,等到送来时已经胃穿孔、癌细胞扩散,手术都没法做。

卫生条件差,幽门螺旋杆菌泛滥

你知道吗?有种细菌叫幽门螺旋杆菌,它住在胃里,不痛不痒,但会慢慢把你的胃黏膜搞坏,最后可能演变成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甚至胃癌。

我国农村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70%以上!原因很简单——共用餐具、不注意洗手、水源不洁,这些生活习惯无一不是温床。

而城市地区普遍分餐制、讲究卫生,感染率就低得多。胃癌往往不是一个人的病,而是一个家庭餐桌上的隐患。

没钱体检,癌前病变被忽略

城市人每年体检一回,胃镜、肠镜、B超,该查的都查了。而农村很多人一辈子没做过一次胃镜。有些人连“胃镜”两个字都没听过。

胃癌不是一天长出来的,它有个叫“癌前病变”的过程:浅表性胃炎 → 萎缩性胃炎 → 肠化生 → 异型增生 → 胃癌。

如果在胃炎阶段就能用药干预、调整饮食,说不定就能把癌截住了。关键卡在“早发现”三个字,而穷人最缺的就是这个“早”字。

我见过的病人:他们的胃癌,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出来的?

说几个真实的例子,让大家感受下。

有位五十多岁的菜农,常年早出晚归,早餐就窝头就咸菜,午饭大锅饭,晚饭随便凑合。肚子疼两年,自己贴膏药、喝草药,最后来医院时胃癌晚期,肝转移了。

还有位老奶奶,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十几年,胃经常不舒服,儿女劝她做胃镜,她说“做那个伤身,忍忍就好了”。等查出来,已经胃底癌穿透胃壁。

这些案例不是极端,而是我临床中每天都在发生的真实故事。

胃癌的“穷根”在哪里?我们从多角度来分析经济制约:健康不是人人买得起的奢侈品

一个胃镜检查几百块,在城里人眼里不算啥,但对很多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非必要”开销。买药、住院、化疗,哪一样不是在“烧钱”?

也正是因为“没钱看病”,许多早期胃癌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健康意识薄弱:不是不怕死,是没得选

在一些乡村地区,胃痛、肠胀、胃反酸这类症状被认为是“老毛病”,习惯了就不当回事。很多人缺乏对疾病的基本认知,不知道哪些症状该警惕。

还有人觉得得病是命,查出来反而增加心理负担,还不如“蒙着过”。这种“怕查、怕知道”的心态,是胃癌的温床。

信息不对称:科普不到位,误区太多

很多农村地区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仍旧是“邻居说、村医讲、自己猜”。比如“胃疼吃点碱面能中和酸?”“多喝醋能杀菌?”这些错误观念在基层仍旧盛行。

真正科学的、系统的健康知识,往往很难普及到边远乡村。这就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基层健康科普。

如何远离胃癌?这些建议你一定得记住!

1. 管住嘴,少吃咸、腌、熏、炸的食物

尽量少吃咸菜、腊肉、香肠、罐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新鲜食物有抗氧化物,可以修复胃黏膜。

2. 查查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就治疗

这个细菌可以通过口水传播,一人感染全家中招。通过吹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就能查出来,治疗只需7-14天的联合用药。

3. 有胃病史的,定期做胃镜

尤其是40岁以上、有胃溃疡、长期胃炎、家族胃癌史的人群,每1-2年做一次胃镜,比啥都实在。

4. 改掉“忍病”的毛病,胃不舒服别拖

反酸、嗳气、胃痛、食欲差、黑便、体重下降,这些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就要警惕,别等到出血才来看病。

5. 学学中医养胃方法,饮食起居要规律

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吃饭要定时,别暴饮暴食。可以适当喝点山药粥、小米粥、茯苓莲子汤,健脾养胃、提升胃气,尤其适合农村老年人调养。

胃癌不是“穷人的命”,而是“穷知识、穷预防、穷意识”的结果!

我们不能改变出身,但可以改变对健康的认知。胃癌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从饮食、生活习惯、筛查意识上做出改变,它就不是“命中注定”。

很多人到最后才明白:“不是病可怕,是拖得太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14
昌宇随心养护

昌宇随心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