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前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门讨论的话题“在县城开零食店春节能卖200万”,听到这样的暴利,很多人纷纷下海开零食店。

小县城的零食店一下子涌现出来了,感觉都快要赶上蜜雪冰城了,走两步就有一家,看着一家家零食店出现,更让人感觉零食店是挣钱的。
没想到过了一阵子,很多人都知道里面的陷阱了,因为很多人都是花80万开店,三个月就倒闭,苦不堪言。

2022年,线下经济整体低迷,县城零食店却逆势崛起,甚至获得了13亿融资,成为资本的宠儿,大量资金涌入,催生了零食店的野蛮生长。
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加上“低价”、“折扣”等诱人字眼,迅速点燃了县城消费者的热情,一时间,开一家零食店似乎成了稳赚不赔的买卖。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场,县城零食店的竞争迅速白热化,同一条街上,几家甚至十几家零食店比邻而居,竞争之激烈堪比“神仙打架”。
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曾经火爆的“赵一鸣”、“零食很忙”等品牌,也开始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

不少加盟商还没来得及回本,就不得不面对关店、负债的惨淡结局,有人就问,加盟的陷阱很多,为何非要选择加盟呢?原因很简单,对于一些创业小白,加盟是一个低风险、高回报的捷径。
然而,现实却远比想象残酷,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加盟费、装修费、首批进货款,让许多加盟商背负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更让人无奈的是,品牌方对门店的严格控制,让加盟商几乎没有自主经营权,从选址、装修、进货到促销活动,都必须按照品牌方的规定执行,甚至连不好卖的产品也必须强制进货。
这种“捆绑式”的加盟模式,让许多加盟商沦为了品牌的“打工仔”,最终只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以盐津铺子为例,其在2021年业绩遭遇滑铁卢后,敏锐地抓住了量贩零食渠道的风口,迅速扭转了颓势。
通过与零食很忙系统的合作,以及后续对鸣鸣很忙集团的战略投资,盐津铺子深度绑定了量贩零食渠道,业绩也随之快速增长。

然而,这种高速增长背后,也隐藏着供应链的压力。为了满足快速扩张的需求,盐津铺子不得不加大生产投入,导致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
此外,对单一渠道的过度依赖,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头部零食品牌开始积极寻求转型之路。
“零食很忙”尝试推出主题店,例如“社区公园”主题店和“超大号”概念店,试图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购物体验和情绪价值。

而“零食有鸣”则选择向商超批发模式转型,推出“一件也是批发价”的策略,试图打造线下版“拼多多”,拓宽产品品类,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需求。
这些转型举措,体现了头部品牌在供应链延伸和多元化经营方面的探索。

盐津铺子在过去几年凭借对量贩零食渠道的押注和“大魔王”、“蛋皇”等爆款产品的推出,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
然而,随着量贩零食渠道红利的消退,以及爆款产品生命周期的结束,盐津铺子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其业绩增速放缓,毛利率下降,以及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都暴露出其在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
休闲零食行业技术壁垒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盐津铺子的“大魔王”魔芋制品在爆火之后,迅速引来众多模仿者,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利润下降。

这表明,仅仅依靠单一爆款产品难以支撑品牌的长期发展,盐津铺子需要持续进行产品创新,打造更具差异化和竞争力的产品矩阵。
此外,提升品牌影响力也是关键,盐津铺子在研发投入方面相对较低,而销售费用却居高不下,这反映了其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投入不足。

县城消费者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低价”和“便捷”层面,他们对产品品质、购物体验、品牌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零食很忙”的主题化尝试,以及盐津铺子“大魔王”、“蛋皇”等子品牌的打造,都反映了品牌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洞察。

未来,县城零食市场将更加细分化、个性化,能够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的底线,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盐津铺子多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互联网时代,任何食品安全问题都可能被无限放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对于县城零食店来说,保障食品安全不仅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更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

县城零食市场已经告别了野蛮生长的阶段,进入了一个更加理性、成熟的发展时期,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那些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才能生存下来。
结语县城零食店的兴衰,并非简单的市场波动,而是市场规律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它揭示了快速扩张背后的风险,也提醒了创业者和品牌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和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
盲目跟风、缺乏核心竞争力,最终只会“昙花一现”。
参考资料零食快报:《量贩零食店的下沉生意经》
新浪财经【2024-11-07】《盐津铺子,高增时代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