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日本国土面积不大,所以一直以来日本都对土地十分渴望,而且早在11世纪就有了填海造陆的历史记录。
二战后,日本填海造陆现象愈发常见,过去百余年里,日本累计从海洋获取约 12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资源匮乏、地域狭小的日本,其现代化之路注定充满挑战,为拓展生存空间,填海造陆成为它的不二之选。
早期的填海造田,更多的是为了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是生存的本能驱使,二战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对土地的需求也随之激增。

1945 年至 1975 年,日本填海造地达 11.8 万公顷,堪比两个新加坡,这并非简单的数字堆砌,背后是日本政府的雄心壮志,是工业化浪潮的滚滚洪流。
海岸线上,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高耸的混凝土大坝将海水阻隔在外,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既是日本经济奇迹的见证,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缩影。

填海造陆并非简单的“堆土成岛”,日本已建的最著名的人工岛是神户人工岛,从1966年到1981年,神户市耗资近55亿日元,硬生生地从大海中“抠”出了436万平方米的土地。
人工岛、码头、突堤……这些工程不但拓展了港口面积,还使海岸线利用率成倍增长,20 世纪 80 年代,神户港年货物吞吐量达 1.5 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港,填海造陆贡献卓著。
神户岛它代表了那个时代日本填海造陆的思路和成就,也为后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填海造陆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填海造陆的初衷更多的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围海晒盐、农业开垦、滩涂养殖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据统计,2000年以前,我国沿海地区的填海造地面积达到了1.2万平方公里,这片“从大海中生长出来”的土地,养活了无数人,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填海造陆的用途也发生了转变,临港工业、商业活动、房地产开发……填海造陆的经济属性逐渐凸显。
从南海到渤海,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上演着一幕幕“填海大戏”,渤海,中国最大的内海,在过去20年间,人工填海造地面积超过了2000平方公里。

唐山曹妃甸、天津滨海新区等大型围海造陆工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黄河三角洲,这片由黄河泥沙堆积而成的土地,面积已超过5000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香港的面积。
“十一五”期间,中国沿海省市已完成和拟实施的围填海面积竟达惊人的 5000 平方公里,年均 1000 平方公里,这组数据背后,是经济发展的冲动,也是对土地资源的渴求。

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3 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指出,2023 年新增批准用海面积达 20.9 万公顷,同比增幅为 7.4%。
其中,批准填海造地用海面积3963公顷,包含批准新增填海769公顷和利用历史遗留围填海3194公顷。

填海造陆,在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挑战。
对于日本来说,大规模的填海造陆虽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滩涂湿地面积锐减,海岸线生物多样性下降,赤潮频发……

在中国,填海造陆带来的生态问题同样不容小觑,806个小岛消失,海岸线缩短近2000公里,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揭示了填海造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还有一些填海造陆项目,由于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出现了土地闲置、甚至烂尾的情况,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面对填海造陆带来的挑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让每一寸土地都物尽其用,要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让填海造陆真正造福人类,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填海造陆并非简单的“堆沙成岛”,它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精细的管理,在项目立项之初,就必须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充分考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避免盲目开发。

土地利用规划也至关重要,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填海面积,避免出现土地闲置和浪费。
此外,技术创新也是提高填海造陆效率的关键,采用新的填海材料和技术,可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填海造陆必须坚守的底线。
在填海造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对海洋生物栖息地的破坏,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早期的填海造陆,更多的是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雄心,而如今,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与海洋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填海造陆的未来,不仅仅在于技术的进步,更在于观念的转变,我们得认识到海洋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而是需要我们精心呵护的生态系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更加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填海造陆,让这片“从大海中生长出来”的土地,真正造福人类,而不是成为环境破坏的牺牲品。
守护蓝色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填海造陆”欲速则不达“,因此,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找到一条真正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并且,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百度百科:填海造地

环球时报:《邻国要求新加坡停止填海造地 拒绝提供泥沙》【2007-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