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爵位有多复杂?以清朝为例,两套体系分出内外39等爵

谈谈旧历史 2024-07-04 10:46:05

前言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这句诗出自李鸿章的《入都》一诗。古往今来,象征权力的朝廷,就像是一座“围‘围城’”。没考进去的人想考进去,当了官的想接着向上爬。也是因此,才留下了“一日看长安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些对科举及第向往的诗句。

而封侯进爵,作为科举及第在权力路上的“进阶”,也自是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像是著名的“李广难封”中的李广,他虽建功无数,在军事上也是汉朝数一数二的人物,照理说,已经是极有成就的人了。

可对于封侯一事,李广却耿耿于怀长达半生。最后郁气郁结,在漠北之战迷路后自杀而死。如他这样对封侯着迷的古代武将,在历史中算不上稀少。可见爵位,对古人的吸引力之大。

作为官场上的进阶,古代的爵位在长久的发展中,也与“九品中正制”的级别划分一样,有着严密复杂的等级制度。对于这些制度,你都了解多少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以最复杂的清朝为例,详细了解一下古代的勋爵制度。

一、宗族爵位

与以往的朝代不同,清朝的爵位制度顺承自明朝,分为宗族体系,以及朝臣体系。我们先按下朝臣体系不表,来聊一下清朝时期的宗族体系。

宗族宗族,字如其意。这是为皇帝亲戚以及后代准备的勋爵体系。放在清朝,就是爱新觉罗这一姓氏宗族受封的爵位。像是我们在聊到古代爵位时,常常说到的亲王,就是专属于爱新觉罗家的位子。

在宗族爵位中,以和硕亲王排在最先。一般能够获封这个爵位的,除开一开始在外因军功获封的八大铁帽子王外,都是当代皇帝的亲兄弟,或者是皇帝比较看重的儿子,才能被封为和硕亲王。

亲王在朝政级别上,属于超品。虽然有些亲王在朝廷上不掌握实权,但要么是铁帽子王,有世代的家族积累。要么是和当朝的皇帝有叔侄兄弟关系,或者干脆就是皇帝的亲儿子。在朝廷上的权势,也是不会输给那些实权大臣。

食邑上,虽然清朝不再分与田地,但给予亲王的岁银足有一万两与一万斛米,与其他朝代的王爷相比还是算不上少。

在亲王之后的是多罗郡王。相比较亲王,郡王设立的范围就要大了不少。除开皇子之外,宗室内的其他人也都有机会获封郡王的机会。不过规定是一回事,实际执行起来就又是另一回事情。在唐代之后,郡王这一爵位就很少会直接封出。

获得郡王爵位的,一般都是亲王继承者以外的子嗣获封,或者是从亲王降爵下来的王爷。俸禄方面,郡王和亲王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差了足足五千两白银。像是在权势方面,位于第二等的郡王,相比亲王也有很大的落差。

郡王之后,便是位于清朝宗族爵位第三等的贝勒。虽然仅仅位于第三等,在清朝入关之前,贝勒这一爵位是相当高的。在努尔哈赤期间,就有过四大贝勒四小贝勒共治朝政的局面。到了皇太极时期,又曾和三个大贝勒共同治理朝政。

一些权势大的贝勒,甚至有过和皇太极分庭抗礼的局面出现,权势极大。后面被册封为八大铁帽子王的,也都是这四大贝勒四小贝勒的后代。

不过随着时间的演变,铁帽子王的孩子越生越多。继承不了亲王的,就被封为郡王。继承不了郡王的,在被封为贝勒。在这三代的扩散之下,于康熙时期还值钱的贝勒爵位,到了乾隆中后期就已经是多如牛毛。

贝勒之后,是只有一字之差,位于第四等的贝子。相比较贝勒,郡王,亲王这些,贝子的知名度就低了不少。在时间上,贝子也出现较晚。在1636年,皇太极重调宗族爵位时,才设立了贝子。虽然存在感低,但贝子却是清代宗族高级爵位的“守门员”了。

在贝子往后的,就是一些中级的爵位。像是镇国公,辅国公,这些耳熟能详的爵位,就位列于这里。相比较以往朝代奇特的是,清朝还在镇国公辅国公之下,设立了不入八分镇国公,以及不入八分辅国公。

出现这两个爵位的原因,还是由于在努尔哈赤时期八贝勒治国的遗留。满人将八贝勒治国,化为八分朝堂。满人将这八分之一视为荣耀,而不入八分,就自然而然成了低人一等的爵位了。

在不入八分辅国公之后,是位于第九等的镇国将军。到了这一级别后,也就相当于到了清朝宗室的低等爵位,从这里开始,每一级爵位都分三等。在镇国将军往后,分别是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分别对应朝廷中的一二三四品官员。

由于清朝实行的是推恩制度,除开铁帽子王外。剩下的宗族爵位都会在下一任袭承时,自动向下降一档,直到降低六档后就为世代爵位。一般来说,一位贝勒,在降级到镇国公后就会固定在这里,不再向下下降。而无法继承镇国公的子嗣,则是会继续下降,直到最后成为一位闲散宗室。

虽然清朝的降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宗族食禄人员过多。但在降级制度之外,清朝还画蛇添足了一下。不仅那些高等级爵位在退到六级后就会保持原位,就连经过数次降级下来的闲散宗族,清廷也给予了四品官员的待遇,每年俸禄多达105两,105斛粮食。就如贝勒在乾隆后期贬值一样,清朝的宗族在一百多年的膨胀后,也开始像明朝一样逐步拖垮国家的财政。

相比较之下,没有保级制度,还需要确切功劳向上生的朝臣勋爵制度,就要健康了不少。

二、朝臣爵位

在朝臣爵位上,因为是直接延续的明朝制度,所以并没有像宗族制度一样,出现如“贝勒、贝子、不入八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爵位。总体上,还是维持了与周朝的一致。分为了公、候、伯、子、男。在男爵之下,又分为了轻车都尉,以及三个骑尉。

比较宗族勋爵制度来说,朝臣封爵的范围就广泛了许多。只要立有功劳,就可以被封爵。其中除开讨好皇上之外,最为轻松的,就是通过打仗封爵。

级别上,最低等的恩骑尉,相当于正七品的官员。像是平常说的知县,就是正七品的官员。相比较最低也是四品官员的宗室勋爵来说,朝臣爵位明显是要“节能”了不少。

且一般意义上,想要成为恩骑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起码需要确实的功劳,才能被受封为恩骑尉。虽然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靠关系的问题,但整体上还是要比宗族内爵位好出不少。

恩骑尉后再立功,就会晋升一级到云骑尉。在晋升到云骑尉后,也算是走过了朝臣爵位的门槛。再往之后晋升,就会以一个云骑尉的功劳,作为计量单位,继续向上升。

像是想要从云骑尉升职到骑都尉,就需要再立一次功劳,再获封一次云骑尉后升任。而骑都尉要晋升轻车都尉,也就需要两次云骑尉的功劳。仅获得一次云骑尉功劳时,就会领下一个云骑尉的兼职,直到补上一个云骑尉的功劳,再升任下一级。

到轻车都尉后,又会分为三等轻车都尉,二等轻车都尉,一等轻车都尉,直到最上面的公爵。而向上升任,也都需要一次次的被记云骑尉的功劳,以二进制的方式向上晋升。

从最低的恩骑尉,直到最上面的一等公爵,大约需要立下二十七次功劳,除非碰上什么连年战事,立下什么大功,否则非常难爬升到最后的一等公爵。

像是李鸿章,这位慈溪面前的红人,清廷半个主心骨,在去世前得爵位,也不过才坐到一等肃毅伯。而与李鸿章并列为晚清四大臣得曾国藩,尽管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但获封的爵位也不过才一等毅勇侯。这两位晚清最大的权臣,终其一生都没做到三等公得位子上。

整个清朝,被封为公爵的人可以说时少之又少,而汉人被封公爵的,更是屈指可数。从康熙年间,第一位被封公爵的黄梧出现,到后面清朝亡国。出现的公爵也不过六位,有一些人的身份还非常特殊。像是郑成功孙子郑克塽,因为祖辈收复台湾而被封公得案例,就是难以被复刻。

在朝臣勋爵体系中,也是继承了汉朝的推恩制度,每过一代,爵位都会向下降一级。且不像宗族爵位一样,在降低六个级别后就会成为世袭罔替。朝臣勋爵即便是公爵,也会一直降级到最低等的恩骑尉。虽然还是没有取消爵位。但恩骑尉的年俸只有45两白银,祖上也确实立国功劳,相比清朝的宗族降级制度还是好了不少。

总结

从宗族爵位到朝臣爵位,清廷对过往的朝代爵位体系来了一次大融合。多达39个的勋爵等级,更是堪称我国古代之最。

清政府在融合过往制度的同时,也吸收了过往的错误经验。就比如不论是亲王,还是公爵,都不在给予食邑,而是直接用俸禄来代替了奖赏。这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这些宗亲对于底层民众的压迫,但留下的保级制度,却还是让清朝的财政系统在日后有了很大的负担。

3 阅读:409
评论列表
  • 2024-09-08 14:07

    李广,汉朝数一数二的人物?来,我给你数一数,放在汉朝内部,开国诸将军里面,他比得过谁,对外,帝国双壁他拍马难及,苏建,公孙贺,程不识等将领都比他强,甚至连李广利,他儿子李敢,堂弟李蔡似乎都比他军功更多,就连对他极尽美化的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载关于他的战例,大多是全军覆没或者迷路失期无功而返,就连在西域闯荡十多年都能找到归家路的张骞都带不动他,这就很说明问题了,感觉景帝武帝没一刀宰了他,还屡次委以重任,就已经天大恩宠了

  • 2024-08-18 15:27

    3图,哪来的妖怪

谈谈旧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