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剑,一战封神:东突厥是如何被李靖“轻松”荡平的?

佳霖谈历史 2024-07-29 03:17:37

唐灭东突厥之战,前后历时仅三个月。

但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唐太宗李世民此前已经筹备了三年。

在这三年里,李世民厉兵秣马,进行了全方位的战略动员。

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会发现早在几十年前,隋朝就已经与突厥汗国展开了博弈。

古人云:“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人人都想成功,可成功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公元六世纪中叶,阿尔泰山一带的突厥人迅速崛起。

他们击败柔然后,占据大漠,控制着东至辽河上游,西抵里海,北越贝加尔湖,南接阿姆河的广阔地域。

突厥兴起之时,与其南邻的北齐和北周正攻伐不断。

为了拉拢突厥,北齐和北周又是送钱、又是送美女,态度相当卑微。

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这日子过得爽。以至于突厥大汗洋洋得意道:本汗在南方有两个孝子,一生都不缺钱花。

不过,正所谓“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游牧民族缺乏完善的管理组织,只是依靠血统和武力勉强维系关系。

当突厥汗国的地盘大到可汗无法掌控后,分裂的苗头也就冒了出来。

公元580年,为避免分裂,突厥佗钵可汗在西域设立小可汗,统管阿尔泰山以西地区。

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一旦事业不顺,外部势力又介入其中,该来的终究会来。

第二年,隋朝建立。

隋文帝杨坚上台后,清洗北周皇族。

在被清洗的名单中,有一个人叫宇文招。

他是宇文泰的第九子,早年曾将女儿千金公主下嫁给突厥可汗。

听闻老爹被杀,千金公主便撺掇丈夫沙钵略可汗出兵,为周室复仇。

打家劫舍本来就是突厥人的日常生活。

现在大隋新立,政权不稳,正是偷袭的好机会。

再者说,媳妇有命,怎能不从?

于是,沙伯略便率40万大军南下,将中原北部狠狠祸害了一把。

隋文帝刚登基就被啪啪打脸,这要是找不回场子,以后别混了。

为此,隋文帝紧急动员了几十万大军,在东起河北,西至甘肃的几千里国战线上,与突厥展开全面战争。

正面PK的同时,隋文帝还发现突厥内部矛盾重重,便使出离间计,通过打一派,拉一派,分化突厥高层。

怎么操作的呢?

简单来说,隋文帝利用突厥内部大可汗与小可汗的矛盾,今天资助资助这个,明天挑拨挑拨那个,偶尔还兵分几路和他们打一打。

这一打,就涉及减员、分赃之类的利益纠纷。

西边的部落算了算账,觉得跟着沙伯略入侵隋朝不划算。

如此,突厥内部的矛盾日益尖锐。

趁敌人矛盾重重,隋文帝继续资助这个,挑拨那个。

久而久之,突厥汗国便事实上分裂了。

最终,这场大战以突厥分裂成东突厥与西突厥,隋朝获胜而告终。

突厥分裂后,隋文帝继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用政治手段让东突厥开始内部互掐,继而使东突厥也陷入分裂。

这一时期,隋朝在与突厥的对抗中占据上风。

但天不假年,就在突厥走下坡路时,隋文帝驾崩了。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继位。

隋炀帝这个人,评价存在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太能作了。

短短十来年,就将一个盛世王朝作得四分五裂。

中原饱受战火袭扰,很多老百姓待不下去,便逃往东突厥。

同时,东突厥在始毕可汗的领导下,国力渐渐回升。

据史料记载,隋朝大业年间,东突厥内部团结,对外降服契丹、室韦等势力。号称控弦之士近百万,达到了“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空前强盛程度。

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关系从来都是中原强,他们示弱。中原弱,他们则背刺。

现在中原弱了,他们肯定就得趁机狠狠捅上一刀。

公元615年,隋炀帝出巡雁门,被始毕可汗率数十万骑兵团团包围。

得亏隋朝嫁过去的义成公主相救,隋炀帝才得以解围。

事后,始毕可汗认为隋朝外强中干,随即开始拉拢中原各地的群雄。先后册立割据雁门的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割据朔方的梁师都为大度毗伽可汗。

此外,薛举、王世充、李轨、高开道等军阀亦向始毕称臣求援。

就连李渊也是先派刘文静出使东突厥,在得到了始毕可汗的支持后,才敢起兵南下。

东突厥如此强势,李渊夺取关中后,日子自然不好过。

据统计,隋末唐初,东突厥对中原的袭击事件,有记录的就多达67起。

好在唐朝的统一非常顺利,没给突厥人可乘之机。

公元624年,唐军平定四方,统一全国,决心反击东突厥。

但唐朝这边还在商议怎么出兵呢,东突厥在颉利可汗的领导下,就已经杀过来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突厥大军,唐朝有人(有说是太子李建成)提议迁都,避其锋芒。

李世民坚决反对迁都,力主迎战!

李渊权衡再三,决定不迁都,并派李世民抵御突厥。

这时候的东突厥,除了颉利可汗外,还有一个小可汗,即始毕可汗的儿子突利可汗。

虽说是叔侄,但二人关系并不好。

突利可汗只是实力没有颉利可汗强,不敢闹事罢了。

见颉利和突利貌合神离,李世民仿效他的姨姥爷隋文帝,使出反间计,于阵前当众质问突利可汗:我和你不是已经结盟了吗,如今你却率兵攻打我,怎么连一点盟誓的情分都不讲呢?”

突利可汗满脸问号,我啥时候和你结盟了?你可不要凭空污人清白!

而一旁的颉利可汗则是既惊又怒。

好啊,当众扯旧情,这小子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由于担心突利和李世民联手做局,颉利可汗只得悻悻而去。

轻松化解危机,李世民的军功簿上又添一笔。

但随着李世民的威望越来越高,其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两年后,秦王府和太子府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李世民遂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迫使李渊交出了权力。

以突厥人的秉性,唐朝发生政变,他们必须要来捧场。

公元626年八月,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及铁勒首领契苾何力率20万大军侵唐。

此次南下,突厥人几乎洞穿了唐军防线。

雁门、太原、河东,甚至是长安,基本上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各大防区的唐军要么对突厥大军视而不见。要么是打了败仗,史书羞于记载。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军杀至距离长安城仅五十里的高陵县。

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前去迎战。

虽然尉迟敬德很勇猛,阵斩一千多个脑袋。但他也没能挡住突厥人的兵锋。

八月二十八,颉利可汗率军杀到渭水边上。

武德年间,尽管唐朝也是被动挨打,但突厥从未兵临长安城下。

李世民刚登基还不到一个月,就如此难堪,可想而知,他心里有多憋屈。

不过,参考两年前李世民吓退颉利可汗,可以推测颉利应该是色厉内荏的性格。

换言之,东突厥的组织管理结构决定了颉利可汗不敢冒险。

他只是看似外表强横,想做第二个道武帝拓跋珪。实则内心怯懦。

但凡有一丝赔本的可能性,他都会溜之大吉,绝不愿吃亏。

因此,占尽优势的颉利可汗并没有挥军攻打长安,而是派心腹执失思力以入朝觐见为名,刺探城内虚实。

执失思力见到李世民后,嚣张地说道:“大唐陛下,颉利可汗统兵百万,现在正在渭水之北等着呢,您是不是得表示一下?”

李世民没有回话,直接让侍卫把执失思力绑了,关押在门下省。

紧接着,李世民只带高士廉、房玄龄等几个人至渭水边,隔着渭水怒斥颉利不守信用。

就在颉利可汗想着怎么回话时,禁卫军陆续从玄武门涌出,阵势浩大。

李世民的这手心理战,相当有水平。

因为颉利可汗此时来攻,就是以为李世民刚即位,想来个措手不及。如果这时候放执失思力回去了,就是示弱,正中对方下怀。

而李世民扣押使者,又轻骑而出,这就出乎预料,可以打乱颉利的战略意图。

颉利可汗见唐军军容齐整,又看到李世民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顿时坐不住了,赶紧下令撤军回营。

当天下午,颉利遣使请和。

此时,李世民可以趁着讲和,打突厥一个措手不及。

但在衡量利弊后,李世民否定了这个想法。

理由嘛,很简单。

一是打仗必有损伤,他刚即位,唐朝百姓需要休养生息。

二来,这一战就算胜了,也很难打成歼灭战。如果打草惊蛇,使颉利有了防备,再想灭掉突厥就难了。

所以,李世民决定先议和。至于灭亡突厥,以后再找机会。

两天后,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上,斩白马立盟。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渭水之盟”。

如果搁在宋朝,渭水之盟绝对是大功一件。

大宋皇帝单骑喝退数十万胡虏,那不得到泰山封禅啊!

但李世民不是赵恒。

他是货真价实的学霸。在李世民看来,100分的卷子考90分,四舍五入,约等于不及格。

所以,李世民一直视渭水之盟为自己人生的最大耻辱。

事后为了雪耻,李世民一面收拾李渊和李建成的旧部,稳固国内局势;一面推行军制改革、囤积粮草,随时准备北伐。

话分两头。

突厥退兵后,潜藏的隐患暴露了出来。臣服于突厥的薛延陀、回纥等部觉得颉利可汗太窝囊了,跟他混没前途。遂相继叛离。

颉利可汗出兵讨伐,结果大败而归。

这一战,突厥元气大伤,而薛延陀、回纥部则强势崛起。

公元627年七月,突厥大败的消息传到长安,萧瑀等大臣认为天赐良机。

这要是不趁火打劫,都对不起老天爷的厚爱。

但李世民认为此时出兵,违背道义,建议大伙再等等。

同年冬天,东突厥国内遭遇极寒天气,无数牲畜被活活冻死,百姓食不果腹。

颉利可汗慌了,小弟离心离德,国内又碰上经济危机,唐军要是现在打过来,东突厥怕是要亡国。

不过李世民还是选择了观望。

他有自己的判断,认为再等一两年,东突厥会不战自溃。

公元628年四月,李世民先前的判断得以验证:突利可汗由于征讨薛延陀失利,惨遭颉利可汗囚禁鞭打。叔侄俩现在已经闹掰。

不久后,突利可汗因为打不过叔叔,遣使觐见,表示要率本部人马归降唐朝。

李世民厚礼相待,赐以御膳,授官右卫大将军,封爵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户。

随后的一段日子,契丹部投奔唐朝,依附突厥的梁师都也被李世民派人所杀。

颉利可汗气急败坏,出兵袭扰朔州等地,妄图威慑唐朝。

然而在李世民眼里,突厥袭扰唐朝边境,这正好给了自己出兵的借口——是你颉利可汗不守信用,不是我不讲道义!

公元629年,李世民派遣游击将军乔师望册封薛延陀首领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

夷男大喜过望,派遣使者入贡唐朝。

得知薛延陀和唐朝眉来眼去,颉利可汗担心自己会被南北夹击,便也遣使觐见。

但现在认怂,一切都晚了。

同年十一月,代州都督张公谨上书李世民,列举了六条出兵东突厥的理由:

一、颉利可汗不得人心,诛杀忠良,亲近小人;

二、薛延陀等部落已背叛突厥;

三、突利可汗与颉利可汗有矛盾,可以利用;

四、突厥游牧地遭遇霜冻干旱,粮食匿乏,牛羊减少;

五、颉利可汗疏远族在,委重于外胡,内部有纷争;

六、塞北有大量的汉人,可以为唐军所用。

前面说过,隋朝末年有大量汉人为躲避战乱,逃到了突厥。

这些汉人的存在,使得唐朝可以安插大量间谍在突厥军中。

以至于颉利可汗的王庭在哪里,有多少兵力部署,唐军都能了如指掌。

张公谨列出的六条理由,就是依靠情报系统总结来的。

李世民对张公谨的上书深以为然,遂以东突厥先背盟为借口,发布诏命:

以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及苏定方为副将,率领中军向云中和马邑挺进;

以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张公瑾及岷州都督高甑生为副将,由东路进攻东突厥腹地;

以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秦叔宝为副将,在西路顺黄河前进,与李靖、徐世勣两路遥相呼应;

以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甘州刺史张宝相为副将,从灵州往西北挺进,负责截断突厥军的西逃路线;

以检校幽州都督卫孝节为恒安道行军总管,程咬金为副总管,率军进驻燕云地区,防止突厥军东逃;

以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樊国公段志玄为副总管,借道东北,出击突厥后方,并负责监视突利可汗。

以上六路人马共计十余万,皆受李靖节度。

此外,李世民还令李大亮镇守凉州,防备西北。刘弘基镇守易州,防备东北。

除侯君集留守长安外,唐军主力以及初唐名将,几乎倾巢而出,誓要荡平东突厥!

唐朝大动干戈,吓坏了一众游牧部落。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的宣战诏书下达不久,临阵倒戈的游牧民族便多达120万。

这些牧民归附唐朝,意味着颉利可汗可以调动的军力大大减少。

很显然,颉利可汗肯定是没有好下场了。唯一的悬念是李靖要怎么修理他。

李靖的履历不用介绍了,此次北伐由他挑大梁,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并且李靖此时也是憋了一肚子火。

当初突厥兵临长安时,李靖紧急前往豳州(今陕西彬州市)备战,意图邀击突厥。

但因渭水盟誓达成,李靖只能坐视突厥人扬长而去。

所以,不仅李世民将渭水之盟视为耻辱,李靖也将此事视作耻辱。

公元630年正月,经过一个月的准备,李靖决定攻打东突厥汗庭所在的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附近)。

考虑到主力围攻,伤亡肯定不小。而且主力部队机动性不高,很难继续深入大漠。

李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亲率三千精骑突袭定襄。

对于李靖的征讨,颉利可汗早有准备。

但他没料到,李靖这么豪横,只带三千骑兵就来了。

更让颉利没想到的是,李靖居然选在大冬天发动北伐。

通常而言,游牧民族会选在秋冬时节南侵。

因为这个时候秋高马肥、河水结冰,游牧民族可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作战,且无需担心渡河问题。

相应的,中原王朝则会选在春夏时节北伐。

因为这个时候草原上的草没长好,游牧民族战力受限。

而中原军队一般用饲料喂马,无需为此烦恼。并且河水解冻,水源也相对好找。

总而言之,除了疯子,不会有人冒着凛冽寒风进行北伐。

但李靖又岂是寻常兵家?这可是一代军神。别看年纪大,姜越老越辣!

值得一提的是,700多年后,也有一个“疯子”选在腊月寒冬北伐。

这个“疯子”就是朱元璋。

徐达、常遇春北伐前,朱元璋在军事会议上力排众议道:如果所有人都认为要到开春了才能北伐,那我们正好可以打元廷一个措手不及!

朱元璋最后赌对了,李靖也赌对了。

得知唐军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进占恶阳岭(今山西平鲁西北)后,颉利可汗直接傻眼。

他没想到李靖会这时候来,也想不到李靖只带了三千精骑。还以为唐军主力杀至,吓得是“一日数惊”。

由于唐军在东突厥有不少间谍,颉利可汗就像活在玻璃缸里的鱼一样,毫无隐私可言。

因此,李靖很快得到对面人心浮动的情报。

利用突厥人的心理劣势,李靖派人潜入定襄城中,策反了颉利可汗的亲信康苏密。

就在李靖谋取定襄的同时,李世勣率军出云中,封锁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北),切断了突厥军撤回阴山以北的退路。

此刻,袭取定襄的时机已成熟。

唐军在夜幕掩护下,迅即进击,一举攻入城内。

颉利可汗跑得快,溜之大吉。

隋炀帝的老婆萧皇后和孙子杨政道逃跑不及,被唐军俘虏。

插一句,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后,萧皇后和杨政道辗转于宇文化及、窦建德处,后被义成公主接往东突厥。

东突厥大汗觉得萧皇后和杨政道有利用价值,便将流亡草原的汉人交给杨政道管治,以此复立“大隋”政权,史称后隋。

这个操作就类似北周、隋朝扶持西梁政权与南陈打擂台。

实用性为零,主要就是为了恶心对手。

再说回来,颉利可汗逃出定襄后,在白道遭遇李世勣,又被打得溃不成军。

等到退守铁山,颉利收集残兵败将,发现仅剩几万人马。这还打个屁呀。

于是,颉利派执失思力入朝请罪,假意请求举国归附唐朝。实则是拖延时间,以待草青马肥之时,逃到大漠以北,再寻机卷土重来。

作为顶级军事统帅,李世民当然明白颉利的小心思。

如果他现在不是皇帝,肯定会亲率精骑痛打落水狗。

但说一千道一万,他现在是皇帝了,凡事都得以大局为重。

考虑到颉利可能狗急跳墙,现在就逃亡漠北,到时候唐军就只能大海捞针了。李世民便委派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前往突厥安抚。又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军接应。

公元630年二月,李靖引兵至白道与李世勣会合。

两人均揣摩到李世民的真实意图:明面上是派唐俭前去安抚,实则是为了拖住颉利。

于是,二人决定违背圣旨,趁颉利可汗正在谈判,放松警惕,率一万精兵及二十天的口粮,直捣突厥在阴山的大本营。

这个计划非常好,但就是会害了议和使团。

张公谨就因此反问道:“你们疯了,唐俭正在和谈呢,岂不是会害他性命吗?”

李靖大手一挥:“区区一个唐俭,不值得怜惜。”

张公谨无语,只得表示同意。

二月初八,李靖令苏定方率两百骑兵乘着大雾,悄然疾行。

苏定方一行人摸到距离突厥牙帐一里处(也有说七里),大雾突然散去,被敌人发现。

既然已经暴露,那就没必要秘密行动了。

随即,苏定方指挥两百勇士猛攻牙帐,斩杀数十上百人。

颉利可汗此时尚有几万人马,损失百来号人,不算什么。

可问题是:这是大汗身边的亲军。

本能告诉颉利:快跑!跑得越快越好。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至于找唐俭、安修仁算账,他想都没想。唐俭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很难想象,日后在朝堂上相见之时,唐俭会不会无数次用眼光杀死李靖。

此役,突厥军人心涣散,唐军歼灭一万多人,其中包括服务了启民、始毕、处罗、颉利四任可汗的义成公主。还俘虏了十万多人,以及十万头牛羊马匹。

这些俘获是颉利最后的资本。

颉利撒丫子开溜后,本想北过大漠,投奔沙钵罗设阿史那苏尼失。

如果让他逃回漠北,来年必然要报复唐朝。

但李世勣早已在碛口(去漠北的通道口)守株待兔。

看到碛口插满唐军旗帜的那一刻,颉利可汗崩溃了。追随他的数万突厥将士也崩溃了。

一时间,各大酋长纷纷投降,只有颉利可汗仍然困兽犹斗,想要向西投奔吐谷浑,结果半道上被唐军大将张宝相生擒。

经此一战,东突厥被唐军荡平。

得知昔日不可一世的颉利被扭送到长安,太上皇李渊高兴坏了。

老爷子一改深居简出的姿态,主动要求举办宴会,还要求李世民及皇子、宗室、重臣都得参加。

宴会上,众人把酒言欢,举杯邀月。

喝到兴起,李渊亲自弹琵琶,李世民翩翩起舞,一直到深夜才尽兴而归。

估计颉利也想不到,他一个亡国之君,还能缓和李渊与李世民的父子矛盾。

打了胜仗,君臣都很开心,但有个问题还得解决。

那就是如何管理东突厥的土地和人口?

对此,官员们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意见。

一是主张民族同化,即将突厥人迁徙到中原,让他们和汉人混居,逐渐汉化。

这样一来,草原上就会空无一人,中原亦不再受威胁。

但这种想法很天真。

因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如果迁走突厥人,很快就会有新的游牧民族迁入。

以魏徵为代表的官员主张自生自灭,认为突厥人难以教化,不如全部诛杀。

李世民认为杀降不祥,没有采纳。

魏徵随即又建议将突厥俘虏赶回草原,让他们自生自灭。

很显然,如果按魏徵的建议,唐朝这一仗就白打了。所以李世民也没有采纳。

相对来说,第三种意见最靠谱。即主张“全其部落,顺其土俗”,在东突厥的地盘上设立羁縻府州。

所谓羁縻府州,类似今天的民族自治制度,任命突厥各部落首领为大唐官吏,并按照游牧民族的风俗实行管理。

李世民权衡之下,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遂将突利可汗的地盘切分为四块,设置顺州、祐州、化州以及长州都督府。将颉利可汗的故地分为两块,设置定襄、云中都督府。归附的突厥人可以继续留在草原上,按照旧有的习俗生活。

与此同时,李世民对投降和被俘的突厥首领也给予了很好的待遇。

有的人被封为郡王,在中原过起了好日子;有人被封为将军;有人被封为大都督,前去管理突厥百姓;也有人被留在宫中,做起了御前侍卫。

李世民对东突厥的处理让草原部落首领心悦臣服。

一时间,各部首领纷纷前往长安祝贺,并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

李世民表示:“我已做了大唐天子,又要委身兼任蛮族的天可汗吗?”

文武大臣及四方各族首领齐呼万岁,赞同皇帝兼任天可汗。

此后,李世民给北方各族首领的玺书中,均署名“天可汗”。

荡平东突厥,李靖居功至伟。

但一直以来,他的贡献都被严重低估。

很多人认为东突厥亡于天灾和内乱,唐朝是窃取胜利果实。

实事求是地说,李靖确实是趁人之危,灭了人家的国。

然而,李靖在反常的时间,出其不意,掌握主动;又发挥主观能动性,冒着砍头的政治风险,以“精兵袭击”、“斩首行动”加“断敌退路”的一波漂亮三连击,彻底击垮对手。

这样的表现,担得起“用兵如神”的评价。

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则懂得蛰伏,懂得压抑欲望,顾全大局。

由此不难看出,虽说唐朝初年征伐不断,但李世民并不“好战”。

他的宗旨是要么不打,要打就进行充分准备,瞅准对方最薄弱的时机,一战灭国。

为君者有这个优点,能成大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0 阅读:5

佳霖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