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绍兴师爷”一个时代的产物!

忆霜看历史 2024-05-12 05:43:07

河南巡抚田文镜在下班途中,忽然被一民妇拦轿喊冤。

刚刚上任不久的田文镜受到了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特别是藩台、臬司衙门依仗八王胤禩的势力,处处掣肘,让他推广的改革寸步难行。

见有人来告状,他也乐于接受,想以此撕开口子,打开在河南的局面。

真没想到,经过细审还真发现了大问题,在官场作风混乱不堪入目的背景下,隐藏着政治与经济双重危机。

田文镜决定亲自宣判,用严典、重锤给河南官场以痛击,这样既可立下自己的威信,又能使朝廷“摊丁入亩”的工作顺利推行。

太不容易了,接了雍正皇帝的这项工作,没想到困难重重,特别是来自于士绅方面的阻力,让田文镜难以开展。

这下好了,终于可以能够从侧面入手,敲山震虎,让那些看热闹的、使绊子的有所收敛。

然而使他没想到的是,此案牵扯到了他的身边人,自己的几个师爷竟参与其中,还差一点把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

田文镜审案,没想到师爷会贪墨!

巡抚大堂上,庄严肃穆,身着皂衣、手持红棍的衙役分立两旁,时不时地用手中的杀威棒戳地高喊“威……武……”令人不寒而栗。

田文镜坐在大堂上,“啪”的一声一拍惊堂木,高喊:“带人犯!”

声音一声声传了下去,这就是官威,俗话说得好“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再坚硬的铁,也会在法律的烘炉里融化。

就见一群衣衫褴褛的男男女女,被带了上来。

案件已经审完,只剩下田文镜宣判了。

田文镜又是一拍惊堂木,说道:“本抚倒是有好生之德。”田文镜面色狞笑恐怖,“佛说六道轮回报应不爽,善恶之报只在迟早,有道是杀人可恕,法理难容,似你们这般做恶,岂有速死的道理!”

说着,田文镜竟“忽”地站了起来,他又拍了一下响木,惊得众人不寒而栗。田文镜大喝一声:“将觉空静慈捆在一起,送上柴山——本抚亲自送他们涅槃归西!其余人犯一律枭首示众!”

把人烧死,这在大清律中是没有的刑法。

田文镜见众人发愣,抽出一支火签“咣”地一声扔下来,喊道:“还不动手!”

众衙役高呼:“扎!”

“慢!”就见死刑犯觉空摆手制止住衙役,然后冲着上面说道:“姚师爷,还有吴师爷、张师爷,你们怎么答应我们的?先缓决再减刑,不是你们答应的吗?”

这一突变,满堂哗然。

田文镜也吃了一惊,他回过头来横扫着四个师爷,除了毕镇远以外,其余三位都变了脸色。

吴凤阁、姚捷、张允程都被田文镜的目光看得缩了脖子,吴凤阁掏出手帕,摘下眼镜,擦起了汗,他喃喃地说道:“……岂有此理……含血喷人……”

陪审的藩台胡期恒见田文镜做的过了头,逼得人犯当场揭露了田文镜的师爷,心里高兴,他身子往后一仰,说道:“中丞,案情有变既然牵扯三位师爷依律应停决再审。”

田文镜目光凶狠,如恶狼般盯着姚捷,冷笑道:“姚师爷我平素待你们不薄,今日可再放你们一马,此刻自首,我可按自首处置。否则按胡大人的法子处置,你们断无生还之理。”

生死面前,姚捷从惊恐中清醒过来,他急忙矢口否认:“人犯规避刑法,这是常用的伎俩,没想到他们如此狡黠,竟是出人意表,我可对天发誓,绝无收受一丝一缕的贿赂,连凤阁兄、允程兄,我也是敢保的。”

吴凤阁、张云程两位师爷也恢复了冷静,异口同声否认接受贿赂。

田文镜知道不能再纠缠下去了,他说道:“他们几个再另案处理。”田文镜看了看下面,一拍堂木,大喝一声:“推出去,行刑!”

田文镜走至堂口又回过头来,吩咐巡捕房:“把他们几个押下去,好甚看管,别让他们串供。”

田文镜走出门来,看见了毕镇远,问道:“毕老夫子,看来只有你出淤泥而不染。”

毕镇远一脸苦笑,说道:“若论一尘不染,天下没有这样的师爷,我家秉承祖训三不吃黑,如此而已。”

“哦,三不吃黑?都是那三不吃?”

毕镇远恭恭敬敬一揖,才说道:“回中丞:谋逆案不吃黑,杀人案不吃黑,离散骨肉案不吃黑——这三类案,不但容易败露,还容易被仇家寻仇,最重要的是伤阴鸷祸殃子孙。

师爷混在官场里,从不义之财中盘剥几个 就算是事发,有官员在前面顶着,大不了不当师爷罢了——这是我毕家秘成之法,从洪武年间到如今,我们毕家没有一个吃官司的。

这个在二月河《雍正王朝》中,关于师爷的故事,把“师爷”这一职位,推上了风口浪尖。

原来那些貌似老实的师爷,竟然能够操纵案件的胜败,要不是田文镜为了打击那些阻碍他改革的官僚,这肯定又是一桩冤假错案了!

师爷是一个什么来历呢?

说起师爷这一职位来,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那时候的当权派喜欢豢养“门客”,像是“战国四君子”分别养了一些奇人异士。

齐国的孟尝君,竟有3000门客,这要多大的家业才能养这么多“闲人”。

不过,孟尝君的确沾了门客的光,当他被秦国扣押时,就利用“鸡鸣狗盗”之徒,成功脱险。

而“门客”堪称近代“师爷”的雏形。

卫青的“师爷”因为家里穷,差一点被埋没!

西汉武帝的时候,大将军卫青显贵起来,他有两个比较有能力的“师爷”:田仁与任安。

不过那时候的“师爷”叫“家臣”,所谓的家臣,应该和奴仆差不多,但他们能负责一些大大小小的工作,因为这两个人出身贫寒,没有钱财去巴结管家,虽然《史记》里说这两人因为穷不去巴结管家,但分析,是这两个人根本不屑与管家这种人为伍罢了。

管家却发难了,让他们去喂咬人的烈马,田仁悄悄地说:“管家不了解人啊!”

任安说:“将军都不了解人,何况是管家呢?”

卫青曾经带两个人去平阳公主家里做客,公主家里的管家让他们两个和骑奴没一起吃饭,两个人就用刀子割断席子,表示与他们不是一类人。

武帝让太中大夫、少府赵禹来将军府上选拔郎官。

卫青就选拔那些家庭富裕的家臣出来让赵禹看。

赵禹就按照顺序挨个问他们,十几个人中没有一个熟悉政事,有智谋的。

赵禹说:“我听说,将军的家门,一定会有当将官的人。《书传》说,不了解国君,可以看他所用的人;不了解别人家的儿子,就看他所结交的朋友。如今皇帝下诏举荐将军的家臣,是想借机考察将军能得到贤人和文武之士的辅佐没有。”

于是卫青召集一百多名家臣,赵禹逐个询问,最后发现了田仁和任安,其余没有人能够胜任。

卫青见他们贫困, 心里不高兴。

赵禹走后,卫青让他们两个自备马匹和绛衣,两人说家里贫困置办不起。

卫青竟然愤怒,说道:你们两个因为贫困而找工作,好像是施与我什么恩德一样!

这哪里是卫青该有的样子,他也是贫苦出身,还给公主当过奴隶,咋地位改变了,就脱离了当初的初心了呢?

没法,卫青只好造册,把两个人献给皇帝。

汉武帝召见两个人,根据才能,派任安去监护北军,田仁去边塞监护屯田和谷物 。

两人由此名扬天下。

后来,任安为益州刺史,田仁为丞相长史。

这两个人本来是卫青的“师爷”,可惜卫青有眼不识泰山,白白错过了两个人才。

绍兴师爷,竟是科举的产物

所谓的师爷,其实就是官员的幕僚,历史上的朝廷官员到地方上就任,一般经过三四年,就要根据考评或升任,或平级调迁,或辞职,或挂起来。

这些官员初到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为了便于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必须找一些熟悉地方及衙门事务的帮手来完成工作。

这样职业的人,就是师爷,他们就是辅助各级官员处理政务的参谋。

当然,雇佣师爷是有条件的,官府中涉及文书、刑名、钱粮等各类事务,师爷不仅要饱读经书,有良好的文化功底,还要有灵活的头脑和处事能力,因此,师爷只能来自于读书人。

读书人往往以科考公务员为目的,但这独木桥太窄了,哪里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由你选择呢,所以那些虽然饱读诗书,但命运不佳的人,只能自谋出路了。

自从隋朝开始有科举制度以来,考试过程和规则也不断发生变化,到了明清时期,发展为四个层及:首先通过县、府考试,获得童生资格;

童生再参加由县、府学征主持的考试,获得秀才资格;

秀才有资格前往省里举办的乡试,此次成功者为举人;

有了举人身份便可以去京师参加会试,会试成功者继续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

这一系列考试过程,只有殿试只定名次,被再淘汰,其他阶段都会淘汰一些考生,其中又属乡试、会试淘汰率最高。

就像是现在的高考一样,明朝的乡试、会试两个阶段,各省竟然都存在着地域的差别。

现在那些高考大省上清华、北大都要六七百分,一个省的佼佼者才能入取,而在有一些省份四五百分就能进去了,别以为这是不公平,实则是对整个教育整体的谋划。这是站在更高层次的一种平等。

这种方式在明朝就已经实施了。

参考《明史》,明初规定:京师、行省各举乡试,直隶贡额百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福建、浙江、湖广等地皆四十人,广西、广东各二十人。

到了清朝,则更加具体。《大清会典则例》规定,清初各省乡试名额为:顺天府168名,江南163名、浙江107名,湖广106名,江西113名,福建105明,河南94名,山东90名……

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哪里是当时的“高考”大省一目了然。

不但名额上有规定,就是考试试题也不一样。明朝会试采用南北中卷方案,南卷用于应天府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北卷用于顺天府、山东、陕西、河南、山西;中卷用于四川、广西、云南、贵州,以及凤阳、庐州二府,滁州、徐州、和州三地。

最初规定南卷取55名,北卷取35名,中卷取10名。

为什么明清会有名额上的限制呢?

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一个省的经济发展越好,那么它出的文化人就越多,只有地区经济发展好,家庭、家族才有更多的财物供子弟专心读书,相对来说,经济发达地区不仅读书人多,且不乏饱学之士,同样的考题,自然成功率就会越高。

如果朝廷不按名额来,那么大多数拥有功名的读书人都会出自一地,这样就会出现官员多来自一地,甚至会偏向于集亲戚、朋友为主的裙带关系,由此不仅容易形成乡党,而且国家政治也会失去地区平衡。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从乡试开始就开始规定了录取名额。

原来名额上的限制是上层建筑基于更高层面上的考虑,而实行的一项政策。

历史经过不断变迁,从宋代开始中国的经济中心就转移到江南了,哪里的经济最发达?当然是江浙等地,这里既是全国GDP最高的地方,也是文人辈出的地方。

因为朝廷限制各省乡试、会试名额,江浙等地便为落第文人最集中的地区。

雍正的第一师爷邬思道,帮助雍正上位

那时候的文人不像是现在一样,可以去上技校,学一技之长,他们自幼读书,既不会种田,也不会经商,日后的出路只能在学问上找,于是一种新的职业——师爷,出现了。

明清两代是师爷这一职业最盛的时代,各地均有落第读书人,师爷自然成为一种职业选择。一类职业往往又会形成有序传承,一旦有人成功,后人自然会跟从,因而浙江绍兴一带以师爷为职业竟形成传统,甚至留下了“无绍不成衙”的说法。

绍兴府地处钱塘江下游,下属八县,县县出师爷。

绍兴师爷不仅服务于自己家乡,也几乎遍及全国各大衙门,师爷这一职业在落第文人中盛行,并逐渐形成具有地域性的文人集团。

可以这样说:师爷虽然是失去了当政的文人,但他们却成为了控制、左右当政人的人。

而生活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汪慧祖则是绍兴师爷的典型代表,他的家乡就是绍兴府萧山县,他留下的著作《佐治药言》《续佐治药言》《学治臆说》都涉及师爷业绩。

师爷凭什么得到重用呢?

那些平常刻苦学习的文人通过科举幸运进入了官场,但他们平常所学只是书本上的文化,而对于地方上的政务一窍不通。

因此他们急需参谋。

江南一带那些饱读经书的读书人经过一次甚至几次落第后,对科举失去信心,怎么办?只能开始转型,他们发现了商机,于是开始致力于刑名、钱亮等儒家经典之外的法典研究,成为官员的得力助手。

这个职业根据衙门的级别、事务的繁杂程度不同,师爷的职责也有区别。

县衙门事少,更高的府、州、省一级布政使司,以及巡抚、总督衙门事务繁杂,师爷的职能也分为刑名、钱粮、书启等。

其中刑名师爷熟悉朝廷法律以及各类旧案,主要负责处理官司案件。

文章开始所说的那几名师爷就是刑名方面的“专家”,并以此作为灰色收入的手段。

钱粮师爷精通国家税收与理财,主要负责群粮赋税;书启师爷善于官衙文书辞章,专门替金主起草各类文件、信函等。

据说,当年曾国藩统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屡吃败仗,曾经两次因战败而跳江自杀,为此上奏朝廷的奏折中提及自己“屡战屡败”。

曾国藩以为自己是科班出身,当然文笔不错,自己亲自写完奏折后拿给师爷看,师爷看后认为通篇奏疏尚佳,唯独“屡战屡败”一词欠妥,于是改为“屡败屡战”,虽然整篇奏疏不悖事实,但语气全变了,此“点睛”之笔,使曾国藩由一个败将变为一不屈不挠的勇士。

屡败屡战的曾国藩多亏师爷的帮助才成就

看看书启师爷的妙笔生花,也不是一般文人能达到的。

另一则故事则说明了师爷的智慧。

在康熙年间,皇帝派某钦差去浙江巡视,考察官员。

钦差就想借此机会好好的敲诈一笔。他到绍兴后,会稽县知县清廉,没有请客送礼,这让钦差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从其他方面没有找到会稽县的弊病,就以会稽县知县在祭祀大禹时东张西望、大有犯上之心为由,向康熙告了他的状。

康熙当即下旨,令绍兴府查办此案。

见手下即将被冤枉,绍兴知府很为难。

见此情形,师爷为知府出了一个主意,绍兴知府上奏朝廷因由,说:祭祀大禹,按例站班,位在前列,岂敢后顾。意思很清楚,知府比知县职位高,自然站在前面,祭祀大禹,不敢回头,当然不知道后面的情景,那么作为钦差位置更靠前,他怎么会知道知县东张西望呢?显然钦差是在陷害。

聪明的康熙看到奏折当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于是责罚了钦差。

慈禧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

“杨乃武与小白菜”被猎为晚清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浙江省余杭县,案件起于小白菜丈夫猝死一事。

其家人竟污蔑是杨乃武与小白菜通奸,谋害了小白菜的丈夫。

浙江上下,从县、府州到省,各级官员上下联手,将杨乃武与小白菜定为真凶。

杨乃武倍受酷刑,在浙江当地不能澄清冤枉,决定到北京告御状。

当时,杨乃武的状纸中有“江南无日月,神州无青天”的话。

杨乃武本是举人出身,文章当然可圈可点,但状纸经过一位师爷朋友看过之后,改动了一个字,变成了“江南无日月,神州有青天”,从“无”到“有”,立意完全不同了。

慈禧看到状纸后,极为受用,下令严查,此案涉及到的浙江官员,全部被免。

不过此传说有些出入,真实历史并不是这样,当时浙江官员几乎都来自于湘军,浙江各界很不满,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被送到《申报》连续登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朝廷也想利用这个机会打击湘军的骄兵悍将,最终才使得一场冤案澄清。

此案的胜利被加在师爷头上,也说明了当时对师爷重要性的认可。

师爷,属于官员私人雇员,服务于官员的同时也承载着社会属性。

就像是文章开始提到的“毕师爷”一样,如果一个好的师爷,能遵守做人处事的底线,那么这个职业还是有它好的历史作用的。

绍兴,是一处人才辈出的地方,师爷作为一个文化群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着它的作用。

因此来说,师爷有理由得到重用,他们的出现如同官员有了一部百科全书,就像是现在的AI科技一样,成为无所不能的代名词。

清朝末年,随着学习西方法律的一批学子进入政界,师爷的历史任务也逐渐结束了,从此以后这一地域文化人群淡出历史,身影渐行渐远,只留下了他们曾经走过的痕迹。

0 阅读:35

忆霜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